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鸿基
语言教师的反思
2018-12-1 23:02
阅读:2085
标签:语言教学

      偶然翻看以前在缅甸当汉语教师时的照片,想起当初教课的心态,现在有点后悔,对学生不够有耐心,过于依赖课本,没有追求贴近学生生活,没有仔细去了解学生。虽然自己从事语言教学有几年,有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但是在国外用汉语教汉语则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地分析学生基础、心理状态、需求等,更多地提高学习兴趣并elicit学生主动交流。下次还有机会肯定会做得更好。

  1. 真实。不要过度依赖课本,虽然学生有学课文参加HSK 的需求,但是课文的内容以及音频都太“正式”。建议我们要把真实的材料呈现给学生。第一种是播放不加剪辑的、完整的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比如买菜,做饭,坐公交的视频等,用其中素材当作语言学习材料。不过缅甸网速比较慢。第二种是找人在缅甸街头用汉语进行真实场景对话,吃早饭,上班,礼佛等都可以,在课堂上当作学习材料。

   2.典型。汉语博大精深,汉语的语法不易弄懂,所以教师一定不可滔滔不绝,不停讲授各种知识点和语法点,对中高年级同学来说,虽然讲语法可以带来考试上的好处,但是对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可能有打击。讲解典型的即可,语法的讲解是为了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而不是追求语法本身的正确,缅甸学生跟我们学英语一样,对语言的模糊性容忍度低,这样会导致学生不深思熟虑就不敢大胆说话。

    3.交际。缅甸跟许多亚洲国家一样非常重视"面子"文化,权威顺从,集体主义等等,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沉默(小朋友除外)。其实未必如此,经常讲这些所谓的文化容易对一群人形成刻板印象而贴上标签,因为无论古今中外,人人都爱面子,都怕丢脸。在交际法、任务教学法盛行的今天,怎么建立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怎么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怎么把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的位置调到促进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位置应该是语言教师要紧要考虑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蒋鸿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9413-114938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