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镇江新发现且不知作者详情的《镇江之见闻》作者“记者顾济之”,其实是著名水利专家顾济之(顾世楫)

已有 3180 次阅读 2020-3-31 20:25 |个人分类:人物沧桑|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网上一搜“顾济之”,即可发现水利名家与著名编辑顾济之,镇江媒体等或认为仅是同名而已

         ——顾济之先生在公务之余,1929年在《旅行杂志》可能仅发表一篇,1934-1937年间发表约6篇

         ——顾济之先生与镇江之缘:位处镇江的江苏省测候所所长济之于1934年创建北固山气象台大楼

         ——据称,江苏省测候所当时发布江苏全境气象预报或信息,其功能或相当于现在的江苏省气象台

         ——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先生1935年专门致函江苏省测候所所长济之,筹谋镇江严重风灾的预警

         ——顾世楫先生《设立中央水文研究所意见书》、筹设测候试验所意见书》激励了水文气候事业

  据镇江金山网(http://www.jsw.com.cn/2019/0914/1507474.shtml)2019年9月14日消息,镇江市民发现一篇民国旧文《镇江之见闻》,用图文具体展示了昔日镇江的一些旅游与城市特色,引起了不少镇江及外地网络的注意与介绍。从报道里看到,目前发现者及他请教的有关人士不知这位“顾济之”记者的详情。

  有关消息也提及“顾济之不仅是一位文字记者,也是一位摄影记者,他用手中的相机弥补了些许的不足和遗憾。”据我的了解,顾济之其实并不是专职的记者,当时是一位水利专家,后曾在多家大学任教授,“记者”可能只是他的风趣的说法。我估计他没有专门的“记者证”,也不从事采访工作。

  当然,顾济之先生文笔很好,解放后担任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

  从《镇江之见闻》里的“近以役于导淮。有清江浦之行。须在镇江舍车易舟。因作一日留。”可以看出,他只是担任“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工程师”公务期间,忙中偷闲的中转之旅,所谓“记者”可能只是戏言。在至于他手中的相机,也不是用于采访,而是水利公务为主。他为乃师李仪祉先生(1882-1938,拍照时可能时任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在镇江焦山拍摄过照片(http://book.kongfz.com/4043/264958691/):

image.png

  顾先生可能比较幽默,他在《之江土木工程学会会刊》(1934年创刊)同一期上发表论文,使用“顾济之”与“顾世楫”分别发表了文章(http://mbook.kongfz.com/244988/927363497/)。

image.png

  还有,有关消息称“胡先生的杂志缺损首尾,所以无法查到这篇游记的刊登时间”。其实,这也并不困难。通过上海图书馆的全国报刊索引网站,可以得知具体的卷期与页码(https://www.cnbksy.com/search/detail/bac4539bbcdcd3d3c47d022c45f7fa51/7/5e8347fb23b0996ea8677451)。只要花上20元就能买到清晰、完整的电子版了。

image.png

  image.png

注:致顾济之函稿〔预报风飑〕(见于《竺可桢全集》 第2卷第222页

      据有关消息,顾济之先生,字世楫,江苏吴县人,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生。1917年,毕业于国立南京河海工程学校。曾任华北、顺直、太湖水利委员会及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工程师,镇江北固山气象台台长,私立之江、私立大夏、国立同济等大学教授,公立上海纺织机械专科学校教务长,私立之江大学土木系主任等职。1952年,任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副总经理兼编审处主任,从事科技书籍编辑工作。1956年,调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曾当选为上海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出版系统支部主任委员。曾与他人合作出版《实用土木工程学》,任《辞海》水利科副主编,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审稿。1980年逝世。终年83岁。

附1:https://www.sohu.com/a/342771102_671412(文旅镇江)

        快来看看!八十多年前的游记是这样推介镇江......

                          2019-09-23 


  近日,市民胡先生在他珍藏的民国残损期刊内发现一篇《镇江之见闻》游记,他将此发到朋友圈,立刻引来众多好友点赞。

  那么,这篇80多年前的“游记”是如何推荐镇江的呢?

