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美国人看人机大战

已有 3098 次阅读 2016-3-10 08:58 |个人分类:今日热点|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美国人很少玩围棋,媒体很少报道人机大战。



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对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对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

  方兴东

  “阿法狗”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在成功的营销炒作下,引发了网友对其不亚于好莱坞大片式的追捧。其实,就像当年名噪一时的“深蓝”大战一样,最新一场“人机大战”虽然炙手可热,却始终与我们真正的用户距离甚远。

  相较于中日韩三国对这场围棋大战的举国关注,欧美国家对其关注度倒不高。据谷歌发布的消息称,首场比赛中,一共有1亿人观看了对抗赛,其中6000万人来自中国。而为“阿法狗”的两场胜利欢呼或担忧的,也大部分是国人。人机大战的新闻营造出短暂的快感和舆论高潮,但对于所谓“人工智能”过度的惊叹和追逐其实源于对高科技的无知。人工智能真正进入消费级水平,还需要等待不可预期的数十年。当全球网民超过30亿,市场和技术的真正驱动力其实是广大普通大众的现实需求,如何让我们手机的电池能够更长久些,让我们的互联网应用更加便捷高效一些,这些方面实实在在的进展与突破在科技公司看来或许要比追捧所谓的人工智能来得实在。

  当年的“深蓝”大战吸引全球眼球之热度远超今天。上一次轰动全球的“深蓝”与人的国际象棋大战,曾被誉为“捍卫人类之优于机器的尊严之战”。1997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输给“深蓝”,当时全球媒体和高科技界都惊呼,这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了新时代。“深蓝”如今已经退出江湖,而在这将近20年时间里,得益于计算和编程的进步,人机对决从象棋跨越到围棋,进展不过如此。基于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能力,机器在下棋方面战胜人类,应该属于非常正常的事情。

  我们曾对“深蓝”热捧,但结果令人失望,彼时激起的对人工智能的过度预期所导致的泡沫迄今未散。将近20年过去了,人工智能事实上并没有出现突破性的发展,尤其是没有为普通消费者带来体验和应用方面的实质性进步。现在所谈的人工智能与我们大众期望的真正具备认知能力、彻底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等等的真正智能没太大关系,更谈不上人工智能很快将威胁到人类了。

  与人工智能的进展相比,这20年来,计算能力已经大大提升,尤其是基于互联网实时动态的大数据和不断深入的云计算,形成更智能的消费者行为分析能力和更精准的服务能力,大大促进了技术的人性化,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商业应用,推动了诸如超级计算、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惠及大众的技术的快速发展。

  而创造了“深蓝”的IBM从过去的业界巨无霸,到今天的业绩下滑、股价下跌,尤其是在云计算爆发的背景下,其依然靠传统封闭的技术积累和商业模式,前景备受质疑。

  我们对人工智能依然怀着美好的愿望,但过度追捧可能是在人为地制造泡沫,最终除了个别企业可能获利颇丰,反而会影响人工智能正常的发展,更影响民众对高科技领域的正确认知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作者是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


《纽约时报》科技版要闻区《纽约时报》科技版要闻区
科技网站Re/code首页要闻区科技网站Re/code首页要闻区

  新浪科技 郑峻 发自美国硅谷

  李世石与AlphaGo的人机世纪对战,人工智能利用人类的失误先下一城。这场比赛吸引了中国几乎所有主流和科技媒体的聚焦,万千观众通过各大网站的视频直播实时观看了这场机器挑战人类智能巅峰的比赛。李世石的第一局失利也引发了诸多围棋职业棋手、科技业内人士以及观众读者的震惊。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这次挑战赛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那么在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地美国,媒体对这场比赛的关注程度又是如何,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首先,虽然围棋已经传播到全球,国际围棋联盟包括了80多个国家,拥有几千万爱好者和玩家,但这项古老的棋类依然是东亚人的竞技项目。此前AlphaGo击败的樊麾虽然连续多年垄断欧洲冠军,但也只是二段水平,在全球排名只有600多位。美国围棋协会虽然已有80年历史,但依然处于普及开发阶段,近年来的冠军多是来自中国或韩国的业余或半职业选手。

  在我所关注的美国媒体体育版中,极少看到有围棋的相关新闻。要知道,美国围棋大会的总冠军奖金也只有5000美元,相对于桥牌扑克、国际象棋等美国人热衷的棋牌类项目只是一个零头。大部分美国人对围棋的了解,或许相当于我们对阿拉伯语的了解,仅仅知道它的存在而已。

  正因为如此,在美国主流媒体关于此次AlphaGo与李世石的世纪大战对决报道中,几乎每一篇都会加上一两段关于围棋的介绍。“这是一项起源于中国、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棋类,也是目前最为复杂的棋牌类项目,一度被认为是机器程序所无法攻克的”。

  在YouTube的直播页面,我看到的大部分实时评论都是中文、韩文以及日文的,英文只是偶尔出现。换句话说,实时收看这场比赛的观众大多来自于东亚三国。这也与围棋的主要普及地区相关,围棋全球几千万玩家也主要来自于中日韩三国。这并不是美国人了解和关注的竞技项目。而聚集在韩国赛场的数百名记者,也同样主要来自东亚三国。

  那么,美国主流媒体又有多关注这第一场比赛呢?美国三大主要报纸《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以及《华盛顿邮报》的首页要闻区都没有出现这场比赛的相关报道,要点进科技版块才能看到,而且还不是要闻区域。《华尔街日报》自己撰写了一篇报道,网站转载了美联社的一篇新闻,《华盛顿邮报》压根就没有报道,《纽约时报》撰写了一篇稿件。

