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春来更有好花枝——元旦时节盛开的花! 精选

已有 5260 次阅读 2021-1-1 09:35 |个人分类:辨识植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元旦伊始,报春花开!2021年元旦到了,祝朋友们元旦快乐。元旦并非一个新名词,其最早出现于《晋书》,指的是“正月一日”,南北朝萧子云在《介雅》中描述“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也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现在指的“元旦”和我国古代“元旦”不同,是公历1月1日,最早可见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就职誓词中“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元旦在我国俗称为“阳历年”。

元旦到来,一些植物在这个时节开花,向人们通报春天就要到来,这里首推的就是报春花了。报春花为报春花科报春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叶簇生,叶片卵形至椭圆形或矩圆形;伞形花序,花萼钟状,花冠粉红色,淡蓝紫色或近白色,裂片阔倒卵形,先端深2裂。报春花是春天的信使,在秋叶满地和霜雪未尽之时,盛开的花朵给人一种生气盎然的感受,让人感觉春天就在眼前。杨万里在《嘲报春花》这样描述报春花:嫩黄老碧已多时,騃紫痴红略万枝;始有报春三两朵,春深犹自不曾知。

图片3.jpg

元旦时节不得不提迎春花,今日去看,学校绝望坡的迎春花已经开放;迎春花为木犀科素馨属落叶灌木,枝条披垂,叶对生,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形、长卵形、椭圆形或狭椭圆形等,先端锐尖或钝,叶缘反卷;迎春花花色金黄,花冠裂片5-6枚,长圆形或椭圆形。迎春花开,意味着春天快要到了,正如宋朝诗人韩琦《迎春花》所述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和唐朝诗人白居易《玩迎春花赠杨郎中》所述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

图片4.jpg

仙客来是元旦期间常见的另外一种花卉,为报春花科仙客来属多年生草本。 仙客来名称源于其学名Cyclamen的音译,仙客来的叶片心状卵圆形,边缘有细圆齿,上面常有浅色斑纹;花冠白色或玫瑰红色,喉部深紫色,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无耳,剧烈反折。仙客来花色艳丽,深受老百姓青睐,正如吴爱芹的诗句所述翠袂红绡带露新,三分娜袅两分矜;飞来仙客留香梦,报与堂前一缕春

图片5.jpg

元旦时节大家熟悉另外一种开花植物就是水仙啦!水仙花色十分美丽,这在宋代诗人刘邦直《咏水仙》中就有描述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荼蘼倒,只此寒梅无好枝。水仙为石蒜科水仙属草本植物,叶宽线形扁平,花茎和叶片近等长,伞形花序有花4-8朵,花被裂片6,卵圆形至阔椭圆形,副花冠浅杯状,淡黄色。水仙花天然丽质,芬芳清新,朱熹在其诗作中更加其称之为水中仙子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

图片1.jpg

元旦时节,也是蜡梅开花时间,蜡梅先花后叶,味道芳香,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和倒卵形等,内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基部有爪。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蜡梅: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宋朝诗人高荷描述了蜡梅和春的关系,少熔蜡泪装应似,多爇龙涎臭不如;只恐春风有机事,夜来开破几丸书。

图片2.jpg

元旦时节,校园梅园栽培的部分梅树已悄然开放,梅品种极为丰富,花先叶开放,花香味浓,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描写梅花的诗作也是层出不穷,如唐代张谓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宋代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图片6.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9332-1265207.html

上一篇:20210101——报春花(Primula malacoides Franch.)
下一篇:学校大门夜景!
收藏 IP: 211.161.122.*| 热度|

17 刁承泰 杜占池 朱晓刚 信忠保 史晓雷 郑永军 王安良 汪育才 徐长庆 周忠浩 陆仲绩 杨正瓴 黄永义 闻宝联 张珑 尤明庆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