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从北京雨天最新应急管理办法想到的(120728)

已有 3964 次阅读 2012-7-28 16:22 |个人分类:网络|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物联网, 北京大暴雨, 信息化的物理系统

从北京雨天最新应急管理办法想到的(120728)

闵应骅

刚才看到以下信息:

南都周刊新浪机构认证:【北京雨天最新应急管理办法:路面积水超27厘米即实行断路】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今后北京市只要路上积水超过27厘米就实行断路,该标准以车辆排气管最低点确定的。昨晚复兴门桥两侧全部设立了警戒线。只要积水到达警戒线,交警立即实施车辆分流。经常积水的莲花桥昨晚没有形成过多积水。”

   我在想,如果有了信息化的物理系统,实现这一点,用不着投入那么多警力的。信息化的物理系统首先用遍布各地的传感器得知前面路上积水已达27厘米。然后装在汽车里的控制器到达这一区域,即进行强行制动,就能避免这一类事故的发生。这次北京已公布死亡77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汽车出问题导致的。所以,信息化的物理系统对保障安全很有用。其他方面的应用当然还很多。

   信息化的物理系统与物联网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一个重要的不同在于:物联网着重对人提供人、物的信息,以方便人去分析、去了解、去控制其他人和物的状态。而信息化的物理系统则直接参与控制,在有法律依据、有共识的条件下,直接参与控制,可以省去许多人员成本和运作成本,在实时性方面也好得多。去年的温州723列车事故,发现了区间里有车,还向更复杂的集中控制系统汇报,才能禁止发车。可那时,正好集中控制系统发生故障。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既然区间有车,毫无条件地禁止后面发车。有了信息化的实体系统,这件事情它就可以做,用不着请示。今年北京721大暴雨,如果有信息化的实体系统,不必靠媒体的天气预报,就可以譬如每隔10分钟,检测全市每一个路段、每一个山坡是否达到危险的程度,从而直接采取相应措施。那种针对个人的警示,比一般性的号召有力得多,也不至于有那么多人因抢救别人而死,也不需要动员那么多人日以继夜的辛苦。

   当然,信息化的物理系统需要许多基础建设投资。我想,在传感器和中央处理这两层,应该和物联网差不多,但是要增加控制单元。其实,控制层可以慢慢加,先上迫切需要的。至于,这个应该国有,还是公司管理,这问题我就不知道了。好在类似的问题多得很,可以一样办理就行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937-596776.html

上一篇:从721北京大暴雨所想到的(120723)
下一篇:劳力啃老(120730)
收藏 IP: 124.200.52.*| 热度|

7 刘旭霞 苗元华 石云龙 罗汉江 陆俊茜 刘钢 zhanggh0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