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zim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nzimao

博文

高考题目走出校园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研学旅行成为备考“新神器”

已有 1898 次阅读 2020-7-24 14:5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高考改革要以综合素质评价来衡量学生的优劣,然而综合素质中的五大板块里面,除去学业水平,其余四项都是素质教育范畴。高考作为教育方向的“指挥棒”,是教育改革方向的直接体现。因此,研学人应密切关注高考改革,根据风向做出调整。

全国新高考Ⅱ卷:知行合一

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体现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学生描写一个地方,考察学生的课堂以外的见闻和思考。

我们在课本上学习过许多地方的风土人情,从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到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文科生甚至能背出远在西伯利亚的气候特征,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仅从课本文字中看到的风景难以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被应试教育捆绑在校园内的学生可能连自己的家乡都无法描述清楚。

而参加过研学旅行的学生,可以直接从自己的研学经历中取材,因为学生亲身到过一个地方,亲手制作过当地特色小吃,与当地人有过沟通交流,亲眼见过当地的风景名胜,自然会形成题目中所说的“某些记忆与情感”。有了丰富阅历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比没有亲身经历凭空想象写出来的文章要丰满、深刻。

学生在撰写作文时,记叙文、议论文都需要从现实生活取材,如自身的经历,新闻中的故事以及各种议论文论据素材,即使是架空编写的小说也必须来源于生活,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研学旅行无疑是学生感受实际生活,感受社会,感受自然的绝佳手段,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作用。

全国Ⅰ卷:文理融合

材料中有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也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仅从材料中的只言片语中现场总结人物性格,分析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得失,肯定会消耗不少时间。这就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文史知识,才能做到知人论世。

而现实中理科生往往缺乏相关的文史知识,甚至是人文情怀,对历史等文科性的内容缺乏兴趣。而研学旅行则是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好办法。根据调查显示,历史被认为是与研学旅行最相关的学科,而且学生不仅是学习历史知识,更能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通过活动项目亲身感受、体会历史,培养学生接触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在政策上,文理科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淡化,1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浙江卷:社会关系的体验与思考

浙江卷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着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题目中特别强调了“体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走出校门,尝试在生活中体验扮演更多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作为一名学生。扮演过更多的角色,有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才能真正写出切题、深刻的文章。

研学旅行中学生们会与同学沟通合作,与校外的人打交道,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加学校中获取不到的社会经验。还可以利用校外资源设置多样化的体验项目,比如利用职校资源开展职业教育,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职业生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

最近几年,国家正在大力推动中高考改革,从以高考成绩最为唯一标准转向“综合评价录取”,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类似的方案有些已经在部分省市实施。研学旅行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高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必将不断提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35473-1243403.html

上一篇:如何把握森林研学的三亿人市场?利好政策、课题方向、安全措施这里都有!
收藏 IP: 121.69.3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