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麦田圈就是外星人作品?你可能对人类几何学有误解 精选
2018-12-17 21:24
阅读:9663

本内容由【SME科技故事】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月黑风高的夜晚,无人看护的乡村麦田遭遇了一场寂静的风波。

天亮才发现,麦田中大量谷物倒伏,形成了一个神秘的图案。


几百年来,麦田怪圈的怪异事件在世界各地偶有发生。

是谁能留下如此神秘的印迹?其中又暗含着什么信息?

有人把矛头指向了来自外太空的神秘力量。

 


如果你的面前有一张白纸和一支笔,要求徒手画出一个圆。

这时灵魂画手的身份藏不住,随手画出的畸形圆还可能丑出天际。


在白纸上一笔画成的图形已经很难轻易实现了。

要是这张白纸有几亩地那么大,还能画出好看的几何图形吗?


广阔的麦田就成了这样一幅画布,而画布上的图案可不是一个规整的圆那么简单。

 

当然,徒手画圆的诀窍也是有的当然,徒手画圆的诀窍也是有的


除了像比着一把巨大的圆规在地面画出圆,更多复杂的图案也不断涌现。

精确的几何图形相互搭配,甚至应用上了黄金分割的经典比例。

这简直是一副充满几何美学的壮观画作!


但是,要欣赏完整的作品也不容易。

鉴于画幅比例与人体比例相差巨大,只有搭乘直升机才能从上帝视角俯瞰这么一副作品。

 


眼前的壮阔画面着实让人震撼,但要是细想事件过程,却不禁毛骨悚然。

在麦田上出现图形不奇怪,但诡异的是,如此庞大的图案在一夜之间惊人地出现。

通常在凌晨0点到4点,某一块麦田就毫无先兆地被当做了天然画布。

随着太阳初升,阳光普照在麦田上,一切似乎跟往常一样。

但是当农场主走进麦田,却发现作物倒伏了一大片。

 

倒伏呈现螺旋的规律倒伏呈现螺旋的规律


真正吊诡的是,作物并不是连成一片地倒伏。

成片的区域内界限分明地突出了完好无损的一小块区域,似乎形成了耐人寻味的迷宫。


而且倒伏的作物都沿着一个方向倒塌,呈平滑的螺旋状分布,最后统一都指向倒伏区的中心位置。



这些作物虽然倒伏了下去,但茎部却没有受到破坏。

它们整齐划一地弯下腰去,实际的生长活力甚至比正常的植物更旺盛。


如果这时坐上直升机俯瞰麦田,就会看见倒伏的谷物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图案。

 


震撼与惊悚掺杂,麦田怪圈的形成一向是个悬而未决的疑团。

人们好奇的是,这幅像是上帝拿着画笔作出的麦田怪圈究竟是怎么出现的。


假如有一个力量控制着怪圈的形成,那么这只神来之笔不仅作图迅速,还自带度量、画直线、圆规等高级功能。


神秘与超强能力的结合,最不费脑子的推测就是外星人的力量了。

 


关于外星人的传说历来充满玄幻的神秘色彩。


比如有人在荒山野岭见到UFO,比如哪家的失踪人口其实是被外星人带走了……

似乎一切人为无法解释的现象只要归结为外星人作祟,都是万能解答。

广袤的麦田中,一夜之间出现的怪圈也正好符合条件。

于是这些复杂的神秘图案激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

 


当然,麦田怪圈与外星人的联系也不是空穴来风。

1966年,澳大利亚一位农民就声称亲眼“目睹”了外星人制造麦田怪圈。

据那位正在田间干活的农民说,当时他看到一个UFO从沼泽地缓慢升起并飞走。

当他追随着走进去调查时,已经不见UFO的踪影。

但在广阔的农地上却发现一大片被压得扁平的芦苇和草。

 


这起事件被媒体广泛地报道。

那片受到破坏的农田自然让人联想到,是UFO停留造成的。

当时的麦田怪圈因此被称为“飞碟巢”。

随着事件的流传,传播者对事件本身也添了许多油、加了许多醋。

有人甚至神秘地声称圈内的辐射要比圈外高三倍,但却缺乏相关的切实证据。

 


当然也有对外星人心存质疑的科学家尝试从科学角度做出解释。

有人认为麦田怪圈的奇异现象是自然力量造成的。

某些异常龙卷风或球形闪电的特殊气象,可能在一个夜晚突然袭击了麦田。

旋风、雷电对麦秆造成大批量的损害,巧妙地造成了麦田怪圈的奇观。


然而,也并没有实质的证据能够支撑这种推测。

而偶发的气象状况与壮观图形的产生,其中的形成概率也小得难以让人信服。

 


对于麦田怪圈的诸多科学、伪科学、阴谋论等猜测也让它越来越被大众熟知。

这样一来,便引发了人们的探究,以及有心人的模仿制造。


而饱受热议的麦田怪圈也逐渐脱离了神秘的一面。

这时候,一股比原本满含蹊跷的神秘力量更强大的人类力量出现。

它们更多地被人为制造了出来。

 

外星人和密码麦田圈外星人和密码麦田圈


这样奇特的麦田怪圈流传已久。

最早在1678年,英国的一份版画小册子上就记载着民间出现过类似的现象。

版画上的农田被收割成一个圆形轮廓,像是刻意为之的恶作剧。

而这个暗中完成这一切的神秘者被称为“魔鬼的收割者”。

 

