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韩春雨 质疑文章没有看 三家实验室成功重复

已有 3627 次阅读 2016-11-18 06:54 |个人分类:今日热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韩春雨 珍惜时间 潜心研究 早发论文

2016-11-18

希望韩春雨团队珍惜时间和精力,团结一致,力排众议,少管闲事,潜心研究,早发论文。 韩春雨 质疑文章没有看 三家实验室成功重复 2016-11-18 韩春雨 ...(68)次阅读|(0)个评论

韩春雨 科研保密 万无一失

2016-11-17

科研保密绝对重要,特别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很多科研人员对科研保密并不理解或还没有教训。 我们在科技查新中看到,绝大部分科研项目是保密的,查新委托人 ...(378)次阅读|(1)个评论

韩春雨 国际科学界高度关注 论文得分高达320分

2016-11-17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Overview of attention for article published in Nature Biotechnology, ...(348)次阅读|(0)个评论

         面对《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的针对NgAgo可重复争议的文章,韩春雨在11月16日下午回应《知识分子》称,(质疑)文章的具体内容他还没有看,但他的实验室已经再次重复实验并成功,只是“细胞需要处理才能做”。然而,韩春雨拒绝透露处理细胞的详情,称“这个处理还没有完善,如果要发文章,做出回应(correspondence),还需要把这个东西进一步明确”。

  韩春雨说,他还找了两家实验室,按照他确定的方法能做出来。但是他不愿意透露这两个实验室的名字。

http://china.caixin.com/2016-11-17/101008693.html


 据文章的通讯作者之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介绍,他们曾在10月中旬将这篇文章投给最初发表NgAgo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但《自然-生物技术》在此之前已收到一篇类似的文章,20位科学家遂转投《蛋白质与细胞》,文章得以快速评审并发表。

韩春雨 NBT不会接受质疑论文

热度 6

2016-11-16 15:02

因为有重复出来的,质疑依据不足。南通大学刘东采用 NgAgo 进行研究,有所发现,已发表论文。 国外也有人在研究中,研究论文会陆续发表。 韩春雨 几个结论 2016-11-16 1. 方舟子类造谣诬陷 2. 饶毅的言论无效 3. 调查理由不成立 4. 论文不会撤稿 5. 国际关注持续 6. 相关 ...893 次阅读|9 个评论



 20位署名作者名单

  Shawn Burge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人类基因组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程临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

  谷峰,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研究员;

  黄军就,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黄志伟,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林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教授;

  李劲松,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伟,中科院北京动物所研究员;

  秦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教授;

  孙育杰,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

  松阳洲,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魏文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

  吴强,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

  王皓毅,中科院北京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晓群,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熊敬维,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席建忠,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

  杨辉,中科院上海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致谢:王承志对本文亦有贡献。

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Overview of attention for article published in Nature Biotechnology, May 2016
Altmetric Badge
<a class="contextual-help-link" data-type="score" title="About this data" data-content="<h3>What is the 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

The 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 for a research output provides an indicator of the amount of attention that it has received. The score is derived from an automated algorithm, and represents a weighted count of the amount of attention we've picked up for a research output.

<a target="_blank" href="https://help.altmetric.com/support/solutions/articles/6000060969-how-is-the-altmetric-score-calculated-">Click here to learn more about how 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s are calculated.

" href="https://nature.altmetric.com/details/7114638/news#" style="box-sizing:border-box;margin:0px;padding:0px;border:0px;font-style:inherit;font-variant:inherit;font-weight:inherit;font-stretch:inherit;font-size:inherit;line-height:inherit;font-family:inherit;vertical-align:baseline;color:#383844;text-decoration:none;outline:none;"> About this Attention Score
  • In the top 5% of all research outputs scored by Altmetric
  • Among the highest-scoring outputs from this source (#17 of 3,537)
  • High Attention Score compared to outputs of the same age (99th percentile)
  • High Attention Score compared to outputs of the same age and source (98th percentile)
Readers onmendeley917 Mendeleyciteulike8 CiteULike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1015413.html

上一篇:欢迎大家分享 静下心来慢慢欣赏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高质量文献分析报告 1988-2016年
收藏 IP: 120.52.94.*| 热度|

3 蔡小宁 姜咏江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