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霁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ileyCat "If you love it enough, anything would talk with you." 爱世界,爱生活,爱自己

博文

一次新的产业革命,你准备好了吗? 精选

已有 6187 次阅读 2010-12-14 09:35 |个人分类:杂文随笔|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几天前见到我从前工作的公司的一位同事和好友,得知我们曾经在一起工作过好几年的整个团队将不复存在。这件事虽在意料之中,可是当它真正发生时,还是挺让人震惊和难过的。

       那是一家应该说发展还不错的软件公司。创立了二十多年,在本行业已经有一定声誉,在全球也有不小的市场。裁员不是因为生存问题或资金紧张,而是因为它的生存和发展战略。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互联网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并越来越紧密地跟我们的衣食住行交织在一起后,它也在悄悄地改变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方式。就像“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书的作者Thomas L. Friedman所描述的,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平,越来越小,小到住在地球两端,白天黑夜颠倒的两个人,可以通过IP电话,IP电视,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等等方便快捷的现代通讯设施通话,见面,聊天儿,交换信息,就像坐在同一间屋子里。

       因为信息交流的便捷,让很多原来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做同一项目的人不一定非得在同一间办公楼里做事,而只要技术水平相当,讲同一种语言,具有有效的沟通方式,理论上就可以在一起做项目,不论他们的物理位置在哪儿。

       回望硅谷在软件行业的发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com"时代,颇有点儿像一百多年前的淘金时代。当时,只要是个人会写几句程序,就可以在这里找到不错的工作。再加上众多的小公司股票一上市就能野鸡变凤凰,造就无数百万富翁,这些人再次把他们的淘金梦传给亲朋好友。于是无数怀着梦想的软件民工从世界各地涌到硅谷,造就了一个火红的时代,同时推高了这一带的房价和物价。

       大潮退去,一部分掌握了淘金方法的软件民工带着梦想回到家乡,发现变平了的世界其实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象写代码这样纯逻辑性的低级工作,一个受过一点基本训练的中学毕业生就能做得不错。于是聪明的印度人发明了软件外包,(比起中国人来他们还占了语言的优势),在他们的家乡又雇了更多更便宜的软件民工,以比硅谷的劳动力价格低得多的价格竞争优势争到了不少写代码的工作。

       世界变平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改变了许多行业的成本计算方式和经营方式。为了降低成本,更有效地利用物质和人力资源,越来越多的公司发展成跨国公司,把劳动力密集,对技术水平要求相对单一和简单的部门转移到工资水平相对低廉,同时又有大量训练有素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像中国和印度。短短十年,就把中国变成了世界的工厂,把印度变成了世界的办公室。

       变平了的世界把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原本不可能相遇的人推到了同一个竞争市场。对生活在消费水平相对高的地方的人来说,是有了更多的廉价的竞争对手,生活的压力更大。如硅谷这几年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即使有一份工作,工作量也越来越重,并且要时刻做好工作位置被外包的思想准备。这种危机感在另一方面又成了催人奋进和不断创新的动力:在这儿如果只满足于有一份工作,替人打工,那早晚逃不出被淘汰的命运。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寻找创新和创业的机会,才能够在这块人人向往的黄金之地保持一块立足之地,在生存竞争中取胜。

       变平了的世界为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提供了参与世界竞争的机会,同时也是更严峻的挑战。未来的世界,比国界更能够区分人群的因素大概是他们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来自世界的不同角落,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掌握了相似的知识,并具有相似的竞争力的人,他们之间的差别要比受过和没受过参与这种国际竞争的必要教育的两兄弟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说“知识就是力量”,而这里所指的知识不光是书本上的“硬”知识,更多的是指了解世界市场的竞争规则,整合已经有的各种知识,并利用它们创造新的价值的知识和能力。知识自己变不成力量。要用知识创造价值,要把各种有专门知识的人组织起来,不管他们是海龟还是土鳖,不管他们是博士,教授,还是蚁族,民工,给他们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安居乐业,活得有希望,把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发展到极致,这样的中国才有希望和竞争力。

       说到这里,自然会联想到科学网这一两年时常看到的一个争论的热门话题:海龟和土鳖的斗争。如果从世界竞争的角度看,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国家有意作了一点政策倾斜,鼓励在海外的学有所成的人士把他们的知识带回国内,以促进国内整体水平的进步。然而他们的回归也让本土成长起来的人士感到竞争压力,觉得有限的资源被占用,认为政策倾斜不公平。

       生活在一个变得越来越平,越来越拥挤,资源越来越紧张的世界,鼓励在海外的孩子回家,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不是一个能够长期进行下去的合理的政策?人类有不断探索未知,并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地的天性,同时这也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要做的事。人口不断膨胀,世界上的资源越来越有限,在任何时候,每个部落中总会有一些勇敢者率先去探索别人还不敢去的地方。

       所以,我觉得与其引进人才,开发国内有限的资源和市场,不如在国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让资源的分配相对公正和透明,提倡“英雄不论出处”,不论是海龟还是土鳖,甚至是外国人,以他们的业绩,而不是学历来作为聘用的标准。同时,应该打开门窗,让国内的怀着梦想的年轻人有机会了解和参与世界的市场竞争,来去自由。不回家的孩子不一定就是不孝子孙。他们见识了更大的世界,开辟了新的生活天地,同来自其他民族的人一起把地球变成一个小村庄,参与制定世界市场的游戏规则。这对于中国的发展没有什么不好的。

       归还是不归,还是归了又要飞走,我觉得这完全是在个人的事。不论生活在哪里,都会面临生活的挑战,只是挑战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没有必要为做了某种选择的人披红戴花,而指责没有做这种选择的人。作为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关键的问题不是能吸引几个大牛回来充门面,而是能不能创造出这样的环境, 不论是牛是羊,是大树还是小草,都能在这块土地上自由自在地发挥出他自己的能力来,做最好的自己。

       如今的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小村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是否只满足于当世界的加工厂--廉价提供你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还是要在这个发明创造,设计加工,生产消费的链条上不断往上走?你是愿意继续沾沾自喜于祖先的五千年文明历史,继续闭着眼睛当井底之蛙,热衷于同胞之间的窝里斗,还是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潜下心来认真学习互联网时代搞跨国企业,全球竞争的游戏规则,团结互助,努力取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6123-393372.html

上一篇:雪苍鹭
下一篇:聪明的渔翁
收藏 IP: .*| 热度|

34 霍艾伦 武夷山 刘洋 王桂颖 赫英 梁进 刘进平 陈绥阳 孙学军 刘立 丁甜 吉宗祥 佟冬 朱教君 杨正瓴 吕喆 樊晓英 李学宽 郭桅 李泳 许培扬 贺乐 刘晓瑭 武京治 丛远新 姜洪洲 赵新铭 朱新亮 王随继 罗汉江 刘庆丰 vigorous sunnyzhu christine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