                  民国残损杂志中的新发现

这则民国“游记”共有3页,其中配有4张珍贵的黑白图片,皆为镇江景点风光照。

与现在报纸排版不同的是,其文字为竖行自右向左排列,字皆为繁体,印刷字体为宋体,列间距疏阔。记者粗略数了一下,正文字数不算多,第一页约600字,第二页约500字,第三页基本被两张图“占据”,只有约200字,整篇字数大致为1300字。通篇的标点符号只有“句号”。

胡先生珍藏的这本民国期刊是缺损件,这些散页共收录4篇游记,另外3篇分别是上海的《上海城隍庙》游记、南京的《雨花台之游》、徐州的《云龙山游记》,镇江的这篇列于其中,也彰显了当时镇江旅游的地位和分量。

这篇游记行文半文半白,言简意赅。文章开篇为:“镇江距首都凡七十公里。地极重要。为江南北交通之孔道。自省府迁设该处后。市面乃益臻繁盛。”这篇游记的作者为“顾济之”,其履历在文中有说明:“记者于二十年前即曾经是处。后负笈宁垣。旅食津沽。”作者自称“记者”,而这次到访镇江的原因也有交待:“近以役于导淮。有清江浦之行。须在镇江舍车易舟。因作一日留。”

                   当年镇江的旅游配套如何

因为是一日游,顾济之说明:“惟以时日迫促。仅略游金山及公园等处,焦山远在江心。未及去也。”由于是在镇停留一日游玩,于是顾济之先找家店住下、吃饭、洗澡,再去游玩。而这基本上就算考察了当年的镇江的旅游配套情况。

从住宿来看,顾济之写道:“万全楼为江边旅馆之巨擘。惟房屋略嫌旧式。空气光线亦不甚充足。距江边稍远者。有镇江饭店及五洲旅馆等。皆属新设之旅社。据云为省府迁镇后应运而生者。”

旅游中餐饮也是重点,且看顾济之的描述:“镇江食品。素以肴肉干丝著名。几无餐不食。惟味亦平常。从迹所及者。为华阳楼及万花楼。皆为镇江有名之餐馆。然布置一仍旧式。菜价约较内地增一倍。据云亦为省府迁镇后所致。”

对洗浴情况,顾记也论及:“因省府所在。旅客倍增。与行旅有关之企业如餐馆浴室等。亦皆积极扩充……因询侍者,知有镇江浴室。地点在旧租界。内容甚佳。所谓伺应周到。用具清洁。兼而有之。价亦不昂。”

当然,这其中也考察了镇江江边一带的市容市貌和“打的”费。

顾济之写道:“自车站至江边。必经旧英租界。海关及领事署等均在焉。该处街道整齐。房屋宽大。令人顿生异感。中国银行之房屋尤为宏伟。”当然,出门自然要坐车,对车资顾记这样写:“自车站至江边车资约小洋二角。惟搬运行李。则脚夫索资奇昂。此风在江南各埠常有之。惟以镇江为尤甚。几经磋商抑价。始得成行。”从中可见,顾记对当年镇江的旅游配套设施以事实为依据,有一说一,有褒有贬。

胡先生为了印证顾济之的这些描述,特地请我市几位文史爱好者,帮忙找来民国11年编辑的《镇江指南》核实。果然,在“旅馆”栏目下找到了“万全楼”;在“茶酒馆”栏目下也找到了“华阳楼”。

                    民国初的金山游套路

“自江边至金山。可通人力车。车资约小洋三角。惟道途崎岖不平。”顾济之这一句之后,便正式开启游金山之旅:

“金山滨临大江。登山可北望江心。东览街市。山不甚高。禅院傍山而筑。山之阴有浮图。高耸云表。凡由沪宁路经镇江者。无不望见之。山上无可憩息之处。虽有寺僧招客饮茗。惟以无良好之地可坐。却之。寺中有法海洞。盖即附会义妖传中水漫金山之故事而得名。洞浅游人可入。山上景物。不过如是。下山有童子导往白龙洞。”

