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2016年最年轻大学TOP150榜单新鲜出炉

已有 2804 次阅读 2016-4-21 20:11 |个人分类:大学排名|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日前,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了2016年最年轻大学TOP150排行榜。该榜单只包含那些建校时间在50年及以下的院校,所以每一年那些达到51岁高龄的院校将被直接剔除出去。今年就有3所在去年排名前10的院校属于这一情况:他们是均建校于1965年的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与其姊妹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以及英国华威大学。更为年轻的新贵院校取代了他们的位置。

这份排名永远向未来看齐,因此我们认为这种近乎无情的排除是合理的。经历了15年的发展,它被设计来庆祝近些年而不是近几个世纪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年轻院校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展现那些明日之星。正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尔德所描述的那样:“他们就是未来的哈佛或者伯克利。”

目前THE世界大学排名TOP200院校的平均校龄为213岁。其中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96年,韩国的成均馆大学可以追溯到1398年,其创建于早年的朝鲜王朝并推动了儒家思想的研究。毫无疑问,这种古老的院校有很多优势:他们有时间来培养建立忠实而成功的校友网络;他们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能够积累大量的资产和财富,这些都有助于学校发展持久且卓越的声誉。

因此,以前年轻的院校会抱怨他们在全球排名中处于不利地位。但现在,很多建校时间在50年以内的TOP150院校将他们的年轻视为一种机遇。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的校长去年在主持THE年轻大学峰会时就传达了这样的精神:“年轻大学不受传统和老旧管理模式的束缚。他们往往是灵活的、充满活力的,并且热衷于采取现代的组织模式。”而今年的峰会主持人,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庞培法布拉大学的校长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院校小且年轻的特质,能够让我们在当今多变的环境中更加的主动、灵活且富有创造性。”

这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反映在今年的排名较去年相比更加印证了这一事实。今年所有排名的源数据都是从院校内部采集的,THE的数据团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院校同时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因此之前THE发布的“建校时间在50年以内的THE年轻大学排名TOP100”现已重新升级为更全面的“THE年轻大学排名TOP150”。如此多的院校都愿意与THE共享数据,与外界近距离接触并接受公众的监督,这些事实都表明他们具有极其强大的自信。而我们很高兴能够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大学排名中反映那样的自信。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有25所院校进入TOP150而成为最有代表性的国家,其中表现最好的为排名16的邓迪大学;而澳大利亚和法国分别占有19所和15所院校分列第二、三位。尽管欧洲在这份列表中整体表现的很好,比如瑞士的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取得榜首以及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占据第4,但是榜单前列则以亚太地区的院校为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的香港科技大学和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填补了前五名的位置。韩国是亚洲最优代表性的大学,其共有4所大学跻身前100。而亚太地区的最大赢家无疑是澳大利亚,尽管澳大利亚没有院校进入前20,但是19所院校中有16所进入前100,更有8所进入了前50。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共有10所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的高校进入榜单,其中台湾6所,香港3所以及澳门1所。

诺贝尔奖得主布莱恩·施密特在今年早些时候被任命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副校长后,作了一个恰当的类比:“在过去的20到30年间,我们做出了全球最好的葡萄酒产业,现在我们也要对高等教育做同样的事情。”昆士兰科技大学(QUT)的副校长彼得·柯德瑞补充到,“历史悠久的学校确实能够从过去的成就中受益,但是在纳入各项指标综合考虑后则往往表现的比较糟糕,而关于教学能力和学习支持等方面的不同调查、度量以及奖励方面也是喜忧参半的结果。”

近年来一些历史悠久的学校抱怨科研经费由于研究共享被大量的瓜分,且与学校的年龄有非常大的关系。这些老的院校曾为垄断科研经费作了大量努力就直接表明,新兴的院校在成果产出以及声誉上都在迅速攀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会打破现有的高等教育格局。这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新兴院校正在积极创建他们自己的战略和环境,而不仅仅是效仿邻近的名牌大学。现代世界的互联和变化的步伐意味着如果他们不对真实世界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任何院校都可能很快失去意义和价值。年轻大学需要通过独立的以学科为主的研究,开拓出自己的身份并展示其影响力。这也是2016年THE最年轻大学TOP150榜单中的很多大学所认识并想传达给大家的精神。

表1 2016年最新THE年轻大学排名TOP20

年轻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

大学

国家

总分

创建时间

1

31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

76.8

1969

2

55

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

72.5

1991

3

59

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香港

70.7

1991

4

=88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荷兰

66.1

1976

5

116

浦项科技大学

韩国

65.5

1986

6

148

韩国科学技术院

韩国

60.8

1971

7

175

康斯坦茨大学

德国

58.9

1966

8

=138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德国

58.6

2009

9

=113

居里大学

法国

58.2

1971

10

=180

比萨圣安娜高等学校

意大利

57.3

1987

11

=190

安特卫普大学

比利时

56.5

2003

12

146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西班牙

55.8

1968

13

192

乌尔姆大学

德国

55.5

1967

14

=193

卢森堡大学

卢森堡

55.3

2003

15

=164

庞培法布拉大学

西班牙

54.6

1990

16

=185

邓迪大学

英国

54.5

1967

17

201-250

杜伊斯堡艾森大学

德国

54.1

2003

18

201-250

卡尔加里大学

加拿大

53.0

1966

19

188

巴黎第十一大学

法国

53.0

1971

20

201-250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香港

52.7

1984

(编译:Timber,参考文献: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150-under-50-rankings-2016-more-of-the-most-dynamic-young-universities-in-view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150-under-50-rankings-2016-youthful-universities-use-their-flexibility-to-make-a-mark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3646-971757.html

上一篇:穷人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
下一篇:“非升即走”:折射大学“青椒”窘境
收藏 IP: 180.159.8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