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方”字的本义为“并船”

已有 3461 次阅读 2018-7-27 21:09 |个人分类:心路里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注:下文是单位群邮件的内容,标题是另加的。】

刚才睡了一觉,忽然想明白一件事情。
.
之前查过“方”字的解释*,知道“方”字的本义为“并船”,感到纳闷。古代人专门为此创造一个单字,可见是重视的。稍后又搜索了“两船并列”,只了解到并列的船会彼此靠近,但没有更多的信息。
.
不难想到,“并船”可能是为了彼此参照、保持航向。但具体怎么参照呢?刚才领悟到,古代人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所谓“并船”是用一横杆铰接两个船头。为了把握航向,只须盯住横杆和船身是否垂直。这个办法的巧妙之处在于“局地导航” —— 不需要外部参照系。在这个系统中,横杆起到定向的作用 ,即表征了—— “方”之向。这也是“方”法的一个实例。(之前说过,所谓“方”法,“使之方”也)。当然,此方法的效用,也取决于船在水上运动的力学原理,兹不作分析。
.
此番考查也使我感到,汉字文化还是有其价值的。我推测古代中国以外的地方,也可能想出“并船导航”的办法。英文里的单词“direction”(方向)与“direct”(直的),两者很相近,或许出于同样的原因(即并船)。但“直角”对应的词是“right angle”,而不是“direct angle”,这一点令人疑惑。
* * *
顺带考查一下“法”字。我自己的理解,“法”至少蕴含“权威”和“机制”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提到“法”,就会想到“法律”,而“律”有“约束”和“不变”之意。显然,法律具有权威性,也不能任意改变。但这还不够,一定要有机制确保它起作用,否则就成了“一纸空文”。
.
百度百科的解释,“法”字包含两个部分,左边的水表示公平之意,右边的“去”有去除之意。繁体字里,去上面还有个“”(zhi)字,四声,表示一种神兽,能明辨善恶是非。传说神兽会“触不直者”,古代法官据此判案。金文和小篆体的“法”字很有意思,“水”和“廌”放在一处,“廌”和“人”上下相对;很奇怪的是“人”的两腿之间放上了“口”,大概是一器皿。“人”和“口”的上下结构演变成了“去”字。这种布局给人以“祭祀”的印象。在远古时代,祭祀和法律好像是合一的,要不也不会有“法师”了。
.
我的推测,在古代,“法”只是(政治)排斥的手段而已。部落酋长出于排斥的目的,可以划定一个范围,把排斥对象包括进去。为掩人耳目,引入祭祀场景,让廌出面“触不直者”。候选者两腿之间放上“口”大有玄机。显然,世上不会有什么神兽,只是祭祀找来的稀少动物罢了。部落酋长想要排斥谁,事先给相应的“口”中放入诱饵即可。赫赫。可见,“法”字里包含着惊心动魄的故事
.
回到主题,再看“方法”二字。方,使之方;法,基准、权威、机制。合起来,方法就是使之方的机制,可以作为基准,并具有权威性。要注意的是,“方”是由“度规”派生出来的,而度规本身蕴含着“基准”和“权威”。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的确是从权力中推导出来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5774-1126259.html

上一篇:发掘自身的独特禀赋,要比学习重要得多!
下一篇:我曾象圣徒那样追求过...
收藏 IP: 223.11.187.*| 热度|

6 武夷山 苏德辰 李学宽 宁利中 晏成和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