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fycyy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xfycyyhang

博文

学术会议如何收益更大(二)理性认识篇

已有 4889 次阅读 2010-5-31 16:4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如何收益更大(二)理性认识篇
这篇要回答的是,学术会议收益的内容与机制。讨论如下:
一、学术会议收益的概念
学术会议的收益有三个方面:启迪思维、掌握新知、纠正谬误。这里没有将广交学友、同行认可、扩大个人知名度包括在内。
虽然很多人将“广交学友”作为学术会议收益的重要内容,但笔者认为这只是获取学术会议收益的渠道。
学术交流界很多人都将“追求同行认可,提升自己的价值”作为学术交流的目的,但笔者除外。因为科学见解的“认可”必需经过严格的科学实证和社会检验,虽然同行认可在很多情况下能一定程度地说明科学见解的正确性,但它不是最终的检验结果。真正的认可必须通过科学实证和社会检验。
笔者以为学术会议收益,应是指内在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增强,而不宜将培养人才、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等宏观效益列入其中。
学术会议的收益问题,不仅是实际操作方法问题,也是学术交流理论问题。目前,从理性上认识学术交流收益已经成为科学学的一个分支,即学术交流社会功能的研究,是科学社会功能研究的组成部份。
二、学术会议收益的机制
早在科学地分析科学的第一人――贝尔纳,在1939年出版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对学术交流就有如下精辟论述:现代科学的最伟大的发现有一些有赖于不同来源的思想的相互作用。只有当吸收了不同中心的思想的工作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样的发现。玻尔原子理论是我们一切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它所以能产生,就是因为玻尔在德国吸收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以后又到卢瑟福的实验室工作,并且在那里接触到原子核的理论。这种交流的价值是再大也不过了。我们确信这种交流还没有在科学发展中充分发挥它可以发挥的作用。一个实验室的科学家对另一个实验室的同道的访问,几乎每次都会带来一项新情报或者一个新观点。这是无论读多少书也办不到的。这无与伦比、绝妙的论述,奠定了学术交流基础理论。
据此,笔者在上一篇中提出的提问题,发表不同意见,作补充,提新看法是提高学术会议收益的根本方法,就是因为它即满足培养内在能力、增强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又符合“思想相互作用”的基本机制。
为此,学术交流就不仅仅是学术信息的集散地,更是智力碰撞”的“加速器”和谬误的“修正器”。所谓“科学就是在争议中、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基本原理在此。
那种视学术交流为学术信息的发布、交流与同行认可的认识,不符合上述科学理性的认识,虽然多数人认为如此,但笔者并不认同。学术交流绝不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后我们各有两个思想这样简单,学术交流的本质不在于学术信息的交换,而在于通过信息的交流从而产生不同来源的思想的相互作用,产生智力的碰撞,产生科学家的科学劳动要素与其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学术交流对学术主体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产生额外的学术新思维的过程。换句话说,学术交流的本质在于学术交流对学术思想的激发(激活、激励)、启迪作用,从而产生新的学术思想、新的理论的过程。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贝尔纳对学术交流的经典论述并没有被我们所认识,这不仅造成学术交流认识的许多误区,也是学术会议收益低下的重要原因。
为呼唤新的学术交流价值观,笔者重点强调学术交流的作用如下:学术交流是瞬间激发参与者思维创新的一种积极科学传播活动,是引导参与者走入学术激发态领域,使学术认知结构重新组织的一种科学发展的基本机制。这种机制具有很强的即时产生学术灵感瞬间迸出思想火花的能力,是促进学术思想有序化的一种客观量度。
笔者认为,将“同行认可”包括在学术交流的目之中,无异于南辕北辙。因为将“提升自己的价值”“扩大个人知名度”列入学术会议的收益,往往适得其反,成为绊住自己的缰绳而行之不远。“同行认可”只是科学共同体学术评价的方式,而不应成为学术交流的目的。
正因为有上述认识的误区,所以出现了学术交流兴趣淡漠以及“有交流无争鸣、有争鸣无批判”和“学术交流权威论”、“学术交流一言堂”“清一色”等现象。
据我所知,科学学研究者和钱学森等科学大师就不看重学术交流的“同行认可”,他们看重的是“思想的相互作用”,看重的是的思维创新的激励作用。
为此,学术交流有效性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根本的在于:学术交流中,学术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学术主体双方认识的变化、学术主体双方认识变化中与学术交流作用属性有关的内容这样三项指标,这是学术交流能否产生效益的根本评判标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1292-330628.html

上一篇:参加学术会议如何收益更大(一)操作方法篇
下一篇:钱学森学术交流思想十则(之三)
收藏 IP: .*| 热度|

2 金小伟 陈湘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