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xings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xingshan

博文

科学研究,该以什么为导向? 精选

已有 22177 次阅读 2017-10-11 11: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研究,该以什么为导向?

为啥要科研?用啥标准评价?这两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却事关科研导向问题,事关国家科技成败。很多人认为,科研应以探索自然界奥秘为目的,不管是否对国家有用;对科技成果评价时,注重论文等形式上的东西。

笔者认为,这种导向是错误的,正在把我国的科研引向歧途,诱导科研大军追逐无用的东西(论文等),用无用的东西评价,导致大量无用研究,造成人力和财力巨大浪费。“发表了世界级论文,做出了世界级学问,却解决不了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应以对国家“有用”为目的,是否有用应是衡量科技成果价值的唯一标准,不是论文、奖,更不是课题的级别。

1.科研为啥要强调有用?

科研可分3类:(1)以对国家直接或间接有用为目的的研究;(2)以探索自然界奥秘为目的、但能派生出有用东西的研究;(3)纯粹为了满足好奇心或兴趣、而看不出有任何用的研究。

很多人认为,科学研究不能太功利,看似无用的研究,将来可能会产生出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基础性研究,因此上述三类研究应同等对待,都应大力支持。

但笔者认为,科研就要着眼于对国家有用,就像军队各种训练就要着眼于打仗一样。“有用”应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目标,科学研究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对于基础性研究,应鼓励优先进行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研究;看不到任何应用前景的研究,可以先放一放,因为并非无事可做了,基础性研究也需分轻重缓急。其实无论哪一派,都承认科研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有用。既然都是为了最终有用,从一开始就瞄准“有用”的研究,远比“或许有用”的研究更易获得有用成果。

因此,不同类型的科研要区别对待,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科研必须“精确制导”,创新也要优先进行有用的创新,这是因为科研资金是有限的,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而且每一笔经费都是血汗钱,不能用来“研究着玩”。否则,不仅浪费资金,更是浪费人才,须知,国家培养一名科学家是付出了巨大成本的。

因此,对第一类和第二类研究,要大力倡导。至于第三类研究,则不应鼓励,因为其取得有用成果的可能性像瞎猫碰到死耗子一样低。例如,全世界对恐龙灭绝的研究几十年了,但迄今没有定论:有的说是天体撞击引起;有的说是超级火山爆发导致;有的说是恐龙饭量太大、数量太多,没有那么多食物,是饿死的;有的说恐龙排出的粪便太多,分解后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而饿死,等等。这类研究对国家有什么用呢?当然,为了不扼杀其可能派生出有用东西的可能性,可以少量资助。

2. 科研该用啥标准评价?

评价标准决定导向。现在流行的标准主要是论文、专利、奖和课题类别等。这些标准也成为职称晋升、高校排名的重要指标。因此,科研人员都对这些指标趋之若鹜。殊不知,这些标准正在误导科研,贻害无穷。

1)根据论文评价的弊端

现在评职称、对科研成果的评价都要看论文。奖也往往是根据论文评出来的。因此论文成了各类评价体系的基石。

其实论文这个指标不怎么靠谱。论文是怎样发表的呢?是由2-3个审稿人评审出来的。很多审稿人学术水平一般,国外很多审稿人甚至是研究生。很多不怎么公正,往往根据是否引用他的文章作为判断标准,引用了,不行也行;未引用,行也不行。能否被录用,常常取决于是否正好中了审稿人的口味,因此文章被低级别刊物拒稿,却被高级别刊物录用是常事。此外,还有大量人情关系论文、代笔论文、买卖论文、作假论文等等,近几年国际刊物曝光的大量作假论文,就是例证。

绝大部分论文价值不高。2012年钟南山院士在“院士高峰论坛”上指出,世界著名刊物上刊登的论文中80%的无用。2013年,特斯拉CEO马斯克说,“大多数学术论文毫无价值”。我认为:有用的,都保密,发表的,多无用

据统计数据,我国在国际期刊(不含国内)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已经连续9年排世界第2位,可我国的核心科学技术水平仍落后美英德法日俄意荷兰瑞典挪威加澳等等。其实西方科研经费的大头分布在私有公司里,开展的都是有用的研究,取得的成果都保密。可供凭兴趣研究、能发表论文的研究经费仅占很小一部分,但给我们造成的假象却是国外的研究都以发表论文为目标,于是我们见样学样,鼓励科研人员发表论文,评价科研成果看论文的级别和数量,使论文成了科研大军追逐的目标,大量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表论文。我们被战略忽悠了!因为论文大多是无用的东西,我们进行了太多无用的研究。所以,我们花费了天文数字的科研经费,发表了海量论文,却没有取得多少重大成果;我们的论文数排世界第2,但科技水平却在10名开外,核心技术(如芯片、飞机发动机制造等)仍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我们国家经济总量虽然是世界第2,但那是“勤劳致富”,还不是“科技致富”。

