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成
SCI、ESI错了吗 精选
2019-8-11 08:33
阅读:13618

最近声讨SCI、ESI的力度有点猛,出发点是好的,但片面了,只看到了这些指标的不足。 

相关的指标很多,而且还在不断更新。国际上,除了SCI、ESI,还有期刊影响因子(IF),期刊分区(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各大高校自己的分区),Nature指数,H指数……国内针对中文期刊,也研发了CSSCI,CSCD,中文核心等指标。对这些科研评价指标的抨击好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它们真的错了吗? 

我们不能忘记SCI、ESI这些指标的初心。 

SCI检索的目的是将期刊进行分等定级,以指导期刊订阅机构在总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订阅哪些期刊;或者帮助作者投稿的时候,优先选择哪些期刊。表现好的期刊先被ESCI收录,再好一点的被SCI收录。被SCI收录的期刊根据IF的不同,又进行了分区。总体而言,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确实是要比没有被收录的好很多,而且期刊的IF越高,分区越高,论文的总体质量也就越好。一般情况下,学校图书馆都会优先订阅被SCI检索的期刊,且IF、分区都比较好的期刊。作者投稿也会基于自己论文的创新性,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投。没有被SCI检索的期刊,稿源都不会太好。 

ESI目的之一,就是评价论文在发表一定时间内受关注的程度,并将受关注程度最高的论文筛选出来,称为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还进一步识别高被引科学家等等。它可以指导科学家、研究生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去看哪些论文,去关注哪些科学家的动态。在当前学术论文(特别是跟踪模仿的这一类灌水论文)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告诉读者优先读哪些论文确实是能节省时间的。特别是对科研新手来说,这个初步的筛选还是有必要的。基于我个人的经验,ESI高被引、热点论文多数都算得上是领域里的代表性论文,特别是连续多次都是高被引、热点的论文。 

这些指标确实是存在许多的缺陷。比如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以人为运作,ESI学科分类粗狂,自引、online发表、上半年发表,成为ESI高被引的概率都高了很多。但不能因为它们的缺陷就全盘否定了这些指标。这些指标还是对我们的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它们之所以被抨击,是因为它们同时也被管理者用来评价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表现,和利益挂钩。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很难定量评价的,SCI、ESI这些指标只能在宏观上大致反映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表现,细节上做不到完美。科研本身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所以就算这些指标没有缺陷,也不可能绝对准确地评价科研工作。这和高考做不到绝对公平,但目前没有其他做法是比高考更公平的选拔方式是一个道理。 

所以不能一味地抨击、否定、甚至全盘否定SCI、ESI。抨击的应该是“唯”这些指标的片面评价和管理思想。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了解这些指标的优势是什么,充分利用这些指标的优势来帮助我们做出决策:选择在哪里发表和宣传自己的成果,才能够最快、最广泛地获得关注和认可?总之,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唯这些指标。这些指标是不可能取代同行评议的。 

其实管理者们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你看,“破四唯”、“清华取消博士毕业对论文发表的硬性要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最多只能写5篇代表性论文”……

相关专题:论文与评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士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80745-119320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