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应骅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in 一位IEEE终身Fellow对信息科学及其发展的看法

博文

“含糊”论(101213)

已有 3579 次阅读 2010-12-13 16:29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含糊

“含糊”论(101213)
闵应骅
   
    含糊含糊,包含糊涂。

    唐骏学历含糊
    2010/12/11北京青年报发表一篇文章“唐骏首度回应学历门 称未造假没透明”。其中说:唐骏昨天首度承认自己有责任。但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对学历进行造假,而是对学历采取一个含糊、不透明的方式。他说:“你说这个是买学位,我不同意,你说这个含金量不高,我同意。这个确实含金量不高,我在盛大就任董事时就公开了我获得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的信息。而我在其他所有公开的资料中,我只是说我在美国拿的博士,因为我也知道含金量不高。”看来,“含糊”是一种技术,掩盖“潜规则”“潜意识”的一种技术。说“我在美国拿的博士”就把在斯坦福或者MIT拿的博士和在西太平洋大学拿的博士看成一样了,还占了一点光。所以,我在“博士你来自何方?(090811)”一文中明确地说过:“一定要列出哪个大学拿的博士学位,甚至是哪一年、哪一个领域。”不允许含糊。因为你含糊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怎么理解都行。
   
    叶菲奖项含糊
    最近还有一件事:叶菲在其2006年12月出版的畅销书《做最棒的自己:一个获美国总统奖的女孩的成长经历》中称:在2005年6月16日的高中毕业典礼上,她获得了当年度的“美国总统奖”。“美国50个州,每个州只能有1名高中毕业生获得这个奖项,奖状由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亲自签发。”又出书,又上央视,也真是不亦乐乎。可方舟子一核实,“美国总统奖”的奖项实际上有两个,含金量较高的是一个叫“总统学者奖”(Presidential Scholars)的奖项,全美每年只有141名获奖者。而叶菲所获的,实际上是另外一个“总统教育奖” (Presidents Education Award),这个奖是美国每年每个学校都有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可以获得的,全美总共有12万所学校有资格颁发这个奖项,据此计算,每年约有几十万人得奖,“类似于国内的‘三好学生’”。又一个“含糊”起作用了。
   
    越含糊,越正确
    其实,用“含糊”来保证正确性的事情,国内多得很。我举个反面的例子吧!1957年鸣放的时候,许多人用一些具体例子提出意见。譬如考大学有许多不公平的事,镇压反革命有许多错案,苏联在东北抗日胜利的时候拿走了我们许多机器,等等等等。在反右批判他们的时候,常用的一句话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人们看见的都是树木,谁也不可能全面地看到森林。听别人说,森林是什么样,你看到许多树木的时候,你就说森林的确如此。那你就不会犯错误了。只要你讲具体、讲数字,你就可能出错。所以,我们中国人说话,常常是比较含糊。你甚至不知其所云。但是,正确,你挑不出他什么毛病。有的人写科技论文也这样,尤其是写研究动机,总是大话一大堆。你不能说他错,但是,不中要害,漫无边际。这种话虽然挑不出毛病,但是,没有说服力。

    越含糊,可操作性越差
    公文、规定、法律条文也有许多含糊的地方。有时候是不得不含糊,因为一句话要含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实在太困难,甚至说不可能。所以,不得不含糊一点。要不法律为什么还要案例来补充呢?正因为有含糊的地方,有些规定就变得执行也可、不执行也可。用同一个条文均可解释,于是,可操作性就差了。像中国,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人口,各种情况,千差万别,几乎没有一条规则对所有人、所有事都适用。要不为什么要提“因地制宜”呢?

    古人的许多话、圣人的许多话,也很含糊。要不为什么今人至今还在争论应该如何解释呢?不过,我觉得:凡是能够明确的地方就不应该含糊,尤其是科学技术领域。如果是想利用含糊,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那就更可悲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937-393176.html

上一篇:会议文章和杂志文章(101211)
下一篇: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找工作难吗?(101219)
收藏 IP: .*| 热度|

6 俞立 刘进平 侯成亚 蒋迅 朱新亮 gongtao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