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anzihb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uanzihb

博文

开环逻辑

已有 2769 次阅读 2019-4-11 08:1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定力与链接, 抽象与还原, 理论与实践, 资源与落地

昨天下午听了杨律师的讲座,加之晚上与杨律师和姚老师的聊天,总结昨天的感受就是资源、落地、抽象与还原,形成了一种开环逻辑。

1. 资源:杨律师在给研究生讲课的时候讲到资源,他讲到要善于利用资源。在杨律师讲完之后,姚老师让我回答一下所听的感受。我就杨律师讲到的“资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情境下,如何让自己能够取得成功或获得自己想要的?我觉得就是 “内求定力,外求链接”。想要成功或者想要取得自己想要的,必须“向内求定力,向外求链接”。“内因决定外因”,一个人只有自己努力成长,只有自己想改变,只有自己想要变优秀,才能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所以,必须“内求定力”,也可以说是“自律”。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严格自律”。在现在浮躁的社会中,能够安静做好一件事不容易,能够自律长久的做一件事就更不容易。时间是良好的试金石,自律的人与不自律的人经过时间这块试金石检验之后,很快就会有不同的境遇。另外,“内求定力”必须还要有自我清零的勇气,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凡事都具有两面性,遇事时要多想积极一面,这样才能使自己更能精进自己、迭代自己。“外求链接”就是杨律师讲到的“资源利用”,我喜欢用“借势”。在当今社会,必须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要有分享的意识,要能够充分的“借势”。就像姚老师所说的,在与别人交流时,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从别人那里“偷学知识,为我所用”。因此,要做有心人,要善于思考,要有思辨的思维,要包容不同人的观点,但要有自己的“坚守”。

2. 落地。杨律师在讲座中列举了马云和刘强东的例子,这个例子说明落地的重要性。确实,我们有宏伟的目标或梦想,怎么实现才是最关键的。因此,我们不能变成空想家,我们要变成实战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具有高效的执行力,要用自律严格约束自己,努力坚持,认真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可能真的不适应,但是当我们习惯了我们的坚持,会发现其乐趣无穷。这次复习考博让我重新感受了学习的魅力,每天宅在家里,除了吃和睡之外,就是学习,在外人看来,也许不可思议,但是我却觉得自己真得很享受复习考博这段日子。自己要继续这种学习态度,有时候态度可以决定能力,因为态度正了,能力自会提升,反之态度不行,即使有能力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3. 抽象和还原。关于这两点,是我在听姚老师点评的时候听到的。杨律师在讲的时候,我没听到这儿。姚老师关于杨律师的点评真得是画龙点睛。他将杨律师的讲座与科研相结合,想出了知识还原的主题。不一样的听者对同样的一份材料有不同的解读,这是个人能力的差别,有些人发散思维强,有些人逻辑思维强,有些人联想能力很强,但是这些能力的强弱实际上也和个人积累有关。今天开会时,有老师说要招些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研究生,当时我在想,理工科的学生和文科的学生各有优缺点。以自己为例,自已上大学时是个理工女,自认为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但是发散和联想能力较弱。自从教了人文社科类课程,突然发现,自己理论功底很薄弱,人文素养急需提升,急需要多读些有用的书。而且,对于人文社科类的知识来说,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读任何书籍,都会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起到补充作用。按照杨律师的说法,这种相通的知识就是一种抽象,而还原是一种应用的能力。其实,是不是可以将“抽象与还原”与“理论与实践”相关联呢。“抽象”可以对应为“构建理论”,即找出现象与现象之间内在关联性;“还原”对应为“实践”,建构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实践。因此,抽象与还原,理论与实践,都是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1.png

       

2.png

    

    总结昨天收获的三点,其实也是可以形成一种循环,这种循环从大方面可以形成一种开环逻辑:可以将资源、抽象作为“构建理论”的前提,即在内求定力的基础上,外求链接,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培养自己抽象能力,进而进行理论构建,而最终目的则是利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将理论落地即服务实践。               


    3.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0327-1172606.html

上一篇:跨校交流活动感受
下一篇:五月你好
收藏 IP: 106.47.105.*| 热度|

1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