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ins

博文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鼠中临空三兄弟 精选

已有 8934 次阅读 2017-11-7 06:19 |个人分类:浮空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小白鼠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生物制品、工业产品和医学及生命科学等的安全性、毒性和效力等方面的实验和检验;小白鼠作为实验体的可执行性:


原因一:老鼠中的小白鼠的基因序列和人类的差不多;


原因二:实验专用白鼠的生物学意义较大,纯系小鼠的培育方法经过百年探索已经形成固定流程,培育出的小鼠几乎完全没有个体差异;


原因三:数量充足;


可以说,在人类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小白鼠功勋卓著。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进入临近空间的小白鼠三兄弟:




2015年3月15日,位于印度Hyderabad外围的国家气球中心发放了一个高空气球,搭载了这小白鼠哥仨飞行至29.5km,该气球率属于印度著名的塔塔基础工业研究所。


放飞的时间是3月14日的凌晨5点30分,根据几个小时之后新加坡今日报报道,小白鼠在110分钟飞行过后,安全返回地面,生命特征平稳。




此次壮举的背后是新加坡的企业家林森,智慧工业的创始人,他们公司的目标是开发那些能够实现森氏梦想的关键技术:计划2016年8月份发放载人高空气球进入20公里平流层高度,庆祝新加坡独立50周年。


根据森氏的说法,这次飞行用于验证吊舱的氧气供应系统,增压系统和着陆系统,未来的载人测试飞行计划于明年5月进行,可能在澳大利亚的爱丽丝泉进行发放。


为什么这个实验一定要在国外进行呢?虽然这个项目的目标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元素,但是今年早些时候新加坡的民航管理局发布了一个声明:高空气球在新加坡发放需要慎重考虑安全和操作方面的问题,所以目前还不允许。而且,民航管理局强调,在2013年末已经将这个精神传达给了智慧工业公司。


林森目前正在规划若干次中等高度的载人的测试,以便为明年8月的飞行做准备,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谁是飞行员,但是至少已经有了20名候选人,其中一些已经加入了森氏的团队,并参与了印度的飞天老鼠飞行试验。


很难说有多大机会会成功,载人高空气球在临近空间这样的恶劣环境中飞行,并安全返回所需要的技术已经被证实是非常复杂和昂贵的。最近的成功案例可以参考红牛平流层计划和Stratex。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极限运动高手鲍勃加特纳搭载高空科学气球从39km高度纵身一跃,创造了人类无动力超音速自由落体的记录,最高速度1342km/h。在上升到39km的过程中,鲍勃坐在由NASA顶尖工程师为其量身打造的豪华太空舱中,里面有完整的生命保障系统。当然鲍勃还必须穿着类似于宇航服一样的增压太空服。


在临近空间跳伞的领域,鲍勃加特纳,并不寂寞,2015年,谷歌前高管尤斯塔斯秘密进行了STATEX计划,从41km高度跳下,最大速度达到了1600km/h,打破了鲍勃的多项纪录,而且,StaTEX计划是穷人版的红牛平流层计划,因为他没有用太空舱,就直接穿着太空服这么吊着飞到了41km高度。当然太空服一点也不含糊,由著名太空服设计厂商LC DOVER设计制造。


显而易见,用来维持3个小白鼠的生命保障技术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起点,但是路漫漫其修远,有些技术不是几个月时间能够解决的。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高空气球在任务中使用小白鼠或者是其他小动物在高空气球发展的早期非常普遍,但是在过去的50年里都没有什么动物进行过临近空间的高空飞行了。上一次诸如此类的飞行可以追溯到1962年夏天,在加拿大的labrador省的古斯贝进行的4次高空气球飞行实验,用于研究在此高度接收到的宇宙线的总量。



     令人可喜可贺的是,在追求临近空间气球载人飞行的道路上,也不乏中国队的身影。2017年10月27日,国内民营公司光启的“旅行者”3号(海口号)试飞成功,是全球首次浮空器成功携带乌龟进入临近空间停留,进行生命测试,为载人近太空旅行多项关键技术的有效验证奠定了基础,气球体积2000立方,飞行高度21km。

     


龟中加加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57882-1084090.html

上一篇:REXUS/BEXUS:欧洲大学生气球&火箭试验项目
下一篇:卫星的妒火:深入认识一家公司的计划——用平流层气球来替代卫星
收藏 IP: 61.178.21.*| 热度|

12 武夷山 王从彦 郭战胜 苏德辰 冯大诚 黄永义 史晓雷 郭景涛 李颖业 文克玲 张晓良 张能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