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Herr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ayHerry

博文

科研工作者百忙之中应多读一点人文方面的书 精选

已有 6292 次阅读 2020-3-3 10:0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工作者是一群忙碌的群体,他们是知识的创造者,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开拓者。最近这几年,科研工作者的压力很大,有些科研工作者英年早逝,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还有的科研工作者比如PI,在团队管理方面出了些问题,影响了科研进度和人际关系,并不利于成果产出。

  现实中,无论是PI还是普通的“科研小兵”,在业绩考核棒的指挥下,把出成果写论文看做是养家搏命的命脉甚至是唯一的命脉,所以科研竞争日趋白热化:论文作者署名竞争、论文成果抢发竞争、项目争取竞争、基金竞争等等,让人们的心思很难安静下来,在这样的竞争态势大环境下,科研工作者中没有多少人能有闲心和时间静下来好好读读书,时间久了,大家对成果论文等单一利益的追逐更加狂热,许多年轻的豪杰佳人由于没有时间体育锻炼、更无暇通过读书放飞心灵的自由,而英年早逝香消玉损。而更加可怕的是,普通的“科研小兵”一旦“熬到”PI,通常新一轮的恶性循环便周而复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正当大家习以为常时,一则坏消息便晴天霹雳,“XXX英年早逝,XXX学术不端”,每当此时,一些人的科研节奏被按下了暂停键,东张西望,让人忧心忡忡地想了好一阵子,但是一段时间以后,科研生活重回“正规”,生活依旧如故,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东西了。

  另一个普遍现象是:科研团队内部成员之间表面看似团结和气,实则相互之间竞争、攀比、嫉妒心日盛,不仅不利于科研的新发现,还会导致很多的心理疾病,遇到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表达的成员,可能还会出很多问题,这类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在科研大环境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科研人通过读书其实能够改变一些不利于自身良好发展的倾向的。尤其是人文书籍,比如哲学、历史、文学作品、科幻小说可以让科研人的性格变得更加柔和、遇事时更加冷静、处理人际关系更加科学、做科研时更加专注,同时也有利于缓解甚至治愈一个人的焦虑、忧愁、暴怒,甚至抑郁等倾向的心理病。把这些人文书籍书籍称为科研人的心灵治疗专家,毫不为过。这些书籍就是要开拓科研人的视野,告诉人们,生活不仅仅只有科研一条狭窄的路,还有体育、爱好、旅游、探险、人际、宗教、沙龙、亲情、公益、健身等等许多值得人们去体验的事情。

  其实,多读人文方面的书籍,对科研人不仅仅是一种“开胃剂”,更是提助科研成果的“助推剂”。不仅跟科研没有冲突,恰恰相反,还是科研离不开的好帮手。大家知道:许多科学家,不仅科研成果突出,另外一个身份还是诗人、科普作家、美术大师或者是文学大师等等,不仅健康长寿,还健谈性格开朗,这跟多数人都读过大量的文学书籍有很大关系。

  文学作品确实能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可以让一个性格暴躁、倔强的人变得更加理性和灵活,可以让人际关系更加轻松和游刃有余,可以让PI改进团队管理方式、改善个人科研和生活质量、还能让科研人有高质量的成果产生。

  强烈建议:所有的科研工作者身边随时带一本文学作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慢慢品味、细细咀嚼,品味人生,品味生活,品味这个世界的一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47035-1221510.html

上一篇:增加数据多样性是信号处理创新驱动的不二选择
下一篇:不妨把时间轴拉长来评价科研工作者的贡献
收藏 IP: 27.217.218.*| 热度|

27 贾玉玺 丁凡 谢蜀生 张琦 郑永军 袁伟 姚华彦 朱秀榕 黄永义 陈德旺 张勇 陈理 蔡宁 孙德伟 孙宝玺 晏成和 曾玉亮 胡泽春 黄凯 唐小卿 武夷山 吕泰省 王启云 韦四江 崔锦华 张鹰 李丽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