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zhi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zhilong

博文

参观朱熹考亭书院碑有感 (范洪义作)

已有 2560 次阅读 2021-4-23 08: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参观朱熹考亭书院碑有感 

  范洪义

       近日,去福建建阳考亭村参观了新建的为纪念朱熹考亭书院的建筑群,只看到一个古迹,那就是<考亭书院>石碑。

       考亭村山环水绕。朱熹之父朱松北宋宣和五年(1123)赴任政和县尉,途中驻跸建阳,考亭的碧水丹山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朱熹晚年遵从其父遗愿,于考亭筑室定居,并在居室东面建成竹林精舍(即后来的考亭书院),当地的一个叫刘勉之的儒生还将女儿嫁给了朱熹。 在刘勉之的故居附近有一奇特景观——“树抱佛”。这是一棵高三十余米、冠幅超过一亩的千年古樟,让人称奇的是在离地面一米高处的树身上有个洞,洞内藏有一尊高60多公分的泥塑像,而洞口直径仅巴掌大——当时是如何把大塑像放进小洞口的?这可就成了个众说纷纭的谜。我去张望时,却看到一个鲜艳的神采奕奕的彩绘头像,问当地人,说是去年文物部门派画家把画笔伸进洞去装饰的。古樟旁有一座民国19年盖的小祠堂,上写《王侯保太》,我猜是歌颂树大好乘凉,树王保平安的意思。

    我在考亭书院拾级而上,转了一圈。脑子里想着朱熹的历史贡献,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被演义为对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学生们通过思考探究事物原理,一方面获得自然知识,另一方面提高精神修养与处世能力,所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礼记·大学》”通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然而,在明末清初以前,中国大多数的学术与其说是经世致用之学,不如说是务虚之学。儒家虽崇尚“格物致知”,但从宋明理学的路数来看,这个“知”本来就已经有了,所谓“格物”不过是对“知”的参照和印证。而道家学说则崇尚无为之说,认为“无为而无不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就贬抑了人们探索物理的兴趣,转而去追索无形无相的“道”。而西方的理路则不同,打从伽利略开始,一批人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挣脱宗教思想束缚,不相信一个本有的“知”或“天理”在支配一切,人们只是一直在发现再发现。

       中国近代哲学家李石岑在《思想方法上之一告白》中说:"余少时初习几何学,莫审所指;其后习论理学,始稍稍能言其故,然仍未克举其内容,乃复重习几何学;如是者数岁,遂得略窥其义蕴,盖思想方法之达于绝诣者也。吾人理知之运用,恒以几何学为鹄的,是无间于理知根本作用之归纳与演绎,固举莫能外;则几何学所造于吾人之思想方法,从可识矣。"而几何学是在利玛窦于明代末年才由徐光启译成中文。

微信图片_20210423083734.jpg

注:树洞佛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5349-1283313.html

上一篇:《人非有品不能贫》(范洪义作)
下一篇:漫说朱熹预言理论物理学科(范洪义作)
收藏 IP: 218.93.117.*| 热度|

2 尤明庆 任飞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