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峰
科技期刊平台建设:植树与造林 精选
2018-12-19 17:08
阅读:6660

对科技期刊来说,平台是从事出版工作的基础,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同时,科技期刊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 长时间的投入,并不断开发、借用新技术,才不至于停滞或落伍。正是由于平台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单刊或者少刊很难建成有影响力的平台。囿于缺少有世界知名度的科技期刊出版平台,国内很多科技期刊都只能借船出海,也就是借用国外已有的出版集团的平台。近年来,绝大多数在影响力提升计划的鼓励下新办的期刊,都放在国外的期刊平台上。

我们国家的期刊出版管理部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项目等方式支持期刊出版机构建设出版平台,但想在很短时间内赶上国外公司几十年的积累难度也很大。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瓶颈就是平台与期刊的关系:平台希望有好的期刊加入以提高平台的影响力,期刊希望加入好的平台以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好刊与大平台可以一拍即合,但只要有一方弱问题就不好解决了:新平台方抱怨期刊不来,期刊编辑抱怨新平台没有知名度。

如何解决期刊与平台的关系?我想到了植树与造林:要造一片森林,是从种树苗开始还是从别处移植大树?客观分析,两者都有利弊。树苗要长成森林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要除草、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偶尔还要补苗,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工夫,一点懒都偷不得。好处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种出来的树非常茁壮,根扎得很深,能抵抗暴风骤雨。从别处移植大树的好处就是见效快,如果成活率高,很快就能成林。当然这种方法也有缺点,越大的树越不容易移植,即使勉强不死,也要很多年才能恢复元气。

期刊出版平台建设与期刊发展也有类似的关系。就国内的情况来看,好刊要多于好平台,但要强行把好刊都放到一个或者几个平台上,不见得有成效,甚至可能会水土不服。国内已经建成的平台也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好刊请不来,平台没有起色。期刊与平台的共生问题没有处理好,虽然双方都很努力。

有没有解决办法?有,那就是依托好刊建平台,通过平台发展期刊,吸引老刊的同时发展新刊。平台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要实现什么功能,重点是什么,不能一味贪大求全,而且永不过时的系统是不可能建设成的,昨天的新技术明天就可能过时了。技术层面的事情都是好谈的,看看别人怎么做的,照着做,自己做不出来找第三方公司。

平台功能的实现,初级层次的要求是功能比较完善,重要的是如何让期刊愿意用,并能协同发展。依托期刊建的平台,已经有了一些期刊作为发展基础,在平台的功能建设完成之后,重点就要放在发展期刊上面。

吸引老刊加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可以很快见效的。像中国光学期刊网(www.opticsjournal.net)在国内鲜有集群化平台的时候率先建成,吸引了国内绝大多数的光学期刊加入,形成了国内建设最早、效果最好的专业期刊群。当然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建成集群化的英文平台,把已有的英文期刊,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家影响力提升计划培育的期刊,集合起来,形成凝聚力和影响力,慢慢地为中国科技期刊打开市场。

平台好建,运营最难。现有的绝大多数期刊都已经借船出海了,有些身不由己,如何处理早期的论文,如何明确版权归属(特别是在开放获取的大环境下),很多编辑部也没有答案。要说服不同的期刊放弃现有的海外大平台回到“中国造”的小船上来,并不容易,这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不是一个平台建设单位层面能解决的问题,而且也不是只用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改革只剩下硬骨头啃了,也已经无路可绕行。需要期刊主管单位、期刊行政管理机构联手,为中国期刊做好顶层设计和问题解决方案,但目前还没有看到清晰的路线。

在当前环境下,吸引老刊会受到各种利益团体的影响,推进不易,而且国内好的英文期刊也非常有限,总共不过几百种(2017JCR报告收录美国期刊2973种,英国1864种,德国600种,日本237种,中国179种),再按方向分到平台上,平均不到几种,只靠老刊形不成大的气候。所以,依托平台办新刊是国内英文期刊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在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鼓励下,国内新办期刊的速度大大加快,虽然相对于国内海量的论文发表数量还只是杯水车薪。而且,这些期刊也多数分散在不同的机构。

中国激光杂志社最近几年陆续创办了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otonics ResearchAdvanced Photonics 3种期刊,平台的作用功不可没,同时期刊也壮大了平台的影响力。杂志社建设的英文出版平台也将上线,造船出海即将成为现实。当然过程艰难,还好天道酬勤。

说到这里,插一句关于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针对新刊)的建议:增加每年入选期刊的数量,把现有的20种提高到5080甚至100种,如果不能增加经费可以继续只给前20名资助。有些单位办刊并不差钱,充分发动群众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宝贵经验之一,办刊也是如此。

为了改变国内期刊“小 散 弱”的现状,并促进国内科技期刊平台的快速发展,建议新刊要以国内现有的期刊平台为基础,大家一起努力造船出海。国家拨付的办刊经费转手就给了国外出版商是很令人心疼的事,毕竟这些钱都源自你我大家交的税。学费可以交,但不能一直交。

考察一个平台建设的成功与否,技术开发占三分,运营占七分,最多四六分。功能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平台上期刊的发展如何才是关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晓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76-115245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