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接受中国科学报胡记者的采访 2016年诺贝尔奖的预测

已有 2651 次阅读 2016-9-21 16:23 |个人分类:诺贝尔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天下午4点钟,中国科学报胡记者的电话采访了我,我对2016年与今后的诺贝尔奖谈了自己的看法。对汤森路透今天发布的2016年诺贝尔奖的预测,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汤森路透自2002年以来,每年发布的引文桂冠奖已成功预测了39位诺贝尔奖得主。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9/356844.shtm

            近十年或更早的时间,国际科学研究前沿和热点是诺奖评委关注的重点,医学与生理学的国际原创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成果,必须是国际科学界公认的,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重大科研成果。

            癌症免疫治疗,国际学术争议还比较多。张锋的基因编辑技术,还需要更长期的实践检验,不会那么快就获诺贝尔奖。日本科学家2006年的干细胞研究成果,2012年获诺贝尔奖,是最快的。

            生理学和医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的转化和临床应用更为重视和关注,更看重疾病治疗的效果,比如癌症、慢性病。

huminqi2008 4 小时前

许老师好

       我是中国科学报记者胡珉琦。是这样的,我知道您前两天接受了我们报纸的一个采访,是关于拉斯克医学奖的,这次我们有一个预测诺贝尔奖的稿件,想提前做些科普。您在博文中也谈过这个话题,所以想再跟您具体聊一聊,不知道您这周有没有一点时间。如果可以的话,还请您告知一个您的联系电话。非常感谢!盼复!

xupeiyang 4 小时前

胡记者,你好。

       关于对拉斯克奖的评价与诺贝尔奖预测,我发过相关博文,你可以参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03016.html 我的电话*******5407 你可以联系我


             2016年9月14日下午14:30时,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电话采访,谈了我对今年的拉斯克奖的看法;缺氧诱导因子(Hif)与肿瘤、其他疾病的关系,它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我认为“缺氧诱导因子(Hif)”将会获得诺贝尔奖。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1002900

2016年诺贝尔奖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003016.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1004219.html

上一篇:潘建伟《自然·光子学》9月19日论文 国际高度关注
下一篇:潘建伟《自然·光子学》论文今天达185分 国际高度关注
收藏 IP: 36.110.11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