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
学术的兴趣在哪里
2020-4-7 15:28
阅读:4129

博士也已经读了三年,眼看就要延期了。此时我不禁感叹,学术和恋爱真的是一样的,因为两者都不是你一个人可以控制的。恋爱涉及相爱双方,不是单方面你想要保持就可以的;学术也是一样,你有导师,你有合作者,不是你一心想要推进就能完成的。怪不得学者都自嘲自己是‘搞’学术的,我常常问学弟学妹们,你知道为什么学术前面常用‘搞’这个动词吗?当他们疑惑地看着我时,我提醒道,想想‘搞’这个动词常常和哪个名词一起使用。他们恍然大悟,面带微笑地点头,感叹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终于明白了对待学术的真谛。既然选择了学术,以后的路要有心里准备。

请原谅我再次拿男女之事举例,我实在是觉得两者太相似了。就像要喜结连理,双方需要有爱情。想要把学术搞好,就要对学术有兴趣。就像有太多虽然喜结连理了,但是双方却没有什么爱情。也有很多人在搞学术,然而真正对学术有兴趣的人有几个?就像喜结连理之中包含了太多诸如金钱、权势等非爱情的因素。搞学术中也有太多名利荣誉利益等非兴趣的成分。就像我们称颂的憧憬的喜结连理是因为单纯的爱情。我们羡慕和向往的也是兴趣使然的单纯的学术。就像年轻的少男少女总喜欢以爱情为名义,到最终有几个能从一而终的。年轻的学者也总是标榜自己充满了兴趣,却又难以一以贯之.... 抛开一切非兴趣的成分不提,学术的兴趣又在哪里呢?

我读高中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曾讲过一句话,‘一切正业都是枯燥的’,我深以为然。想要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保持兴趣是很难的,就像对一个人长期保持爱情一样难。男同学可能觉得踢足球有意思打篮球有意思;但是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很难觉得有意思。如果让你每天必须踢够八小时打够八小时,你也很难长期提起兴趣。女同学可能对音乐和文学感兴趣,但是如果让你每天听够八小时看够八小时,想必你也难以提起兴趣来。搞学术呢,作为把学术当作自己正业的人,说白了你必须长时间面对艰难枯燥的符号文字,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有朝一日有可能取得突破。搞学术累不累,累;搞学术苦不苦,苦;你有没有想过放弃,有;也无数次反思过自己适不适合搞学术。在这样的状况下你是怎样保持兴趣的呢?你必须像运动员一样,长期在智力运动这个领域保持训练。知道了搞学术的状况,才能真正谈谈学术的兴趣在哪里。

首先第一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天生的兴趣,这些我们常从一些传奇学者的人生故事中听到过,比如高斯人称数学王子,还有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的图灵,这类似于那种三生三世命中注定,然而这种兴趣不是凡夫俗子能理解的了的,如果普通人过分追求那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天生兴趣,也会像是追求命中注定的另一半一样,往往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这种是天生的兴趣,好似你就是为了她而生,好似你必定会在这一领域做出巨大成就。我不能否定这种兴趣的存在,反正我是理解不了的。我仿佛记得小时候还能理解,到了这会儿我却不能理解了。就像我小时候也相信命中注定的爱情,如今在我看来缘分不过是一种概率,是那个刚好发生的概率,如果不是从后往前看,这个概率在万千种可能中也没什么特别的。

