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学科评估】五轮学科评估的特色与意义——专家话评估 精选

已有 13128 次阅读 2020-11-9 22:23 |个人分类:规划参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20年11月3日,随着《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颁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号角正式吹响,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也正式公开。本轮指标体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充分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这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具体体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依托《指标体系》,对杨斌等九位专家对第五轮学科评估的解读进行梳理归纳,以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详细了解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特色与意义。

一、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特色

(一)评估基调:扎根中国大地,彰显中国特色


第五轮学科评估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科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树立中国标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更加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一级指标放在首位,全面引导高校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


(二)评估内涵:体现时代特征,注重综合融通


第五轮学科评估积极响应新时代特征,深入贯彻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在指标设计上,设置了涵盖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等四个方面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基本覆盖了我国高校的办学职能,是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全方位反映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在观测维度上,不仅关注结果状态,也关注过程质量,还关注相关的增值效果。在评价方式上,不局限于数量评价,而是采取多维方法,注重多元评价,通过坚持主观客观评价相结合,使用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等方式,运用更贴近教育发展规律的评价方式反映学科的真实水平。


(三)评估导向:坚持分类评价,坚持问题导向


本轮评估方案的最大亮点,便在于尽可能兼顾到不同学科特点,设置不同指标与权重。如在科学研究评价上,撇开往常偏重论文与专利发表数量的做法,对理论研究更关注内涵与学术贡献,对具有应用取向的学科更重视专利转化与新品种研发,对艺术学科更注重实践表现,因而采取一种既考虑到各学科共性同时兼顾特性的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思路。第五轮学科评估根据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特点,以我国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为基本单位,针对99个一级学科设计形成了99套指标体系,强化不同学科的分类评价。通过优化“相近学科同时参评”规则、加大智能化信息核查和清洗力度、开展信息网上公示、建立违规惩戒机制等一系列举措,避免评估材料的不合理整合,减少主体博弈,为真实反映学科水平提供了有力的工作保障。


(四)评估体系:公正包容


学科评估的核心在于保障评估指标体系下各个学科的平等性。第五轮评估体系的设计要取包容范式,既有充分数据支持的专家评审,又有专家充分酝酿规则下的数据注入。同时留出特色发挥空间,采取规定字数下的自选风格的描述语言,采取多维方法注重多元评价。设置开放性留白,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特色贡献。


(五)评估指标:重视柔化重视证据


第五轮指标体系中,没有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采用“队伍总体结构与代表性教师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队伍质量,重视青年教师队伍情况。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避免了以往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响应目前科教界广为讨伐的“五唯”现象,反对那种“一俊遮百丑”或“一丑掩百俊”的做法,反对一刀切的评价方法。数据是需要的,但断章取义地抽取数据是不对的。


(六)评估方法:优化“融合评价”,改善“同行评议”


第五轮学科评估创新“融合评价”方法,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事实证据的专家评价方法,实现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效融合。一些国家级的指标,如国家三大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均经过了严格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专家评审。对这些已具有高质量且经过专家定性评价的指标直接进行定量评价,也是融合评价的一种表现方式,真正做到高质量的高数量。对一些省级的成果,通过融合评价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同行评议是各国通用的主观评价手段、其评价的基础是学术价值观的共识性,优质同行评价能够推动科学进步与知识发展。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核心也在于充分发挥同行评价的优势。如在“标志性学术成果”的评价中,有效结合计量与专家评价,反映了同行专家对规范性、创新性学术成果的独立学术评判,也有效避免了材料的不合理整合。同时,邀请境外同行专家开展国际声誉调查,有助于了解我国学科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现特色与实力。第五轮学科评估通过适度扩大专家数量、科学制定遴选规则、研制专家评价指南等措施努力提升同行评价质量,着力体现同行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与科学性。


二、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意义

(一)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学科评估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好的学科评估机制将促进高校为党和国家培养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第五轮学科评估更加细化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评价工具,充分发挥专家多方代表和广泛参与的作用,有利于学校间的学习交流,也有利于学科建设思想的不断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学科评估结果应用。在后期学科评估结果呈现及分析报告中,要全面展现高校及学科发展状况,让学校认识自身的优势、发展机遇、面临挑战等,真正发挥学科评估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作用,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1.png

图一: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人才培养部分)

(二)促进高校学科建设


学科评估是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对学科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学科评估要切实贯彻国家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改革要求,倡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破除“五唯”等顽瘴痼疾。学科评估要学科评估要充分考虑高校面临的具体情况、目标、发展路径等差异,要避免评估尺子的划一把高校引向趋同化,而应通过学科评估的完整方案引导和突出高校发展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有意识地引导高校合理定位。要注重高校、学科以及人才培养中的增值评价,鼓励高校展现在不同方面的进步,促进高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呈现多种评价结果,让高校和学科能更加清楚地和自身定位相结合,客观评价高校自身表现,找准自身发展方向。

2.png

图二: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师资队伍与资源部分)

3.png

图三: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科学研究部分)


(三)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第五轮学科评估继承和发展学科评估工作的既有经验,逐步建立了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更加科学有效、更加多维多类的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学科评估的评估报告针对每个学校参评学科的各个具体指标都给了具体的呈现和分析,对学校清楚认识学科发展状况有非常好的帮助。这些好做法,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都得到继承和发展。新的评估方案,强化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探索确立新评价体系都是非常好的导向;第五轮学科评估更加注重呈现特色的案例而不是简单计数,通过专家负责任的主观评价来实现更加多元的评价,这也比较符合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

4.png

图四: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部分)

(四)助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不论是高等教育总规模还是毛入学率,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研究生教育大踏步地发展,各项数据指标全面飙升。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资源条件保障之间的矛盾愈益突出,水平与质量的诉求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适时启动学科评估,为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筑造了一堵质量保障的防火墙。新世纪以来,高校学科建设有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为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需要,高校增设了大量的新学科新专业,学科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有的学校甚至因此改变了类型归属。应运而生的学科评估为扩张时期的高校拴上了一道注重质量的保险丝,恰逢其时地满足了引导高校注重内涵建设的需要。第五轮学科评估将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置于学科评估的首位,贯彻在评估指标体系各方面,将有助于引导高校全面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树立注重质量的学科文化,从根本上转变办学方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五)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我国已经建立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宏观和微观办学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科评估诞生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改革,经过前四轮实践和完善,已经成为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学科评估的引入,开拓了高等教育治理的视野,使教育行政部门在行政、财政等机制之外,有了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治理手段。它不同于行政管理、财政资助等方式,借助相对独立的组织部门和组织方式,以包含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要求的评估标准和方案,对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间接地给予指导,发挥影响于无形,为高校自主地进行学科建设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文专家简介:

杨斌: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

金东寒: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忠钦: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阎光才: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别敦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3646-1257729.html

上一篇:【大学排名】2020年国内高校在主流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成绩单
下一篇:【学科评估】解读第五轮学科各学科评估变化(上)
收藏 IP: 183.192.36.*| 热度|

4 彭真明 黄永义 许培扬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