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bituo

博文

向理论思维学习理论物理

已有 3732 次阅读 2011-8-1 09:26 |个人分类:信息探索|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宇宙, 空间, 世界, 理论物理, 第一性

理论思维  2011-7-31 19:41
嘉文,提醒你,宇宙演化物理所说的空间与你所理解的不是一回事,而且无论怎样理解空间,不能把所谓空间还有信息实际上理解为第一性的.你懂多少理论物理?不要轻易下结论,误导自己吧.顺便说正是因为看到你的这一倾向,所以我一再提醒你不要让王德奎的"三旋"忽悠你.
Babituo  2011-7-31 16:18 我的假设是这样认为的:可以找到现实世界(包括客观物质世界和观意识世界)统一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就是广义的能量(应该说就是空间本身),万物、万能、万信、万意都源自空间的本义。而空间的本义,就是空间的对称破缺所引发的互动循环,正是我们对这个互动循环的无知,导致我们发明了“能量”的概念。
(以上为理论思维进行指导时,引用的我的原话,今天补充了“万能”和理论思维漏引的最后一句话。2011.8.1)
 
Babituo  2011-8-1 08:56
“你懂多少理论物理?”(引用理论思维的话)
欢迎理论思维指出影响我的观点正确性的物理理论是什么?
提醒理论思维:我对理论物理感兴趣的原因确实是因为我接触到了三旋理论;在我看到理论思维自己的理论之前,我暂时还是认为,三旋理论比理论物理的简单评论离忽悠人更远些。 
 
Babituo  2011-8-1 09:07
理论思维不要误会,我确实不懂很多的理论物理。我只是凭我自己的大脑思维,找到了我认为我能理解的理论解释,而我的理论解释,确实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更没有人能直接指出或举证我的理论解释哪里不符合事实。当然,我的观点不符合其他人的观点或现有理论是正常的,这许就是创新。关键是,要提出事实依据,或假设事实依据来证明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妥或错误的地方。(这样,就能让我得到理解和认同。) 
 
Babituo  2011-8-1 09:13
理论思维虽然话不多,但每句话都有中心思想,而且看上去很有谱;也由于是话不多,也让人难以捉摸;还因为话不多,就不会有明显出错的地方。 
 

对理论思维最关键的指导:“不能把所谓空间还有信息实际上理解为第一性的。”

我的理解是:
不错,可以理解,空间和信息,按目前主流理论的观点,是第二性,也就是意识性的虚在,不是第一性,也就是物质性的实在。
理论思维误解我的是:以为我不懂或不知道这个观点的道理。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要认同并懂得这个道理,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物理知识。理论思维只是不知道,我是在试图理解一个统一的世界观念:现实世界的观念。
我认为现实世界(Actual world)是对第一性的物质世界(也称物理世界,真实世界,real world)和第二性的意识世界(也称精神世界、心智世界)的高层统一的世界。
物质世界,是我们主要讨论物质和能量交互作用的世界;
心智世界,是我们主要讨论信息交互作用的世界;
而现实世界,是我们统一讨论物质、能量和信息交互的世界;
现实世界的现实性表现在:这个世界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互作用。

于此相对立:
还存在一个没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互作用的世界,就是:假设投射世界(简称“假投世界”,Virtual map world,我早先叫“虚拟世界”,容易和计算机虚拟现实形成误解,也容易和大脑幻想的虚拟实感世界形成误解)。
假投世界不是实际存在的世界,而是虚际存在的世界。
实际:就是以现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为边界的“内”部;
虚际:就是在实际之外,没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外”部。

本话题起因是:
讨论我认为的“现实世界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是:空间”的观点的谬误在哪?

补充引用理论思维提出的指导意见:

理论思维  2011-7-31 19:51

嘉文与昆辉对信息的下述提法共同点是既看到了信息与能量的共同点,又指出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但是都没有抓住实质-----,结构-能量的自组织-不可逆演化的自适应机制!!
我能找到我能理解的可能最接近理论思维在这里所说的:“不可逆演化的自适应机制”的概念是我从王季淘老师那里听到的“热力学耦合机制”,不知道是否沾边。我觉得,我对热力学耦合机制的理解还是基本到位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82-470540.html

上一篇:从企业建模到城市建模
下一篇:类型、虚例和实例的关系
收藏 IP: 112.91.148.*| 热度|

3 洪昆辉 理论思维 nip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