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JA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EEEJAS

博文

磨浆过程输出纤维长度随机分布预测PDF控制

已有 1338 次阅读 2019-12-12 17:27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磨浆过程作为制浆和造纸工业最为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其输出纤维长度随机分布形状直接决定着后续造纸过程的能耗和纸品质量.针对传统的均值和方差难以描述输出FLSD特征,即具有非高斯分布特性,本文提出一种磨浆过程输出FLSD的预测概率密度函数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逼近输出FLSD的PDF,在采用迭代学习方法完成基函数参数整定基础上对相应权值向量进行估计.其次,针对权值之间存在强耦合特点,利用随机权神经网络建立表征输入变量和权值之间关系的预测模型.最后,基于建立的输出FLSD模型设计预测PDF控制器,最终实现对期望输出PDF的跟踪控制.基于工业数据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磨浆过程优化运行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造纸工业中,图1所示磨浆过程主要是将植物原料经盘磨机反复研磨后,经汽浆分离后获得造纸所需的纸浆纤维,包括螺旋喂料系统,供水系统,液压伺服系统和磨盘调速系统。磨浆过程的主要操作变量包括磨盘间隙、稀释水流量、动盘转速和螺旋喂料量等。研究表明长纤维百分含量作为一个衡量磨浆过程纤维长度均值的工艺指标,主要与注入磨区的稀释水流量和磨盘间隙密切相关,由于磨浆过程主要是对纤维进行切断、压溃、吸水膨胀和细纤维分离,所以磨盘间隙大小直接影响纸浆纤维被切断和压溃强度。同时,为使植物纤维能够较好的分离为单根纤维,需要让纤维获得足够的水分进行膨胀,纤维的吸水膨胀程度主要取决于稀释水流量。而植物纤维被切断、压溃强度以及吸水膨胀程度决定了最终获得的纤维长度。另外,结合实际工程经验,通常情况下分别通过改变喂料螺旋转速和供水泵转速来调节螺旋喂料量和稀释水流量。而当产量一定的情况下,动盘转速是固定不变的,螺旋喂料量也是恒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稀释水流量和磨盘间隙不但可以看作影响长纤维百分含量的主要变量,同样也可以作为影响最终纤维长度随机分布形状的关键变量,对整个制浆生产流程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将稀释水流量和磨盘间隙作为影响磨浆过程输出纤维长度随机分布形状的关键输入变量。由于传统纤维长度的均值和方差难以描述输出纤维长度分布特征,即具有非高斯分布特性,传统控制磨浆过程输出纤维长度的均值和方差难以有效控制纤维长度随机分布形状,需要研究磨浆过程纤维长度随机分布形状控制的方法。


图1. 典型磨浆过程工艺流程图


基于上述实际需求和相关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一种磨浆过程输出纤维长度随机分布预测PDF控制的方法,如图2所示。首先,采用RBF神经网络逼近输出PDF的均方根,基于迭代学习方法对一批次内期望的输出PDF逼近实现RBFs参数整定。在RBFs确定基础上,对实际输出PDF进行相应的权值向量估计;其次,针对常规线性权值向量部分模型精度不高,泛化能力不强等缺点,基于随机权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输入变量和前n-1个权值向量之间的非线性预测模型,进而获得基于磨浆过程纤维长度分布PDF的随机分布系统模型。最后,基于磨浆过程输出纤维长度随机分布系统预测模型设计非线性预测PDF控制器,最终使得输出PDF获得良好目标跟踪能力。


图2.磨浆过程输出纤维长度随机分布预测PDF控制结构


引用格式:李明杰, 周平. 磨浆过程输出纤维长度随机分布预测PDF控制. 自动化学报, 2019, 45(10): 1923-1932.


链接:http://html.rhhz.net/ZDHXBZWB/html/2019-10-1923.htm



作者简介



李明杰,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工业过程建模与控制,随机分布控制。

E-mail:limingj88@126.com


周平,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 2003年、2006 年、2013 年获得东北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过程运行反馈控制, 数据驱动建模与控制。本文通信作者.

E-mail: zhouping@mail.neu.edu.cn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91369-1209797.html

上一篇:《自动化学报》45卷11期网刊已经发布, 敬请关注, 谢谢
下一篇:期刊引证报告发布:自动化学报各项主要指标蝉联第1,再获百种中国杰出期刊称号
收藏 IP: 103.254.6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