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我的学妹

已有 1250 次阅读 2023-11-30 08:31 |个人分类:回忆|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我的学妹

           

朱小蔓(1947年-2020年)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年了。我们这些朋友“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大名鼎鼎的教育家朱小蔓曾是我的研究生学妹。她是首届“当代教育名家”入选者,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务,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等职。

在她学术生涯起步的时候,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同在一个系、同一个学科点攻读硕士学位。按学术“江湖”规矩,我算是学长,她是学妹。她是南京九中66届高三,我对她总是毕恭毕敬,作为“新三届”的我,一向对“老三届”,尤其是女性的“老三届”特别尊敬。我决然不会当面称她为师妹,当然更不会称她为学姐,学术伦理还是必须恪守的。

第一次见到朱小蔓是在1985年的9月,当时新生报到都挤在系办公室。我们系以前研究生一届只有两、三人,可是八五级招生人数大增,却是几倍,满满一大排。他们几乎没有新生的胆怯与兴奋,处处流露出自信与笃定的神情。他们可以分为两拨:一拨是本系已经毕业几年的本科生,现在返回母校继续读书,他们是熟门熟路;另一拨是一水的“领导干部”神色,还有几位肩上有两道杠的军官,一个上校,一个中校。我看了一眼就准备离开,只见一位三十多岁老师模样的大姐走过来与我打招呼,并自我介绍:“我是今年的新生,我叫朱小蔓,以前是南京铁道医学院的教师”。那我想起来了,负责研究生管理的梁老师曾说今年招了南京市委宣布部长朱启鸾的女儿。我立即主动自我介绍:“我是八三级研究生叶明。”

为了表示热情,我就积极拉近距离:“我见过你父亲。我78年在南航上大学时,就是你父亲致的迎新欢迎辞。因为长相与周恩来总理很像,所以印象深刻。红色经典电影《渡江侦察记》里侦察员的原型之一就是你父亲,当时化名朱金波,智送江防地图、冒险过江,谱写了南京地下斗争最为惊心动魄的桥段。你爸爸在南京卧底时,租住你外公的房子。以后与房东的女儿相爱,结婚生下了你。      

但是,不久我知道朱小蔓已经担任了系里研究生的党支部书记,我就自觉地与她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她动员我靠拢组织,我自知相差甚远,一定会婉言拒绝,结果会弄的大家都尴尬。不过,听说她是辞掉南京铁道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政教处负责人的职务来读全日制研究生,还是有点令人敬佩的。30多岁,才开始学术起步。

她有时与师兄弟们讨论学术问题,大家都比较冷淡。她不仅是工农兵学员,而且是中文跨专业(她在安徽师范学院的英语是芝加哥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巫宁坤教的)来读研的,学术基础比较差。因此,对于她,我是有求必应。根据我的经验与体会,我会告诉她,哪些人的学问好,那些人看起来很有学问其实没有根基;哪些学术问题值得深究,哪些热门课题不值得下功夫。这似乎是学长应尽的义务。

她入学后不久,旁听了我的学位论文答辩,看到我被一众评委种种诘难,以及我没有“面如土色,大汗淋漓”,而是奋力抗辩。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我,无所顾忌、锋芒毕露地舌战群儒:我据理力争,一条一条驳斥,甚至指责了他们哪里没有看清(叶明:追随先生四十载 《30号院》,2022-10-17)。

答辩结束后几天,她专程询问我如何准备学位论文,我毫无保留地跟她讲了整整一个下午。我将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的亲身经验和盘托出,尽管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比较实用。

研究生毕业后,我留校任教,很少来学校,也不怎么能见到朱小蔓。几年以后,她研究生毕业,并以40多岁的高龄去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又跨了大的专业门类。她跟我讲过,是她父亲鼓励放弃行政管理工作,安心专事学术研究。她父亲曾是天津南开中学、上海光华大学(高中部)、北京大学的学生,“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之一。因参加学生运动耽误学业,虽然解放后一直在教育部门工作,曾担任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航空学院的领导工作,但毕竟没有从事心心念念的学术研究,还是有点遗憾。

博士毕业后,朱小蔓有次在系里参加年会,我们偶然相遇。我询问了博士论文情况,她将刚出版博士论文---《情感教育论纲》送给我提提意见。我读完后大加欣赏,不是学术水平,而是被论著的主题深深吸引与打动,随即写下一篇读后感,投书中国思想解放的第一支“报春鸟”---《读书》杂志,很快就刊登出来(叶明:情感教育[J]读书,1995年(1):78-79)。

我的这篇书评是最早关注朱小蔓情感教育理论的文献之一。对她晋升教授与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以后,每次我们相见,她都礼贤下士主动和我打招呼,还一再感谢当年我的书评对她的提携。我很惭愧,《情感教育论纲》在朱小蔓的思考、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几经修改补充,十五、六年出了三版:1993年第1版,2008年第二版, 2019年第三版。朱小蔓在学术上专攻一隅,日积月累终于演化为学术大家,以她的学术责任感和学者的道德良知,引领我国情感教育研究。朱小蔓已经成为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理论的最重要的倡导者和实践的行动者。

2019年12月,在我们老师逝世20周年纪念会上,我们见了最后一面。尽管她与癌症病魔搏斗了将近20年,看不到病痛折磨的痕迹,她依然保持着充满笑意、温暖人心的亲切面容。 我看见的她红光满面,精神抖擞,显得比较年轻。

我再一次感谢她当年做过我儿子近入小学的介绍人与担保人,因为我们不在南京琅琊路小学的施教区,择校进入了这所南京市最难进的老牌实验小学。当然,我们也没有辜负朱小蔓的一片良苦用心。我也为琅琊路小学提炼与总结了一个教育规划项目“小学生科学兴趣诱发与引导”,并参与了部分研究实验活动(叶明 :在耐心中精心培育 [A].解锁世界名校孩子的家庭密码[C]. 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21年:51-68)。作为家长也算是为学校做一点自己独特的贡献,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使得我的儿子可以择校进入一所提倡愉快教育学做“三个小主人”的名牌学校,当然也免除了高昂的、难以支付的赞助费。

作为当代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学妹朱小蔓的学问打通文学、哲学、伦理学、脑科学等学科,彰显教育研究中的“情感”维度,在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许多带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原创性理论并付诸实践。

她的率真,她的忧思,她的激情感染着身边的人,发自肺腑的、流动情感的、充满睿智的声音让人念念不忘。她为自己活着的价值,就同时也体现在能够为你而活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6423-1411794.html

上一篇:我的父亲
下一篇:我的同学
收藏 IP: 49.65.80.*| 热度|

2 张晓良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