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wangl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zzywanglixin

博文

为什么学者一定要发表“单一作者”论文 精选

已有 25241 次阅读 2020-8-25 17: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其它最高表现形式包括艺术创造、文学创造、政治思想创造等)。人与其它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人类具有极强的创造能力,可以无中生有,进而改天换地。所以,评价一位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指标,应该是看其科学创造能力,以及在科学原创方面的贡献。

  发表“单一作者”论文,是考验一位学者科学创造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一位学者在其整个科研生涯之中从来没有发表过单一作者论文,那么其科学创造能力就理应受到怀疑。一则有南郭先生之嫌,二则有科研能力不全面、存在严重短板之嫌。这种怀疑适用于所有科学学科,因为即使对于那些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其学者也应该能够把自己贡献的那一部分单独拿出来详细论述,形成一定数量的单一作者论文。

  发表“单一作者”论文,从理论构思、模型建立、数学推导、以及实验设计、数据采集、编程仿真、数据处理等等,都需要由一个人来完成。还有,论文的撰写、投稿、以及根据审稿人意见修改稿件、回复审稿人等工作,也必须由一个人来完成。所以,发表“单一作者”论文需要很强的综合科研能力,也是考验一位学者真正科研能力的试金石。

  培养这种综合科研能力,需要从读博士期间就开始,并且持续一生。读博士期间,要有意识地撰写、发表一两篇“单一作者”论文,培养自己的独立科研能力。毕业之后,在一生的科研生涯之中,也要持续地发表一定数量、一定比例的“单一作者”论文,这是成为优秀科学家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科的不同,这个“数量”、“比例”可以比较高,也可以比较低,但不能是零。最忌讳的是成为导师之后,就不再巩固与提高自己的独立科研能力,而只是读读热门论文、提出一些基本思路,把细节交给学生去完成。长此下去,自己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在学科一线开疆扩土的能力,自己的科学家生涯也就早早地结束了(成为管理者)。

  思想,是存在于每一个个体大脑之中的事物。科学创造是在个体大脑中进行的,其他人的思想以及其它信息必须经过个体大脑的“加工处理”,才能形成科学创新成果。现实科研环境越来越不利于静下心来深度思考:考核层层加码,胡萝卜加大棒,很容易随波逐流。如果只是发表多作者论文,就很容易麻痹自己。做学问是良心活,不能自欺欺人。通过发表“单一作者”论文,可以让自己保持清醒与活力。

  另外,对于多作者论文,每个作者的贡献很难准确地讲清楚。尤其是现在的许多论文,把一些对论文内容没有贡献的“重要人物”加入到作者的行列,让人更加难以判断每位作者的具体贡献。比如,你是一篇论文实质上的“单一作者”,但做为导师或者课题领导的“通讯作者”硬是把其他人加为作者,如果你把这样的论文做为自己的代表作是很吃亏的。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就是发表一定数量的单一作者论文,真正准确地展示自己的科研能力。

  下面以我的博士导师、南加州大学电机系Mendel教授为例,看看单一作者论文以及多作者论文在他的科研成果中的地位与作用。Mendel教授不开“组会”,而是“一对一”地指导学生。所以,Mendel教授的论文大多数是两作者论文:他和他的一名学生。大多数情况是学生第一作者、他第二作者,也有一些他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的论文,那也是由于他的贡献确实比学生大。Mendel教授还有不少单一作者论文,而他的论著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单一作者。下面是Mendel教授在google scholar被引用最多的10篇代表作:

[1] J.M. Mendel, Uncertain Rule-Based Fuzzy Logic Systems, Prentice-Hall, 2001. (google scholar 被引用次数 = 3735

[2] L.X. Wang and J.M. Mendel, “Generating fuzzy rules by learning from examples”,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22 (6), 1414-1427, 1992. google scholar 被引用次数 = 3547

[3] L.X. Wang and J.M. Mendel, “Fuzzy basis functions, universal approximation, and orthogonal least-squares learn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3 (5), 807-814, 1992. google scholar 被引用次数 = 2853

[4] J.M. Mendel, “Fuzzy logic systems for engineering: a tutorial”,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83 (3), 345-377, 1995. google scholar 被引用次数 = 2540

[5] J.M. Mendel, “Tutorial on higher-order statistics (spectra) in signal processing and system theory: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some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79 (3), 278-305, 1991. google scholar 被引用次数 = 2391

[6] J.M. Mendel and R.I.B. John, “Type-2 fuzzy sets made simple”,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10 (2), 117-127, 2002. google scholar 被引用次数 = 2365

[7] Q. Liang and J.M. Mendel, “Interval type-2 fuzzy logic systems: theory and design”,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8 (5), 535-550, 2000. google scholar 被引用次数 = 1839

[8] J.M. Mendel, R.I.B. John, and F. Liu, “Interval type-2 fuzzy logic systems made simple”,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14 (6), 808-821, 2006. google scholar 被引用次数 = 1736

[9] N.N. Karnik, J.M. Mendel, and Q. Liang, “Type-2 fuzzy logic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7 (6), 643-658, 1999. google scholar 被引用次数 = 1541

[10] C.L. Nikias and J.M. Mendel, “Signal processing with higher-order spectra”,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10 (3), 10-37, 1993. google scholar 被引用次数 = 1201

  在以上10篇代表作之中,有三篇是“单一作者”论文或论著([1], [4], [5]),三篇是Mendel教授和他的博士生的“两作者论文”([2], [3], [7];L.X. Wang 和 Q. Liang是他的博士生),两篇是他和其它学者的“两作者论文”([6],[10] ;R.I.B. John 和 C.L. Nikias是其它学校的教授),还有两篇是 “三作者论文”([8], [9];N.N. Karnik 和 F. Liu是他的博士生)。

  以上分布表明,“单一作者”论文或论著在Mendel教授的科研成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前五篇代表作有三篇是“单一作者”。这也说明Mendel教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自己也是一位独立而优秀的研究者。

 

相关博文

1、《给牛顿配十个助手,就能做出十个牛顿定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23637.html 

2、《单一作者,你自由,不孤独》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166668.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47832.html

上一篇:我的“三条红线”
下一篇:点评:哥大Herman教授博士生培养20条“军规” ---《博士生宣言》
收藏 IP: 1.203.85.*| 热度|

71 郑永军 谭平连 卜令泽 杨正瓴 王振亭 陈波 孙颉 邢志忠 王伟周 王兴 张明武 张培昆 刘立 曾荣昌 任文龙 农绍庄 杨立坚 王庆浩 黄永义 王安良 杨卫东 王宝民 陈有鑑 陈兴峰 张忆文 曾杰 晏成和 王恪铭 孟佳 梁大成 檀成龙 姬扬 武夷山 梁星云 李毅伟 毛吉平 彭培火 代恒伟 高友鹤 王德华 李海东 毕重增 杨轶杰 杨金波 张北 吴嗣泽 夏香根 尧中华 孙长庆 刘全慧 岳建军 彭真明 路卫华 李斌 耿爱莲 王启云 郭景涛 许志强 黄河宁 国际科学编辑 郝兆东 信忠保 陈明晓 钟定胜 张学文 李东风 李庆祥 阮启超 汪可涛 王林平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