在顾济之行文中,如今游人如织的金山在其笔下如白开水般寡淡。也许,民国初期的金山上并无我们现在的这么多盛景,除了登山便是远眺,顾济之这段对金山描述,可谓惜字如金。

之后,顾济之便驱车前往盛名在外的“天下第一泉”——“据云在离寺一里外。复驱车而往。地极幽静。泉以方池蓄之。筑有石栏。而天下第一泉之石额……漫游至此。渴甚。遂狂饮而出。”可以说,这一大碗甘洌的清泉倒是给了顾济之意外惊喜。

至此,顾济之的脚步仍没停息,他接着写:“镇江有公园。布置绝佳。惜以去时太晚,未及祥察。但知其依山筑成。历级而升。颇饶兴趣。园中有售饮食处。有影戏院。而革命先烈赵伯先之祠亦在焉。游览一周而出。”至此,顾济之的镇江一日游结束。

考察这段游金山的全程,胡先生认为,民国时期,金山寺的名声虽然一直远播在外,但真正到实地,给人的观感可能并不太突出。胡先生也找到了一段1932年宾客游金山的描述,时间与顾济之的游览时间相差不多,那是在当年的5月22日,镇江商会会长陆小波在金山寺为母庆贺八十大寿,祝寿宾客游金山的安排就颇为多样,连一些不开放的区域都对宾朋开放,此外可上江天一览亭、登七级浮屠塔、探法海洞等,可见如果有向导或是有人安排的行程可能更为丰富和立体。

                  创办这本杂志的竟是镇江人?

幸好,顾济之不仅是一位文字记者,也是一位摄影记者,他用手中的相机弥补了些许的不足和遗憾。这篇游记共配四张照片,分别是:金山塔远望、自金山巅遥望江心、天下第一泉、江天一览亭。

因为胡先生的杂志缺损首尾,所以无法查到这篇游记的刊登时间,但胡先生肯定地说,这本残缺的杂志是民国时期鼎鼎大名的《旅行杂志》。而且它与镇江有很大关联,因为其创办人陈光甫就是镇江人。

陈光甫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中国近代旅游业创始人。《旅行杂志》是中国第一种旅行类杂志,对中国近现代旅游的提倡和旅游事业的推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民国时期出版界享有很高声誉。杂志创办于1927年,1954年停刊。由中国旅行社编辑发行。杂志印刷精美。所用纸墨为向国外订购的上等淡黄色美术纸及油墨,封面为彩色铜版纸风景图片,内页为汉文正楷活字体精印,这在当时杂志界别具特色。

胡先生说,对照这本杂志的印刷特点,他手上的残件完全符合,因此更确认了这本杂志的出处。同时,因为当年《旅行杂志》一般都是请社会贤达撰稿,执笔人大多为民国时期新闻界、小说界乃至政界的重要人物,茅盾先生也一度是杂志的主编。而且当年这些作者均由杂志给予较高稿酬,每一千字付稿酬2至10元,每幅照片或图画付0.5至10元。

“今天来看,顾济之的这一趟镇江一日游,无论从观光层面,还是写稿收入方面,都还是蛮值得的。”胡先生感慨。

                    与前人的感情是共通的

胡先生也请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王礼刚一起看看,寻找更多线索。

王礼刚首先对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进行了判定,因为在这篇游记中,顾济之多次提及“省会”一词,因此这篇文章的大范围应是在镇江成为民国江苏省会这段时间,也就是从1929年至1937年;而且游记中也提及“镇江有公园……赵伯先祠亦在焉”,可认为指伯先公园,而伯先公园是1931年建成的,因此这个区间缩小到1931至1937年;可惜,文中没有更多细节来进一步判定了。

同时,王礼刚对这四张镇江风光照也很感兴趣。他认为,第三张“天下第一泉”照片中出现的着白色长衫人物,很可能就是顾济之“本尊”,当年游记作者都有“到此一游,立此存照”的习惯,而这可能也是杂志社对他们要求“脚到现场”的一种考量和见证。

