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中华医学科技奖(2013)今日颁奖

已有 2106 次阅读 2014-1-9 14:38 |个人分类:科技评价|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扬子江药业集团协办的中华医学科技奖2013年获奖项目昨日在京揭晓,共有86项医学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7项,卫生管理奖2项、医学科普奖2项,另有2人获卫生政策奖。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参加颁奖典礼。

  据介绍,中华医学科技奖是2001年,经卫生部、科技部批准,由中华医学会设立的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最具权威的科技奖项。该奖项设立13年来在扬子江药业的大力支持和独家资助下,共评选出1029项医学科技成果奖项,有力地激励了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推动了祖国医学科技的进步,为促进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颁奖大会前举办了中华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主席申维辰,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刘谦以及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等出席了颁奖典礼,并向获奖代表颁奖。

  陈竺指出,中华医学科技奖设立13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尖端的医学科研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卫生系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希望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敢于超越,多出成果,充分发挥获奖成果的作用,大力推广医学科学技术,促进医学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陈竺会长在讲话中对扬子江药业集团秉承社会责任,十多年来鼎立支持祖国医学科技进步事业,始终坚持“求索进取、护佑众生”的企业理念和“高质、创新、惠民、奋进”的核心价值观,坚持用高质量的药品,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给予了充分肯定。

  关心祖国医学卫生事业,支持民族医学科技进步,是扬子江药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表示,扬子江始终把药品质量和社会责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持以最新的药品,最高的质量,最好的疗效,践行高质惠民、回报社会的承诺。

http://roll.sohu.com/20140109/n393213118.shtml

 

1月8日, 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在京揭晓,8个项目从22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摘得一等奖桂冠。这些项目有何过人之处?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相关专家就此进行了介绍。

  1.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和多器官联合移植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窦科峰等

  在国际上首创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新术式,弥补了辅助性肝移植原有术式缺陷,为先天代谢性肝病治疗开创新方法;首次建立“一体两肝”评价体系,为准确评估辅助性肝移植临床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科学证据;成功开展亚洲首例肝胰肾和心肝肾一期联合移植,提出多器官联合移植“三项原则”,为开展多器官联合移植提供了宝贵经验;首次发现移植肝修复再生中,以Notch信号和肝干/祖细胞为核心的细胞分子新机制,丰富并完善肝脏修复再生机制。相关成果在16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

  2.肺癌微创诊治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完成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等

  该项目针对肺癌微创诊疗中镜下操作难度大、淋巴结彻底清扫难、大出血不易处理等难点,在国际上首创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方法,使胸腔镜肺癌手术易于学习和掌握,大大促进了其在国内的应用,该术式被编入全国高等学校外科学教材;建立无抓持纵隔淋巴结清扫方法,实现程序化的淋巴结及周围软组织彻底切除;建立胸腔镜吸引—侧压止血方法,显著减少因出血致中转开胸。系列关键技术在我国数百家医院得到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极大地促进了胸腔镜肺癌外科在我国的发展。

  3.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系列研究及推广应用

  完成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等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手术是唯一的复明手段。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切口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复明效果差。该项目组率先在国内开展超声乳化手术,并针对国人眼解剖和白内障特点,突破性改良了切口制作、碎核方法和人工晶状体固定等手术关键技术,使之成为我国治疗白内障的常规术式,提高了我国白内障整体治疗水平。在国际上首先应用“扭动”超声模式,并率先验证其优于传统“振动”模式,推动了全球主流超声模式的转变。“扭动模式”已写入5部国际著名眼科手术专著。

  4.双能量CT的临床应用与技术创新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卢光明等

  自2006年双能量CT技术推出后,该项目组进行了系列创新研究,多项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与国际同步推动双能量CT转化为临床应用,明显提高了CT诊断重大疑难病的能力与效率,拓展了适应证,大幅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意义重大。该项目组研发了双能量CT系列新技术,推动了腹部双能量CT的创新应用,提高了小病变诊断能力;拓展了双能量CT在心脑血管病的应用,实现肺栓塞和冠心病的血管狭窄与灌注缺损诊断一体化,提高了心脑血管病精确诊断水平;开发了单能谱CT技术在骨肌疾病的应用,减少了金属植入物伪影,改善了骨病变细节显示。

  5.妇科肿瘤微创治疗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志清等

  我国每年新增妇科肿瘤逾150万例,其中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一杀手。该项目组创建了以间隙解剖法为核心的手术解剖理念,并据此创建了系列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技术体系,为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开展和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率先在国内开展早期及年轻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实现了根除病变与保留生育功能的双重疗效。相关技术在全国40余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

  6.肝胆胰微创外科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荣等

  肝脏、胆道和胰腺外科疾病是我国常见病,发病率高、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反应大。该项目组将以腹腔镜为核心的微创外科技术,应用于肝胆胰疾病的治疗,改变了当代肝胆胰外科的实践模式。十余年间,从零开始,在肝胆胰腹腔镜外科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突破了腹腔镜复杂肝胆胰手术的众多禁区,建立了完整的手术方法学体系。该项目组不仅进行了数量巨大的临床实践,更通过培训等多种形式推动技术普及,使这一重要临床成果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

  7.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系列研究

  完成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等

  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壮年,是造成这一年龄段人群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该项目组在国内率先总结和推广恶性骨肿瘤保肢理念,首创并改良了多种保肢重建方式,患者保肢率已达到80%以上,在新辅助化疗的协同下治愈率也从原来的20%提高到70%,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在国际范围内首先提出恶性肿瘤累及骨盆不同部位的规范化切除和功能重建策略,治疗理念推广到全国绝大多数三甲医院,极大地提升了国内骨肿瘤诊疗水平,总体疗效居国际领先。针对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应用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辅助完成骶骨肿瘤切除,该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出血由原先的平均1万毫升降低至1500毫升,大大降低术中输血量,取得巨大社会效益。

  8.三氧化二砷毒性反应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

  完成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周晋等

  三氧化二砷对病情凶险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显著,在临床大规模应用数十年,取得满意疗效,但该药也有不足之处,即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如可产生心血管系统毒性,造成患者死亡等。

  本项目的完成从理论上揭示了三氧化二砷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机制,并发现在不改变三氧化二砷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给药速度可以减少毒性而不减弱疗效。由此创立和推广了三氧化二砷持续缓慢静脉输注法,降低了三氧化二砷引起的高白细胞血症及心脏毒性反应,已在国内多家大型医疗机构血液专科推广应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757415.html

上一篇:我在科学网感到最遗憾的一件事情
下一篇: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2013年度工作总结
收藏 IP: 125.39.68.*| 热度|

1 刘桂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