木质刻板上的麦田圈图案木质刻板上的麦田圈图案


在上世纪80年代,麦田怪圈开始在澳大利亚、欧洲等地区的肥沃田地中频繁出现。

地点大多靠近当地著名的名胜奇观。


起初的怪圈只是简单的几个圆圈组合。

人们多惊诧于图形的巨大,或抱怨哪里来的坏蛋深夜到麦田捣乱。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麦田怪圈被发现,麦田怪圈的图形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不仅有各种几何形状的有序组合,整体图形之精美仿佛一件麦田上的艺术品。


1996年7月,人们在英格兰巨石阵纪念碑附近发现了一个最复杂的麦田圈。

整个图案包括409个大小不一的圆,向四面八方延伸达到238米的跨度。

如此气势磅礴的复杂麦田圈因此得名“麦田圈之母”。

 

最大的麦田圈最大的麦田圈


麦田怪圈的奇怪除了在形成上难以捉摸,图形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

再加上出现地点范围也在不断扩散,指不定下一个麦田圈就出现在谁家门前。


最初多在英国发现怪异的麦田圈,到如今几乎涵盖了全世界的乡村农田。

据统计,目前大概只有中国和南非没有出现过这等奇观。

而飘忽不定的出现地点也让人们无法通过摄像机记录下麦田圈的形成过程。

 

曾经有学者小组实地深入调查曾经有学者小组实地深入调查


正当人们对神秘的麦田怪圈满腹猜疑,一场惊天大骗局也逐渐漏出了马脚。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出现的200多起麦田怪圈事件其实是人为形成的。


而当中的始作俑者是两位伙计,道格·鲍尔与戴夫·乔利。

受当年“飞碟巢”的启发,玩心大发的两人开启了长达10多年、200多次的恶作剧。

 

道格·鲍尔与戴夫·乔利在商议设计麦田怪圈道格·鲍尔与戴夫·乔利在商议设计麦田怪圈


他们从1978年就开始这场宏大的“艺术创作”。

两人用一块木板、绳子和电线等简易工具就能在一夜之间完成看似艰巨的工程。


实际上用测量工具固定图形范围,再用普通的发电工具,就能让麦秆形成匀称的倒伏姿势。


而且效率极高,主要的考验大概就是在大画布中的测距和绘图技巧了。

 

道格·鲍尔与他的制作工具道格·鲍尔与他的制作工具


直到1991年,两人对于恶作剧的披露才给神秘的麦田怪圈揭开一层面纱。

但这场骗局并没有引发人们的激愤,反而激发了麦田圈的创作热潮。


广阔的天然麦田与现代无人机技术结合,地面还真的可以作为一副画卷。

如今,麦田怪圈已经全然成为艺术与商业化的作品。

 

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媒体报道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媒体报道


每年的6月至9月初是小麦成熟的季节。

这时英国的牛津郡都频繁出现了神秘的巨型麦田怪圈。


每个麦田圈造型复杂迥异,有的甚至绘成水母、八卦阵等富含现代人类特征因素的图案。


虽没有明说是人为制作,但在形成后确实都开放给旅客参观。

这给牛津郡每年带来了数百万英镑的旅游业收入。



而为了完美地契合原始麦田怪圈中茎秆不破坏的描述,现代技术也发挥了出人意料的作用。


有人利用微波炉的辐射加热茎秆关节处。

茎秆随着升温而不断膨胀,局部的体积增大使其向着水平位置弯曲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的茎秆惊奇地保持完好不破损。

在现代技术的运用下,也给麦田怪圈的细节营造出神秘的一面。

 

微波炉加热可比传统的踏板踩压神秘多了微波炉加热可比传统的踏板踩压神秘多了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旅游旺季自然越长越好。

于是就连4~5月油菜籽的成熟季、5~6月大麦的成熟季也利用上。


麦田圈已经不仅是专属于麦田的独特标记。

怪圈蔓延至更多的农田用地中,赋予了旅游发展的商业气息。

 

玉米田里的怪圈玉米田里的怪圈


1992年,英国伯明翰举办了一场奖金高达3000英镑的麦田圈创作大赛。


2012年,伦敦为奥运会造势,也制作了一个震撼的五环形状的麦田圈。


曾经蒙着神秘面纱,带着诡异色彩的麦田怪圈在现代反倒引起人们的创作热情。

而对于最原始的麦田怪圈的猜测也已经逐渐淡没。

 

五环形状的麦田圈五环形状的麦田圈


麦田怪圈的争议与猜测持续了半个世纪。

在人为干预下,麦田圈也出现了复杂的真假之辨。


但也许本没有麦田圈,恶作剧的人多了,世上便有了灵异怪圈。

最初人们判定为“真”的麦田圈,可能也只是一场先人玩弄的恶作剧呢?

 

*参考资料

Crop Circles. Wikipedian.

Benjamin Radford. The Crop Circle Mystery: ACloser Look[J]. LIVESCIENCE, 2017.06.09.

Rob Irving, Peter Brookesmith. Crop Circles:The Art of the Hoax[J]. Smithsonian, 2009.12.15.

Rebecca Boyle. Creating Crop Circles With Lasers and Microwaves[J]. POPULAR SCIENCE, 2011.08.25.


225515l210dtdk6gdt1khk.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磊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5208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