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北京阅兵预演非常成功

已有 3063 次阅读 2015-8-23 13:05 |个人分类:美丽中国|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3.5万余名观众现场观看

16/19

预演活动现场的飞机

 

13/19

预演活动现场。

 

10/19

预演活动现场。

 

9/19

预演活动现场。

 

8/19

预演活动现场

 

7/19

预演活动

 

1/19

8月

 

今晨“全要素”阅兵预演 空中梯队五大看点

 

阅兵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来自:央视新闻)

 
今晨“全要素”阅兵预演 空中梯队五大看点

 

直升机编队摆出“70”字样

 
今晨“全要素”阅兵预演 空中梯队五大看点

 

战机编队“拉彩烟”飞越长安街 (来自:央视新闻)

 
今晨“全要素”阅兵预演 空中梯队五大看点

 

外军方阵亮相

 阅兵•关注|5组数字认识阅兵部队

 

从5组数字认识受阅部队

受阅部队共编50个方队,其中2个抗战老同志方队、11个徒步方队、27个装备方队、10个空中梯队。受阅装备500多台,各型飞机100余架,84%为首次亮相。

将军领队:平均年龄53岁

将军领队平均年龄53岁、最大的58岁。

徒步方队20名将军领队,始终与官兵一起练、一起苦、一起乐,每天训练8小时以上,人人体重减了好几公斤,训练成绩和作风形象都给部队作出了好样子。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阅兵•关注|5组数字认识阅兵部队

 

三军仪仗队的5个亮点

三军仪仗队常年担负国家仪仗司礼任务,自组建以来,圆满完成3875次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该队3次参加国庆首都阅兵,5次走出国门执行阅兵任务。

今年阅兵,他们有5个亮点:一个是方队规模历史最大;二个是这次阅兵首次组建男女混编仪仗护旗方队;三个是参加莫斯科红场阅兵102名队员全部参阅;四个是除执行正常仪仗司礼任务、参加“9.3”阅兵外,还要赴莫斯科参加军乐节等,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大队顾全大局,选派26名优秀教练员到各方队教学;五个是女仪仗员三分之二是新兵,训练起步晚,但拼劲、狠劲一点不逊色于男兵,训练水平上升很快。

三军仪仗队队员首次参加阅兵,女兵中队中队长程诚先后参加两次阅兵,是我国首批女仪仗队员,个人荣立一等功1次。曾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这次参加阅兵,她带领女队员与男队员一起编队训练,在训练时间晚一个月的情况下,以超常的精神和意志加班加点训练,队列动作很快赶上男兵,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阅兵•关注|5组数字认识阅兵部队

 

装备方队中包括2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

装备方队由全军27个装备方队、2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含武警摩托车礼宾护卫队)及技术保障大队和指挥部组成,在整个受阅方队中阵容最强大。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阅兵•关注|5组数字认识阅兵部队

 

11支部队参加过开国大典

受阅部队方队中三分之一以上单位参加过抗震救灾和抗击雨雪冰冻灾害,6支部队参加过奥运支援和安保,11支部队参加过开国大典。87名官兵参加过国庆50周年阅兵,265人参加过60周年阅兵。各部队注重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广泛开展传统教育、仪式庆典等主题实践活动。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阅兵•关注|5组数字认识阅兵部队

 

空中梯队共编成10个梯(方)队

这次阅兵,空中梯队由陆海空24个旅团级单位抽组合成,共编成10个梯(方)队。

多种新式战机首次参阅,空中作战要素历次最全。武器装备是历次阅兵的重要亮点和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这次阅兵空中梯队与2009年相比,除了规模增加以外,还增加了不少引人瞩目的新装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阅兵•关注|5组数字认识阅兵部队

 

(来源:军报记者微信;洪文军、余金虎)

 

 

 

 

 

 

 

今天上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预演活动将在天安门地区及长安街沿线举行。

阅兵蓝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915293.html

上一篇:北京阅兵蓝
下一篇:全国百强县出来了
收藏 IP: 114.111.1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