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容
光真的不能同时以粒子和波的形式存在吗?---再论“光是波动的光粒子流"。
2019-9-10 13:45
阅读:5411

     

        前几天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光子学》发表论文称通过延迟选择实验,实现了单个光子的粒子态和波动态处于相干叠加态,即光的波态和粒子态的量子叠加态,这个结论的前提是延迟选择。但是现在的研究认为,在自然条件下,光的波态与粒子态不能同时存在。


     我认为在自然条件下光的波态与粒子态能够同时存在。当许多光子以螺旋形前进的方式运动时光就为表现为立体波动(不是平面波动)的光粒子流,所以光的定义可以是:光是波动的光粒子流。自然条件下光的波态与粒子态能够同时存在的模型如图1。


image.png

                               图1(图片来自网络,原图是艺术品,借用来表示光子的螺旋形波动前进,也表示光线放大后其实是螺旋形前进的


          那么为什么现代物理认为在自然条件下光的波态与粒子态不能够同时存在呢?因为光的干涉实验证明光是波,光电实验证明光是粒子,这两个实验表明光只有一种状态存在。没有实验证明自然条件下,光表现出波和粒子的同时存在。


         这两个光的研究的著名实验的局限是它们都是光与物体相互作用后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或者状态,比如光与光栅,光与光电管,并不是光的本来状态。简单点说就是人类在认识光的本质过程中,光与物体相互作用导致了光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并不是光的本来状态。

         从认识论上来说, 这与不可知论是有区别的,只是说人类对光的认识是片面的,是不断接近真理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曾正容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380-119741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