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影响因子到了最困惑的时候

已有 3301 次阅读 2013-12-20 20:36 |个人分类:引证分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年,全世界人民对SCI影响因子批判最多,最凶了。

领导困惑,科研人员困惑,情报人员困惑,科学家困惑,青年学者困惑,导师困惑,学生困惑。。。。。。各行各业都很困惑。

还不知道对中国的领导决策有多大影响。

我看到的问题确实比前几年更为严重了,表现在院士评审、人才评审,成果评审、职称评审、导师评审、博士答辩、大学排名、医院排名、科研绩效评价等工作中,具体问题和证据以后慢慢说。


《自然》《科学》承认影响因子扭曲科研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2/286540.shtm

张健  一篇SCI论文IF=0.8与IF=2.7或IF=1.8的区别有多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45897-751696.html

顶级期刊才是学术造假的罪魁祸首?(图)

http://roll.sohu.com/20131230/n392629418.shtml

编者按:

  本文为江华、彭谨、周志远、周舜泰、陈伟、彭曦、Charles Damien Lu、李太生共同合作。这篇评论,是2013年6月~7月间,几位作者有感于几桩知名的学术造假案共同完成的。追根溯源,这些作假事件几乎无一不与《Cell》、《Nature》、《Science》等所谓顶级期刊引导的发表机制相关,并且这种发表机制的背后,反映了生物医学研究中一些深层次的令人担忧的问题。成文之后,几位作者忙于科研和临床工作,一直没有时间修改发表。

  2013年12月10日,2013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Randy Schekman在卫报上发表了《Nature, Cell和Science之类的期刊是如何毁掉科学的》一文,对CNS(代表国际最高水平的《Cell》、《Nature》和《Science》杂志,CNS并不是专有名称,只是表示生命科学高水平学术杂志) 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们认为,Randy Schekman的很多意见是切中时弊的,不过,但他并未在文中论及现象背后的一些深层的问题。为了促进国内科学界同仁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讨论,我们决定将这篇还不太成熟的评论呈现给大家,也算是抛砖引玉。

CNS对学术造假应负的责任
2
CNS对学术造假应负的责任

  最近几年来,知名生物医学杂志上的著名论文造假事件,令人目不暇接,其性质恶劣影响广泛,堪称空前,惟愿绝后。例如著名的Potti医生造假案,以及最近发生的藏敬五造假案。这些造假者的行径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对科学社区以及“科学自治”的信赖,势必动摇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对这些造假者当然应该加以谴责,但仅止于空泛的谴责以及对当事人的惩处是远远不够的。科学社区应该反思,如何进一步规范科学研究的具体运作,以及如何杜绝造假和防范不端行为的机制。

  我们在此提出的一个论点是:以CNS为代表的顶级大型科学刊物引领的论文发表“规范”或曰“时尚”,对此类造假是否也应承担部分责任?

  随着生物医学研究技术和仪器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能够对复杂生物学现象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来进行综合性研究。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种认定“高水平研究”的倾向,即将利用多种研究手段的研究等同于高水平。换言之,一个“高水平研究”首先必须包括一个能够反映当今特定学科发展思潮的假设;然后利用现有的各种先进方法对这个假设进行多个角度的验证(从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细胞内细胞外各种干预手段的运用);最后结论要求能够阐明一条新的调控通路或者新的生物学现象。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复杂的研究方式能够避免一些因设计缺陷造成的不严谨的结论,从而获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由此也受到CNS等顶级刊物的大力提倡。遗憾的是,这种研究范式也给造假者提供了温床。一项重要结论若是由多篇已发表的论文,或多个独立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来逐步推出的,那么任何一个关键中间环节出现作弊,都是很容易暴露的。而在生物医学类的研究中,重复验证关键核心步骤的成本巨大。一个垄断了所有关键中间步骤的大项目,很难被其他研究者进行检验,这就给作弊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当前顶级学术期刊所青睐的重量级论文的研究范式,正是鼓励某个实验室,或利益密切相关的数个联合实验室完成所有中间步骤。在研究者已经耗费巨大研究资源的前提下,如果发现某个关键环节的实验结果出了意外,那么修改部分数据进而强行发表成果就会成为一种策略。在这种情形下,依赖某个研究者或某个实验室的科学良知来保证学术自律,是对人性的巨大考验。

  上有所好,下必胜焉。这种由CNS等期刊倡导的崇尚繁琐化论证的研究风尚,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重大造假事件负有部分责任。这些重大作假事件必然会影响公众对科学自治社区的信任。

  作者:江华 等来源健康界)


我也很困惑,最近写过几篇东西,也与很多同志讨论过这些问题。

SCI 老了

2013-12-10 09:13

SCI,本来是一个文献检索工具。 后来,大家非要用于科研评价,特别是中国。 SCI,评价指标就是一个期刊影响因子(IF)。 2005年,还是美国人提出了一个H-指数,因为提出者发现SCI的IF,不科学、不全面、不合理。 1996年,欧洲出现了一个比SCI大的多的SCOPUS数据库,采用了H-指数,可以用于各类评价。而SCI非要犟着,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分享SCI全国代表大会

热度 2 2013-12-3 18:32

时至今日,真有必要召开SCI全国代表大会。 SCI,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论文问题,而是科研问题、人才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因此,需要各方面的人士参与讨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争论,SCI本身变化不大,但对中国带来的变化很大,科学家、情报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都参与了讨论,但至今还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33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SCI数据库中中国期刊的局限性

热度 1 2013-11-19 11:23

采用SCI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应该充分考虑到中国期刊的各类问题与影响,特别是分析评价中国的科研绩效和学术影响力。 1 中国期刊出版不准时,60、70、80、90年代中国的出版比较落后,期刊经常不能准时出版,有的期刊交给印刷厂,半年后,甚至一年后才出版。 因为JCR的期刊影响因子的统计计算时间是两年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中国期刊论文自引量世界第四,超过日本

2013-11-4 20:54

期刊论文他引固然重要,但自引也非常重要,中国的期刊编辑和作者对本刊论文的自引没有正确认识,大多数作者不敢自引,只要控制在20%内就可以,要学习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经验,积极引用本刊论文(自引),增强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最近,看到了国内有的期刊自引量极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当研究员(教授)必须有SCI论文

2013-12-13 16:17

研究员(教授)的条件: 1 SCI论文,还要看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 2 国家级科研项目 3 省市级以上科研成果 4 当导师 5 学术组织职务 6 期刊编委 7 出版著作 8 有专利 这两天,把我们关在一个地方,看了很多医学科研人员的个人资料,给我一个深刻的印象是想当研究员(教授),SCI论文还是第一位的。其实有几篇S ...个人分类: 科技人才|312 次阅读|


分享晋升中级职称也必须有SCI论文

热度 8 

2013-12-1 16:00

以前有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博士生必须发表SCI论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晋升高级职称要SCI论文。 今年,北京有的大学和医院规定,晋升主治医师(中级职称)只发表国内期刊论文还不够,必须发表SCI论文,至少一篇,这个要求太高啦,以前还没有听说过,不知道全国还有别的单位吗? 还真有当住院医生(初级职称)期间就发表SCI论 ...个人分类: 科技人才|493 次阅读|8 个评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751534.html

上一篇:3D人体解剖学图谱
下一篇:高校院士多
收藏 IP: 122.70.220.*| 热度|

5 蔡小宁 郑永军 李明阳 张忆文 赵美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