想想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多年间,科研人员数量少、资金极其贫乏,却取得了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迄今仍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核心支柱。唯一获科学诺贝尔奖的成就也是在这个时期获得的。虽然缺人、缺钱,但有技术,并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科学家。可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科研队伍庞大,科研经费惊人,又取得了多少真正令外国人敬畏的科技成就呢?有人,有钱,却少技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个时候重视成果的价值,不看重论文;而现在正相反,所以结果截然不同。

俄罗斯是一个重视实用、不玩花架子的国家,在世界论文排行榜上可能都见不到名字,因为他们不看重论文,不跟风,但在数学、物理、化学、航空、航天等领域水平却是世界一流,尤其航空、航天方面与美国不相上下,出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例如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论文从来不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按我们的职称评价标准,他连副教授都评不上),只是在网站上发布了几篇,连菲尔兹奖(相当于数学诺贝尔奖)都拒领,可是这些都没有妨碍他成为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像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争相聘请,都被婉拒。有人统计过,莫斯科大学在1950-1990年这40年里,在CNScell, nature, 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共21篇,却出了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位菲尔兹奖获得者,而我国的顶尖大学,3年发表的CNS论文就可以超过这个数,可我们的顶尖大学出了多少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呢?

其实论文是否好,应看其提出的方法、理论等是否被实践证实,能否为国家产生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效益,而不应过于注重刊物类型、级别和影响因子。

专利是否有价值,要看是否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产品。很多专利,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评职称、评奖,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我国的专利转化率低就是这个原因。奖多是根据论文和专利评出来的,因此也不怎么靠谱。

2)根据课题级别评价的弊端

根据谁给钱,科研被分成了三六九等,研究也被套上了行政级别。首先,将课题分成纵向和横向,其中纵向又分为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校和教师以追求纵向课题、高级别课题为荣,至于这些课题最终是否取得了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却不关注。这种评价方法显然不科学,因为争取到课题和把课题做好是两回事。很多课题的立项书写得好,获得了资助,但最终研究成果却与初衷相去甚远。因此,不应该根据课题的“出身”进行评价,不应搞科研歧视,而应比较成果的实用价值。不管国家级猫、省部级猫还是横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3)“有用”才是评价科研的唯一标准

某校石油工程学院一老师,发明了油管防砂技术,开办了工厂,产品卖到世界多地,但他在石工院却评不上教授,因为没有高级别论文。可他为国家作出的贡献,远大于很多教授,他的成果为国家解决了一个难题,价值远高于多篇无用的“高级别”论文。

10多年前,四川某研究团队完成了C公司纵向攻关课题研究成果还获得了大奖。但后来S公司一老总带人跑野外时,在他们画出的深水海槽中发现了浅水环境才有的鲕粒滩,于是认为其成果有误,就重新开始研究,最终发现了普光大气田,令C公司肠子悔青。这说明,评价科研的标准不是奖,不是论文,更不是课题级别,只有解决了实际问题、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才是硬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总之,正确的科研导向应是:“科研要以对国家有用为目的,以是否有用为评价标准”。俄罗斯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莫斯科大学教授谢苗诺夫就要求他的学生和其他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努力解决国家和民族最急需最紧迫的问题,要使科学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或许有人说没有论文、奖等定量数据,不好评价。这是错误的。难道专家们不识货?不会比较贡献大小?只会数论文篇数?只能依赖编辑部和审稿专家?其实关于科研成果评价,可以分三个档次:第一类是得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的,第二类是有科学价值和潜在应用价值,但尚未应用验证的,第三类是有论文支撑、或许有用的。在职称晋升和各种评比中,第一类优先,第二类次之,没有第一、第二类的情况下,靠论文和专家评选。应只允许第一和第二类成果有评奖资格。以此来鼓励优先做有用研究。

如果一切科研成果和人才的评价不是比论文、奖等虚华的东西,而是比成果的真正实用价值、应用效果和实际贡献,有用成果就会多起来,我国科研就走上正路了。

(金振奎,2017.9.2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6496-1080153.html


下一篇:什么时候,读中国的大学能成为一种荣耀?!
收藏 IP: 106.39.120.*| 热度|

32 刘华波 王金良 朱志敏 杨正瓴 晏成和 王安良 吕洪波 陈楷翰 谭平连 章雨旭 高友鹤 于强 黄永义 牛丕业 周洲 许培扬 刘远超 彭渤 姚伟 王成社 郑秀娟 迟延崑 高峡 邹德虎 江克柱 杜占池 孙志鸿 冯胜飞 蔡志全 zjzhaokeqin shenlu puh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