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长桥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atsothus 力所能及,至微至远,无可替代,至善至美。让学习成为一生成长的快乐习惯!爱我的不要停,恨我的请继续...

博文

全息进化说智能生态

已有 1116 次阅读 2019-11-10 22:2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引子  意识  记忆  逻辑  思维

内生外化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机械应激响应  传导  转化  对等

环境  刺激  灵应  单细胞

个体  受体  联通  层次  分工

区划  传递  运行  过界

寄生  共生  融通

复制

全息

编辑

質能  结构  全息  进化  路径

中心边界传递转换

意识流   整理鉴别判断观察差异关键安康全

内生动力资源结构最优组合尺度层次


问题的问题  普适性与范式

理论是“一套规则的正式陈述”,能够为所研究的现象提供“系统的或科学的解释”,从而成为该学科的学理基础。理论的核心是其所包含的价值观。任何学科,只有建立学科自己的理论基础,才是一门完整成熟的学科。

第一、在最基本的哲学认识论问题上,经典的两元关系世界面临三元关系的调整。世界的基本构成从两极(主体、客体)之外,出现了第三极,即“主观建造的客观”。这打破了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观-客观、唯物-唯心的两元关系。因此,对未来不完全的“客观”的人造智能体世界的认识,迫切需要理论溯源。

第二、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越来越成为很多学科面临的挑战。范式是与客观实体相对的抽象“典范”,是“科学共同体”,是一套世界观及规范。是库恩所认为的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就是一种新范式取代另一种范式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的改变。真正的“范式转移”必须有“源理论”的指导。源理论是人类知识及各学科的基本理论,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有超越时间空间的普适性意义。如果仅仅是新理论而不是源理论的变化,就无法支撑“范式变化”。


未来已来说科学与思维范式变革之大科学与系统科学的全息观  2019-11-0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78564-1205620.html

上一篇:终结者之质能全息说机器学习-遗传算法-仿真仿生谈再现重生
下一篇:全息世界观说边界论通道之容而能者万象全息谈相生演化功能善美聊自然智能应人工本我无限源汇自在为念全生而和克合而全息皆同去来
收藏 IP: 218.104.14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