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mholt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lmholtz 沟通、交流、合作。

博文

究竟是该走,还是应该留?

已有 3399 次阅读 2013-9-8 22:34 |个人分类:2013亥姆霍兹科技新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德国, 海归, 国际化, 终身职位

中国青年科研人员的海外流失问题一直是科学网的一个关注点,甚至是科技管理者的一个心中的痛。而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欧洲的老牌学术强国德国,也同样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虽然近十年来,德国在学术的国际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德国的科技教育的投入尽管也保持着约近5%的增长,可是把优秀科研人员尤其是海归稳定到那些好的科研位置上,也仍然是个挑战。下面这篇文章相当全面地反映了当下德国科研条件在吸引优秀海归时的困局。

                                                                                                      ---博主评论


究竟是该走,还是应该留?



 北美对于许多德国科学家仍然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跳板。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想回到德国。


有一点是肯定的:亚历山大.巴泰尔特(Alexander Bartelt) 如果在干到35岁仍然无法做到教授的话,他就只好另谋出路了。现在离那个截止时间还有五年。现在的问题是:他是应该为此目标而尽一切努力呆在美国?或者他应该选择返回德国?

巴泰尔特已经持德国科学基金会( DFG )的奖学金在波士顿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工作了三个月。这位生物化学家在遗传学与复杂疾病部从事研究工作,主要是探究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的诱因。像任何博士后一样,他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探求自己的道路。他说只要有一个好主意,人们可以随便在任何地方进行试验。但两年后,在他的奖学金到期时,他会因为家人而更愿意返回德国。面临这种情况的有数以千计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他们都想在北美成功地晋升为科学家。许多人梦想能一步到位地变成教授。但是竞争十分激烈。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高教和科研预算都已经大幅下降。每个环节都在压缩开支,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员经费、尤其是那些价格高昂的终身的教授职位。

虽然德国高校的基础投入未必比得上美国,但近年来,非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大学所获得的三方经费一直都在增加。比如卓越计划就带给大学46亿欧元。德国因此已经成为吸引海归和海外研究人员的磁铁。德国国际学术网络( GAIN )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居住在北美的德国青年研究人员希望返回自己的祖国。该网络于2003年在纽约市召开第一次会议时,只能搜罗到百来名登记者,宣传德国就如果兜售酸啤酒。这个网络现在已经有近5000名成员,不再需要挨家挨户的宣传。“我们已经成这诸多研究人员寻找回国机会的咨询单位”,学术网络负责人格里特.罗斯勒(Gerrit Rößler)说。学术网络其实也就负责联络服务,真正的操作回国服务的单位是德国学者组织(German Scholars Organisation)。

八月底,有300来位青年科研人员在旧金山与150位德国科学界的代表进行了碰面。那不是什么普通的代表,是大科研机构和高校负责人。他们在D促进品牌“研究”,按德国科学基金会秘书长多萝茜.兹俄涅克(DOROTHEE Dzwonnek)的说法,他们是在大张旗鼓地联手宣传“回德国做科研”

德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都在尽力特色潜在的海归,德国曾经为这些人付出过很大的教育投入,这么做十分值得。“返回德国的时候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过”,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米勒克教授说。德国的条件不仅对海归,对其他外国科研人员也是有吸引力的。仅仅第一轮的卓越计划就在德国科学界创造了6000个新的就业机会。约四分之一的职位由海外回国的科研人员所获得。自2006年以来,在德国学术人界的外国研究人员增加了53 %,其中外国教授的比例则上升了35%。外国博士生的比例在2010年增加到15%,相比2000年翻了一倍。

然而对于象亚历山大巴.泰尔特这样的博士后来说,这些统计数字对于他们决定是否返回德国并没有太大影响。大趋势对个人的实际影响甚小。许多博士后都在观望。他们也都相当了解德国国内所存在的问题。在旧金山召开的联谊会上就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不论是就政治和科学管理而言德国已经具有了多大的吸引力,对于还坐不到教授位子的研究人员而言,工作条件还是十分困难的:基本上都是临时合同,一级压一级的层次结构,当不上教授就别无出路。即便是任命为教授,这个任命和公示程序会持续一年。为了引入根本变化,德国高校协会已经引入竞争,亚琛工业大学自今年八月底就可以作为首家德国大学实施快捷和透明的教授任命程序。

德国的科学生涯不应该只有熬成教授的华山一条路,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这是八月底会议上几乎所有来自科学界和政界代表的共识。在美国的这些年轻科研人员当下是把希望寄托于正在德国高校新增加的无限期教授职位,相比之下,在美国找这样的职位反而越来越不容易。结果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1012个公开的岗位竟然截止 7月初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1350多位科研人员的申请,其中仅仅来自精英哈佛大学的申请就有近30个。几乎所有的德国州都修改了自己的教育法,从便自己的高校可以设立能吸引国际知名的学者的终身职位。但是,供这些职位的资金不会永久存在。米勒克说:“虽然有许多新的教授的职位,但它们所吸引到的年轻科研人员的人数也是难以置信的”。

亚历山大.巴泰尔特虽然想成为教授,可并不甘心为此砸进半辈子的劳碌。尽管当下的科研政策较好,可把学术生涯就此赌在德国毕竟还是太轻率了些。但他的心念着家乡。比如说柏林,德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25%的工作都在那里,这是招聘网站www.academics.de的执行官托斯滕.阿布斯(Thorsten Abs)在联谊会上介绍的。在巴泰尔特考虑之列的还有慕尼黑。亥姆霍兹慕尼黑环境与健康中心从专业跟他吻合得很好。当然也完全可能在美国这边又出现了新的机会。最终还是全家的决定“......应该还是非常倾向德国的”,他说。


201396,汉斯 - 克里斯托夫 · 凯勒(Hans-Christoph Keller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0892-723337.html

上一篇:印度血清研究所获得德国结核菌疫苗的开发权
下一篇:“人体超常现象”尚未获得科学证实
收藏 IP: 114.245.221.*| 热度|

5 曹聪 林中祥 苏光松 吴吉良 董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