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宏达
三年前,我的入学
2019-8-27 00:22
阅读:2568

过了三年,我熬到了第四年。傍晚打球回来,看到即将入学的师妹留言问开学诸事,我一一详尽回答。本来约了一个同学喝茶,但他去打球了。茶没喝成,自己一个人整了几壶。完了,在这个即将休息的点,想想还是写点东西,准备把我三年前的入学写下来。


从一个熟悉的单位离职做出读博这种决定,是不能计较划算不划算的。虽然我言不由衷,表面上看是因为自己还有点追求,或者是未了的心愿,或者是因为好奇,想去好一点的学校看看,到底它好在哪里。但,这些都是肤浅的。我也考虑到,读博是一件需要信念才能完成的事情,我做好了苦行的准备,但我还是低估了它的挑战度,低估了它是否超出自己的极限。然而上面的这些思考、顾虑都没有成为阻碍我的因素。因为,在北理校园里,我熟悉的本科同学在等我。正是我们硕士毕业工作期间断断续续的在学术上的合作,才让我们走向了读博这条路。或者说,这就是同伴效应,酿出的一杯“苦”酒。


拿到通知书后,肯定是要去报到的。离开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它让你看清了周遭的原貌。就像退潮后,你看到有人没穿裤子一样。让你明白人是一个社会人,你走了,原来的想象就不在了。你必须进入一个新的社会,那里只有你自己。但我是幸运的,我还有一个人在前面引路。从旧单位收拾好被褥,打包,寄到北理,应了“粮草先行”的老话。再回到家里,辞别妻儿老母,就一个背包就出发了。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见到熟悉的人。这是自2008年7月本科毕业之后的见面,2016年9月,一晃8年时间。我是早上到的,办完报到,我就“拎包入住”了。老同学已经调换了他的宿舍,两个人搬到一间,并且,我的被褥都已经放到宿舍里。我们再去荒凉的良乡镇上的十元店买衣架、桶这些必须的生活用品,生活这档子事也就算是解决了。弄完,当晚我们就下馆子了。入学报到的体验已经被久别重逢的体验挤占,只剩下老朋友见面的轻松。当晚,我迅速地融入了他的朋友圈,老吴,老伍,老马,没多久就熟悉起来。因为偌大的良乡文科博士生只有他一个人,每年招2个就有1个不住良乡,这也是他招呼我来的原因之一吧。他见到我,算是见到了在良乡长住的第二个文科博士生了。


我是幸运的。之后,我这个方向每年也就只有1个学生。等我上二年级的时候,三年级的老同学经常跑回家,我就经常变得一个人,没人交流是读博士的大忌。我实在憋不住,二年级下学期,我打开尘封已久的上课群。乔师兄是大师兄,学术上没得说,跟他学习了很多。中关村校区的小伙伴,第一个瞄准的是老曹,这小伙能管饭,话多,聊多久也不会尴尬。见了老曹,就见着老孙了。他们住一个屋。我们交流这没见的一年多都干了啥,不说不知道一说都笑了,我们都是半斤八两,胡干瞎干。这跑一趟,也就有了收获,能睡几天好觉了。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别人跑到哪里了,是会焦虑心慌的。这样来回两个校区跑,成本太高了,虽然老曹管饭,但要冲破距离这枷锁,还是要靠勇气的。勇气不能常用,得攒足了。


眼下,教育学的博士新生都住良乡了。对于我和他们来说,都是个坏消息。良乡的清净,没人能懂。我也不懂。也许你们来了就更热闹了。


我至少能找些个喝茶的。不像以前天天等着化学那帮博士大半夜回来,才当一回“研究生”。一句话,不交流,你的博士生涯就废了。和化学博士生的跨学科交流,我坚定了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并自我化解重重迷雾,可以说是越聊越清晰。如果你只生活在你臆想的你和博导的二人世界,迟早会出乱子的。也希望这一届在良乡的师弟师妹们能够突破现实的障碍,珍惜同学的缘分,发挥同伴效应,相互监督,相互扶持。博士阶段能说得上话的,没几个了,且行且珍惜。估计这也是老曹想说的话,这也是我的一点肺腑之言吧,谁叫我是良乡土著呢。大师兄毕业了,乔师兄也高就了,我得把这种传帮带的传统,传一点下去。


最后要说的是,常到北湖走走,北湖风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邝宏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3728-119535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