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liu 理论物理博士,湖南大学教授。

博文

哥德尔定理与牛顿第一、二定律能否合二为一的问题 精选

已有 14983 次阅读 2019-3-2 10:43 |个人分类:大学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力学, 牛顿, 零质量粒子, 相对论, 量子力学

大宝近期不怎么更新博客,今天凌晨冷不丁提出如下问题:

为什么牛顿第一定律不和第二定律合在一起?

原来他有个新的想法如下:“mechanics翻译为力学,其实并不准确。mechanics研究的是一切运动物体的机制,而不是只针对有力(相互作用)存在的情况。所以在牛顿以及所有后续的各种mechanics里,首先要回答没有力(相互作用)时,物体怎么运动,然后再讲有相互作用存在时会怎样,再之后才引入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探讨在某种类型的相互作用下物体怎么运动。

所以这个顺序是先有牛一定律,然后有牛二、牛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大宝博文标题中的问题,有标准答案如下: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也就是这个定律定义了惯性系,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有了这些框架,才能定义第二定律。

大宝博文的内容另有所指。他觉得牛顿力学的逻辑应该是:首先说清楚没有相互作用时,物体如何运动,然后说有相互作用时,物体如何运动,然后才有其它。

牛顿第一、二定律能否合二为一这个问题和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独立于第二定律,物理圈中有一个流行“证明”如下:既然牛顿第二定律认为F=ma,如果m=0必有F=0。这个时候,牛顿第二定律不知道这个粒子是匀速还是变速运动。而必须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即这个粒子保持匀速运动或者静止状态。因此牛顿第一定律独立于第二定律。

这个说法似乎是正确的,其实非常可疑!牛顿力学只能处理有质量的粒子,这个粒子的质量可以m-->0,但是不能m=0!牛顿力学处理不了m=0的粒子!这是任何一个自洽的理论的宿命!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一个自洽的理论系统,必然是不完备的!也就是必有一个命题,在这个理论系统中,即不能证明为真,也无法证伪。

First Incompleteness Theorem: "Any consistent formal system F within which a certain amount of elementary arithmetic can be carried out is incomplete; i.e., there are statements of the language of F which can neither be proved nor disproved in F."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重要性绝非止此!而是有两个重要推论。

第一推论,如下假设m=0的粒子运动保持匀速或者静止状态,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理论!这个理论超出了牛顿力学。这或许就是后来的相对论性力学。

第二推论,如下假设m=0的粒子运动保持变速运动(例如类似于布朗运动),可以创造出另外一个新理论!这个理论不但超出了牛顿力学,还超出了第一推论中的理论。这或许就是后来的光子的量子力学。


张永德先生五点评述

1)“道,可道,非常道”——凡是被人类表述出来的“道”都仅仅是“相对真理”,都不是恒定不变的“最终真理”——哥德尔定理的哲学涵义。

2)牛顿力学是质点(推广为刚体)力学。质点是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的物理抽象概念。

3)牛顿三定律各有自己内涵和地位,逻辑独立。

4)哥德尔定理只针对理论体系而论,只可用于分析牛顿三定律全体。

5)光子静质量为零,数目不守恒,没有光子的任何“力学”理论——无论经典的或量子的理论。不可提“光子的量子力学”,只可说“光子的量子场论”。当然也不存在通常意义下的“光子波函数”。一定要按主观愿望强行走下去会发现,只能进行个别零碎的计算,无法建立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77-1165151.html

上一篇:单缝衍射作为一个量子力学硬核问题至今无解
下一篇:岳麓书院深藏一幅“检身悟学”联
收藏 IP: 45.76.153.*| 热度|

29 武夷山 王德华 张云 朱晓刚 徐义贤 杨正瓴 杨建辉 王安良 李毅伟 苏力宏 马志超 施树明 李学宽 刘浔江 陈理 张江敏 韩玉芬 刘新 岳东晓 黄彬彬 刘建彬 马德义 徐传胜 朱林 魏焱明 宁利中 zjzhaokeqin Hyq18936853798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