王礼刚表示,从这篇民国镇江游记中可以看出,80年前,没有到过镇江的外地人,首先选择游的镇江景点是金山,而今天这样的想法并没有改变。前段时间,他有一些上海的朋友到访,首选的游览地点仍是金山。“我们与前人的感情是共通的,人的喜好会一直延续下去。”此外,从顾济之的行文来看,他并不多着墨于风光的描写,而是对行程中吃、住、行更为关注,解析详实,纯粹是以一种消费者的视角在写这篇文章,并无旧式文人的铺陈无度,也正因为此,游记中所蕴含的信息都是直观可信的,可以为了解镇江的过去提供丰富的资料。

采访结束时,胡先生称,很快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了,前几天他特地到金山公园转了一圈,对比顾济之80多年前描述的这些场景,现在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镇江的旅游已进入了新阶段,正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更多的人正在用镜头记录祖国的成长,这一切真是可喜可贺。

                       内容来源:金山网(竺捷)、镇江发布

附2:其他诸多网页的相同消息介绍

http://mini.eastday.com/a/190914074923396-2.html

http://zjssjq.com/newsshow.asp?id=1014(镇江三山景区)

http://news.jstv.com/a/20190914/1568424109784.shtml

                 镇江发现民国期刊中《镇江之见闻》美文

                 2019年09月14日 01:00:36 | 来源:金山网


附3:http://gov.eastday.com/node933/node934/hm/gc/u1a1727241.html

                  化育士林的顾济之

                  黄伟民 2009年03月26日

    从小就听家父言道:“天地君亲师。”我不甚理解,天地者,人之活动空间也;君者,国家社稷之象征也;父母者,给予生命之人也,而师者仅是教授学问之人,竟然排在“亲”之后?后来,遇到几桩尊师轶事,才使我对“师”字有了深刻领悟。 

    1976年,年近古稀的舅舅彭重熙从四川宜宾赶来,几十年未遇,亲友间感慨万分,后来方知他千里迢迢赶来的目的是看望他的老师顾济之。老师的地址是多方打听才得到的。第二天,我陪他赶到顾老寓所。顾老是苏州人,中国水利权威、《辞海》水利分科主编,原九三学社出版局支社主委,是第一批落实政策的高知,由威海路的太阳公寓搬进了裕德路高知楼。他还是1958年至1966年的市人大代表,历任三届,实属少见。耄耋老者,银须似雪,仙风道骨,神采奕奕,师生相见,真有说不尽的话。 

附4:

image.png

附5:

image.png

附6:https://m.sohu.com/a/292417251_671412

                           气象之旅!在镇江有座老“北固山气象台”,民国时江苏省天气都从这里发布!!

        路过北固山的人,抬头望都会看到中峰上一座凸字形四层楼民国老建筑,这座“北固山气象台”老建筑历经了近80多年的风雨沧桑,记录了几代江苏人的气象勘测梦想。

        北固山气象台是怎样进行观测的呢?当时省建设厅置顶气象观测细则共14条。

观测时间每天分三班,法定假日和星期天照常上班,早班6时至9时,6、7、8时各观测1次;中班9时到18时,每小时1次,共9次;晚班18时至21时,共观测4次;22时到第二天5时,由各种仪器自动记测。

       当时的气象工作者每小时按例观测外,还要:早班在日出之前注意地上霜露情况,如有积雪须量雪深浅。观测昨晚蒸发量,每隔两天的观测后,将蒸发皿中水放掉换成清水。

        中班在9时观测最低温度,地中温度,17时观测最高温度表,填算测候报告单,将天气预报交给所长审核后,分送到建设厅和各家报馆。晚班在日落后,将日照纸更换,同时观测黑白两球,太阳热力计,计算本日日照时数,18时观测当天日间蒸发量和地中温度表。

       观测情况要在6时、14时译成电码送由省府无线电拍发。各种仪器定两人轮流管理、定时记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0729-1226229.html

上一篇:深切怀念改写了我人生与命运的大学同窗、水文学专家、南京大学都金康教授
下一篇:中国1950年前出版过“水文学”教材或著作吗?——兼论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水文高等教育
收藏 IP: 117.88.190.*| 热度|

1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