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Zoonoses | 通过靶向47kDa基因的实时PCR方法诊断小儿恙虫病可靠性评估

已有 498 次阅读 2024-4-3 19:21 |个人分类:zoonoses|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Zoonoses 最新重磅文章

Evaluation of Real Time PCR Detection of the 47 kDa Gene for Reliable Diagnosis of Pediatric Scrub Typhus

通过靶向47 kDa基因的实时PCR方法诊断小儿恙虫病的可靠性评估

作者:Sara Chandy , Sudheer Kumar Peddi , M. Gurumoorthy , Hemalatha Ramachandran , M. S. Ramya , S. Balasubramanian , Anand Manoharan

近日,印度Kanchi Kamakoti CHILDS Trust Hospital的Anand Manoharan教授课题组,在《Zoonose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Evaluation of Real Time PCR Detection of the 47 kDa Gene for Reliable Diagnosis of Pediatric Scrub Typhus》的论文。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靶向47 kDa基因的实时PCR方法结合常规检测IgM的 ELISA方法在准确诊断小儿恙虫病中的可靠性。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发热疾病,传播途径为螨虫叮咬,在印度印度雨季发病率高,该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包括发热、皮疹、肌痛和头痛,因此容易误诊。在印度三级护理医院中,血清学检测是诊断恙虫病的主要手段。然而,患者在感染后1年内,其血清抗体水平会持续高于诊断阈值,导致难以明确区分病人是先前暴露还是急性感染状态。

恙虫病东方体的47 kDa基因是一个相对保守的特异性外膜蛋白抗原基因,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实时PCR检测技术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有效提升小儿恙虫病诊断的可靠性。实时PCR检测的敏感度好,在恙虫病发病10天后仍能检测到相应基因;其对于鉴别其他常见小儿疾病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实时PCR检测结果与血小板减少和焦痂这些临床症状存在显著相关性,在血清学检测阳性患者中,PCR阳性组在平均发热天数、咳嗽以及流涕等临床症状方面较PCR阴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

该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样本仅在儿科医院收集,难以代表实际社区疾病负担;样本收集时间距发病时间较长,部分患者服用抗生素治疗对样本中病原载量也产生影响;实时荧光PCR仅使用了单一基因作为靶标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等。

总之,本研究提示临床诊断中可使用实时PCR技术对47 kDa基因进行检测,结合血清学检测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小儿恙虫病进行更加可靠的诊断。

本研究得到了The CHILDS Trust Medical Research Foundation的内部资金支持。

感谢Zoonoses青委齐永教授撰写中文述评。

Please cite this article as

引用信息

Citation:

Chandy S, Peddi SK, Gurumoorthy M, Ramachandran H, Ramya MS, Balasubramanian S, Manoharan A. Evaluation of real time PCR detection of the 47 kDa gene for reliable diagnosis of pediatric scrub typhus. Zoonoses. 2024, 4(1): 12. DOI: 10.15212/ZOONOSES-2023-0052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ZOONOSES-2023-005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7871-1428120.html

上一篇:【CVIA综述】可注射水凝胶治疗心肌梗塞的进展概述
下一篇:【AMM研究】中美两国上市疫苗品种、价格、免疫规划品种以及在研疫苗的分析
收藏 IP: 49.73.25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