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bituo

博文

旋起来就平衡了

已有 4718 次阅读 2011-2-28 10:02 |个人分类:三旋理论学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平衡, 三旋自组织

我小孩在读小学6年级,有一次我在送她上学的路上问她:
为什么一个陀螺在不转的时候不能立起来?
她很聪明,告诉我,是因为陀螺的重量分布不均匀,导致一个小的支撑点很难维持陀螺的平衡。我告诉她,就是陀螺的重心很容易偏离了支撑点。
紧接着我又问:怎么能让陀螺能立稳呢?
“让陀螺转起来”。
似乎问题很傻。
“这说明什么?”
“嗯,....?"
“说明转起来的陀螺,就均衡了,是吗?”
“是的”。
“为什么转起来的陀螺就均衡了呢?”
“因为陀螺转得快了。”
“为什么快了就均衡了呢?”
“因为原来重量不均匀的地方经过每一个方向的机会都一样了”。
“你太聪明了!”

----------

其实,陀螺旋转保持平衡的奥秘还可以继续深挖,比如:陀螺旋转的速率和倾侧的速率关系如何?当陀螺旋转速率低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它就一定会失去平衡而倾倒?其中蕴含的道理,我是当“宇宙的奥秘”传授给我的小孩的。

热力学耦合的启示中,我就已经发现:热力学耦合现象其实并不是一类特殊的现象,而只是所谓“谁更基本现象”中非常局部的一种具体现象。受温度梯度约束的混合气体出现质量密度的不平衡,是质量密度出现了“有序现象”,即:和无温度梯度约束的平衡态的混合气体相比,受温度约束的混合气体在整体上表现为是“一团更有序的物质”。在物质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中间,是增加了“温度约束”这个“正的作用”才实现的。而“温度约束”并不是能量交互的介入,而只是“信息交互”的介入。而温度约束,改变的并不是物质本身,而只是物质运动的方式,也就是改变了能量的形态。局部的能量耦合,实际上就是形成了内部的能量环。同样是一团混合的气体,质量和能量在数量上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能量运动的方式:在能量的外循环被封杀时,由于外界信息作用没有被封杀,从而引起内部能量运动方式的改变,改变的结果,就是建立了内部能量的圈态循环。

-----------

现在,我们再回到三旋理论就不会让人感到突兀了。

三旋理论提出“类圈体三旋运动造就万物”并不是一种完全凭空的臆想。而是从庞加莱猜想中得到的物理启示。而庞加莱猜想的核心观点就是:球与环不同伦。我在“能量的形态”一篇中已经给出我对此的通俗理解。

如果在基本的几何形态上出现了2种互不相容的形态,必定会引发我们的某种争议的欲望:谁更基本?

如果我在“能量的形态中”对“物质类球,能量类圈”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个争议自然隐射到另一个争议:“物质和能量谁更基本?”。

“谁更基本”的含义是:谁更处于构造的底层。也就是说:如果B可以在A的基础上,增加正的作用而得到;而反过来,要在B的基础上产生A,则不但不需要加入正的作用,而且可以释放出正的作用来。那么,A就比B更基本。

从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让我们认识到物质和能量之间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于是,我们就有机会确认并探索这个问题:“物质和能量谁更基本”。是“能量转换成物质”更“轻松”些,还是“物质转换为能量”更“轻松”些呢?这里,更“轻松”的转换,就意味着是不需要加入正的作用,反而可以释放正作用的转换。

为什么说“旋起来就平衡了”呢?

在三旋理论是严格区分“旋”和“转”的。三旋理论认为:旋是物体在自身空间上的运动,而转,是物体围绕自身空间之外的物体的运动。从陀螺旋转与热扩散现象中,我们可以发现共同的本质:物体的“旋”起到了均衡物体内部物质分布不平衡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物质结构的稳定性和有序性。换句话说:能量的旋动,起到的是和物质分布相同的作用。更透彻地说:物质本身就是旋动着的能量。而能量,为什么会选择旋?完全就只是因为旋起来就让“不平衡的分布”稳定下来了,当“不平衡的分分布稳定下来”了,“有序”也就产生了。

至此,“平衡是有序之源”的机理,我算是定性地做出了初步的解释。而更深入的研究来解释“物质本身就是旋动着的能量的推断”,则可能要开启一片崭新的研究天地:三旋自组织原理的研究。

--------------

上篇:热力学耦合现象的启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82-417260.html

上一篇:热力学耦合现象的启示
下一篇:MC-UCT_一个伟大的自然选择算法
收藏 IP: 112.91.148.*| 热度|

5 陈辉 武夷山 文双春 姜洪洲 jren01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