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rong071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rong0718

博文

慢慢读唐诗之“降胡饱衣食”? 精选

已有 8679 次阅读 2018-5-6 21:45 |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唐诗

 

慢慢读唐诗之“降胡饱衣食”?

 

 

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二》中有一句:“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意思很明了:戍守边关的战士吃糠咽菜,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归降的胡人反而吃饱穿暖。以前不止一次看到网友们的抱怨,说中国传统的战俘政策,不惜克扣自己士卒也要对“降胡”过于优待,其间便曾引此诗句为证。

读《全唐诗》到此处,难免想去翻一翻资料,确认一下唐代对“降胡”的政策是否的确如此。

按朱利民、冉万里《唐代俘虏政策述略》一文所述,唐代对“胡人”的俘虏政策,大致有献俘、杀戮、流放、没为奴婢、放还本土或迁移、赦免或任用(但只有少数俘虏才能享受这一“殊遇”)等几种。

从这一总结来看,唐代对“降胡”,总体而言未必优待到哪里去。

不过,这一总体政策,尚不能否定具体战场上可能的确存在“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的现象。论者云,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越统一,战斗力越强,此即农业时代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之根本所在,这一优势直至马克沁机关枪上了战场之后才彻底丧失,那么,在唐代,习于游牧、擅长骑射的“降胡”,因其军事优势,而得到超出于普通士兵之上的优待,是很有可能的。高适《睢阳酬别畅大判官》一诗中有“降胡满蓟门,一一能射雕”一句,与《蓟门行》两相对照,“一一能射雕”是否就是“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的主要原因?

于鹄《出塞曲》中又云:“逢著降胡说,阴山有伏兵。”——投降的胡兵告知唐军,前方阴山有伏兵。从这句诗来看,唐代优待“降胡”的另一原因,是否为了边塞战争的便利起见?毕竟很多时候,多数成员来自关内的唐军是长途跋涉的客场作战,急需当地的向导指引。

 

蓟门,即今北京,唐时于此设幽州节度使,又称范阳节度使、卢龙节度使,河北三镇之一,安史之乱的根据地。隋唐时期,河北汉人、契丹人、奚人、突厥人杂居,陈寅恪称之为“河北胡化”,前人或以为这是安禄山据河北三镇、发动叛乱的根源——当然,今人多认为,安禄山叛军中,将领与士兵,大多数都是汉人,安史之乱的根源在于唐代均田制与府兵制的崩溃、守外虚内的政策、募兵制度下中央与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而非简单的胡汉矛盾。

高适作《蓟门行五首》时,应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蓟门的“降胡”,仍然在为大唐守边安塞。当安禄山挥师南下时,“降胡”想来也仍然是其中劲卒。大概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当兵吃粮扛枪吃饭,替谁打仗不是打呢?

不过,这个时代的军队,尤其是招募为主的军队,对中央政权的忠诚度,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也因其实力变化而异。正规军队尚且如此,何况“降胡”?

 

高适写《蓟门行》时,未必已经预料到安史之乱的到来。但诗人的敏锐,还是使得他对蓟门所见的情形,深为忧虑。“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可能只是出于提高边军战斗力的考虑而实施的策略,但保证了“降胡”的衣食就不能保证“戍卒”的衣食,如此糟糕的后勤,揭示了潜藏的巨大危机:盛唐的荣光之下,边军的普通士卒,已经不能“饱衣食”了,这样的情形下,如何才能保证边军的战斗力与对中央政权的忠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45606-1112666.html

上一篇:慢慢读唐诗之酒泉太守能剑舞
下一篇:慢慢读唐诗之《悲陈陶》与天策之殇
收藏 IP: 220.249.99.*| 热度|

3 尤明庆 zjzhaokeqin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