  好吧,今天的三大美国报纸都在报道哪些科技要闻?《华尔街日报》最醒目的科技新闻是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财报、亚马逊达成空运合作伙伴、Mac遭受勒索软件、谷歌Facebook携手改进数据中心。《纽约时报》倒是将围棋比赛列在科技新闻第二条,但最醒目新闻还是亚马逊的智能家居语音识别。《华盛顿邮报》最看重的新闻是特斯拉的Model S,压根不关注这场围棋比赛。

  关注并报道了这场比赛的《纽约时报》写道,这场比赛是继1997年IBM的深蓝超级电脑击败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之后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人机对战。AlphaGo的胜利是人工智能的一大突破,显示了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这款程序已经掌握了围棋这一人类最具创造性和复杂的棋牌类竞技。

  再看科技媒体的报道重视程度。以深度著称的Re/code网站,最重要的科技新闻是谷歌的Android动态、三星S7的评测、美国政府的宽带计划、美国人支持苹果拒绝解锁iPhone。AlphaGo这场比赛的报道也是直接转载自他们的合作网站TheVerge。而即便TheVerge的报道也没有出现在首页要闻,需要下拉数篇才能看到这个消息。

  在《华尔街日报》的原创报道中,只有一条留言。在那篇转载报道中,倒是有三位读者留言。从留言内容来看,都是对棋牌类以及人工智能有着较深入了解的人士,讨论话题也是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的话题,而甚少提及围棋本身。不过,我倒是在这寥寥可数的留言中看到了有价值的评论。

  一位读者评论道,“电脑程序只会不断完善,这场比赛只是个里程碑,而不是结束。我1973年就和电脑程序玩象棋了。当时Chess 4.0已经可以轻易击败像我这样的普通业余爱好者。1997年的时候,电脑程序已经击败了重量级选手。20年后,电脑击败了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奥维尔的‘撰写小说机器’或许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门槛。应当有个针对电脑程序的图灵测试,向《纽约客》杂志投稿而且发布作为标准。我敢打赌100美元,下注撰写小说的电脑程序会在20年内通过我所说的这个测试。”

http://tech.sina.com.cn/it/2016-03-10/doc-ifxqhmve9006922.shtml

 

 不过,后来我也想明白一个事情。其实我们的大环境缺的并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科学家,而是sponsor。所以真正挑战人类的其实是IBM,不是许峰雄;是Google,不是DeepMind团队。就像,真正修成圣彼得大教堂的,是天主教会,而不是米开朗基罗。

圣彼得大教堂

http://sports.sina.com.cn/go/2016-03-10/doc-ifxqhmvc2261479.shtml

 

人机围棋大战中,无论谁获胜,都将是人类思想的高光时刻,再次证明人类的伟大

  2:0!一场史诗般的对弈引发举世关注,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两度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让接下来的比赛更加动人心弦。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是“阿尔法围棋”连赢两场,已经写下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人工智能真的会战胜人类吗?多少人在观看比赛时眉头紧锁,脑海里浮现着科幻电影里人机大战的场景。其实,人工智能也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无论这场棋局最终结果如何,都是人类的胜利。不过,人们的担忧,也反映出对人工智能的深层思索:人工智能是否有一天会在思维上超过人类、甚至取代人类?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究竟能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不能不说,这样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人工智能在棋盘上战胜人类,“阿尔法围棋”并非首次,但是与之前的国际象棋相比,围棋巨大的想象空间、多变的棋局形势,向来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障碍。“阿尔法围棋”的两连胜,不仅“秀”出了它的深度学习能力,更向世界展示出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有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撑,人工智能将进入蓬勃的发展期。

  然而,正如段子手在事后的调侃,“我叫李世石,我和‘阿尔法围棋’最大的区别就是我赢了我高兴,它却不会。”“阿尔法围棋”确实赢得了比赛,但是它并不懂得赢意味着什么,更不能享受胜利的尊严与喜悦。在“可测度”的领域内,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都将超过人类;但是在“不可测度”的领域,以数学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就只能望洋兴叹。这正如科学家所言,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它能在微秒之内完成百万级的乘法运算,能够存储世界上所有图书馆里的知识,但如果要感知花开花谢的美丽、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人工智能还不如3岁的小孩。

  因此,凭借围棋比赛就说“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显然有失偏颇,而断言人工智能将要取代、威胁甚至控制人类,同样为时尚早。技术突变的“奇点”还没有降临,人工智能也还不具备自我推理、自我学习、自我进化的能力。而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也远非数学算法所能解释或取代。特斯拉在吟诵《浮士德》的过程中获得了创造交流电的灵感,亨德尔在穷困潦倒的处境中奇迹般地创作出《哈利路亚》……人类群星闪耀时绽放出的灵感、热情与想象力,正是独属于人类的思想特质,也是人工智能最难获得的思想能力。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放眼未来,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将是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爆点,“智能+”也或将取代“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德国的工业4.0旨在打造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美国提出以智能制造实现“再工业化”的战略构想,中国也把人工智能列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领域……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谁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动权。

  自从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机器能思考吗”的命题,人工智能就开始进入人类的思想。而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思想的产物,也将再次证明人类的伟大。因此,无论“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谁将获胜,都将是人类思想的高光时刻,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温帕斯卡尔的这句话——

  “人的伟大——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此伟大的观念,以致我们不能忍受它受人蔑视,或不受别的灵魂尊敬;而人的全部的幸福就在于这种尊敬。”

http://tech.sina.com.cn/it/2016-03-11/doc-ifxqhmve9069671.s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961704.html

上一篇:小金打得好!
下一篇:中国在全球实施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分析报告
收藏 IP: 118.244.2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