就像前世注定,在大人们眼里只能偏偏小孩或者自欺欺人,大部分的学术兴趣应该是后天培养的。是当你充分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学术后,培养出来的,这一种后天的兴趣,是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能够理解的。后天的兴趣第一种来自学术的成绩,一个人如果能在付出一定努力后取得自己满意的学术成绩,这种成绩会反过来激发进一步学术的动力,如果成绩和努力能这样形成正反馈,那很容易保持一种长久的兴趣。向我们熟知的那些鼎鼎大名的学术巨星,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李政道,还有刚刚过世的戴森,无不是在学术生涯的早期就取得了重大的学术成就。像这样的学术巨星,取得的成就足以支持其进一步学术的兴趣。反而让他们对学术丧失兴趣却很难,正常人不可能离开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干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钱德拉塞卡经常换学术方向,但是他从来没试图去做个田径运动员,可想而知他很难保持做一个田径运动员的兴趣。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前辈说,没有一个人不是天才,只要你选对了你真正擅长的领域。后天的兴趣第二种来自学术理想,很多学者不像上文提到的那几位那么幸运,在学术生涯的早期没有能够取得和自己才能相匹配的成绩,但是他们拥有高远的学术理想,相信终有一天自己的学术理想能够实现。这种未来的成绩或者自己虚构的成绩也能使学者保持学术兴趣。像李时珍、曹雪芹、达尔文这种穷其一生才完成一部巨著的学者,像张益唐这种沉浸数年最终一鸣惊人的学者,能够保持学术兴趣,都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还有很多学者一生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对于他们的兴趣,我们不得而知。相信有一部分人的兴趣来自学术理想,只是最终也没能实现,或者实现了,但不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然而还有第三种后天的兴趣,它来自于学术的衍生物。就好像戴森除了搞学术,还爱写一些科普作品,相信很多人知道戴森其人,并不是因为他证明了光与物质如何相互作用的QED理论和获得沃尔夫奖,而是因为他所提出的‘戴森球’的大胆设想和其科普著作。类似的还有更加著名的霍金,相比于黑洞蒸发理论,没准霍金更得意于自己的《时间简史》。这种来自与学术相关,学术以外的乐趣也是一种保持学术兴趣的原因。当然还有一部分学者只是把学术看作一种工作,一种养家糊口的生计。这无可厚非,随着科学的发展,搞学术也变得越来越专业,科学家也渐渐变成了职业科学家。科学家是一种职业,这一属性上和环卫工人没有差异。之前我们还能听说到,像费马这样的业余数学家提出伟大数学定理,泥瓦匠发明了现代水泥。非磨镜师的伽利略可以做出当时最好的望远镜,可是很难想象苹果电脑的芯片是外行人能够做出来的。没有像哈勃望远镜这样的专业仪器,怎么才能认识宇宙星辰。科学变得越来越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越来越难,成绩越来越难取得。能够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再有点高尚的追求就更好了,希望每个学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学术兴趣。

之前还很担心延期,原因是感觉没有少付出努力,为什么要延期,又不是工作做得太好,延期准备获奖。在特定的时间里完成特定的任务,不多也不少,无法保证把学术搞好,按时毕业也算一种对自己的交代吧。无数次反问自己,拷问灵魂,自己对学术是否有兴趣,兴趣是什么。我感觉自己对学术还是感兴趣的,兴趣的来源是后天的兴趣中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毕业需要两篇一作SCI,我博一结束时已经跌跌撞撞地发表了一篇,本以为剩下两年再发表一篇绰绰有余。博二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在美国渡过了一年,回国后感觉发表论文还是来的及的。之后多次与合作者交流讨论,又赶上2020的全球战疫,现在看来延期是坐实了。在美国时写了一篇论文,已经过去多半年了还没修改好,进展很慢。之后看到韩国人发表了一篇我在博士入学时曾感兴趣的一个方向的文章,好在我一直保持着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国内一位老师在看到韩国人文章后,调侃我错失了一篇nature文章,好在亡羊补牢,我用了一个月也完成了一篇类似的文章。起初对这篇文章抱有很大的期望,后来感觉似乎没什么用,现在感觉也是足以发表的。年前去北京参加年会,找到了一个进一步的合作者,很快就取得了初步合作结果,感觉很好,我们预计五月份把文章初稿写出来。在年会上,碰见了之前熟悉的一个老师,突然意识到可以在他的理论的基础上,完善出一个意义非凡的工作。让我感到惊心动魄,似乎一个划时代的工作要做出来了。

目前在家一边写博士毕业论文,一边和合作者保持交流,完善下面的工作。我目前的计划是,好好完成博士论文。最好的结果是上面提到的三个工作在今年底都能发表,光荣毕业,如果提前发表,还能竞争一下国奖,对毕业找工作会有好处。最差也希望能发表一篇,保证毕业。至于找工作,我觉得论文写好了,工作自然会找到,所以目前不考虑找工作的事,实在找不到,这不是还有写小说的功底。面对已经得到的一张大饼和自己给自己画的这三张大饼,我还是有一些继续学术的兴趣的。同时硕士期间完成了一部关于自己专业的科幻小说,现在也在一边着手着第二部,感觉渐入佳境了。有时感觉科幻小说带来的乐趣更胜论文发表,我还做着科幻小说发表的梦,是个成为业余小说家的美梦。虽然之前讨论科幻小说内容时,被一个德国学者告诉导师,说我不适合去他那学习,也没关系,也许我真不适合学他那些知识。我有着小小的可能取得的学术成绩和学术衍生的科幻小说,这就是我学术兴趣的来源。最近突然想到,很庆幸选择了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如果不学习,就会被高速发展的社会遗弃,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34297-122726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