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德虎
预测未来与解释已知
2020-1-15 19:52
阅读:2783

我认为,作为一位专家,预测未来比解释已有的现象更为可贵。比如说,大家非常佩服诸葛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于天下大势有极强的预测能力,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并据此制定可行的战略规划。但是要让诸葛亮分析讨论历史,他可能还真的比不过洛阳搞月旦评的那些“当世大儒”。

对于已发生的事实,要想解释的头头是道,那真是太容易了。甚至对于相同的事件,观点完全对立的人都可以做出各自的解释,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了。我觉得专业预测能力是检验专家真实水平的试金石。当然,我们要认清“事后诸葛亮”,有的人在事情发生过后,再说之前有先见之明,呵呵。

下面以我的博客举例子,其实我写博客,初衷是为了科普电力系统专业一些基础性的,但是学校上课未必能注意到的知识点。并没有涉及行业态势分析、政策分析什么的。因此例子未必恰当。

1   20182月,我发表博客《能源变革形势下值得关注的技术工具》,在这篇文章里,我提到“人工智能炒作的太厉害了”、“运筹优化的前景好于人工智能方向”。当时的背景是:人工智能正处于最火热的时期,大家震惊于AlphaGo的惊人成就。对于电力系统这样的传统行业来说尤其如此,大家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改变行业面貌。做出这样的判断,白纸黑字的写下,其实是需要一些勇气的。两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呢?各个行业转行人工智能的非常多,算法岗都快找不到工作了。人工智能落地的项目虽然有,但是远远没有达到最初人们的期望。对于电力系统这样安全性高于一切的行业来说,指望人工智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更是不现实。当然,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很多算法对于传统的电力系统的算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在人可以把控的环节,人工智能确实可以发挥作用,例如负荷预测、参数辨识估计、设备异常判断、调度辅助(语音、搜索等)。这些能发挥作用的地方,都是更好的让人工作,而不是代替人工作。

2   20197月,我发表博客《大历史观下的电力系统技术发展趋势》,这篇博客最重要的亮点,是参考文献中引用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我确实觉得《三体》比很多论文启发性强多了。这篇博客得出的结论如下:未来电力系统的技术进步重点是降低成本。当时的行业热点并不是这个,像我这样提的人很少。到了201912月,国家电网公司下发82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国家电网投资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投资,严控基建项目,因为在降电价的环境下国网的盈利压力非常大了。于是,826号文件下发后,行业讨论风向逐渐向基层减负、降低成本等方向倾斜。其实,我在博客中完全没有引用政策,真的是从科幻角度分析问题的。

  所以,虽然我资历很浅,但还是有人称呼我为“专家”,也许就是因为在行业中有些判断力和预测能力。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邹德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223-121439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