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抗病毒还是等待:给一位乙肝患者的母亲解惑

已有 3187 次阅读 2013-6-4 07:40 |个人分类:肝病手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抗病毒治疗, 慢乙肝, 护肝治疗, 免疫清除

    早几天,我的邮箱收到这样一封来信——“如何将科学的医疗与自身的客观现实相结合”(见附件),我做了如下回复:

    看了你的邮件,让人非常感动,我从另一个角度更进一步理解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涵义!
    的确,你看了很多资料,对本病的治疗也有了很多了解,几乎可以说是“儿病成良医”。但所谓临床经验,实际上就是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权衡利害得失,将“指南”所确立的治疗方案恰如其分地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患者身上。按照你儿子的情况,我还是坚持认为应该考虑抗病毒治疗,主要是超声波提示肝回声增粗,分布不均,这是肝纤维化的表现,而且长期肝功能异常又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促进因子,不是护肝治疗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关于治疗,目前的诊疗指南是国际性的,那些没有纳入“指南”的治疗药物或疗法不是临床证据不足,就是没有可靠疗效,因此我们一般不予考虑。尽管如此,我们目前仍然认为“慢乙肝是治不好的”(相对于慢丙肝可以治好而言),那些短期内抗病毒治疗停药没有病毒学反弹的患者,往往是借助自身的免疫清除,而完全靠药物控制必须是长期治疗。但是,虽然抗病毒治疗不能短期彻底治愈乙肝,目前的抗病毒治疗却能够明确地控制病情,阻止疾病进展(临床证据1级),这是抗病毒治疗诞生之前无法做到的。
    我的看法不一定准确,你可以再咨询一些其他专家(一定要是传染病专业的)。

 

附患者母亲:如何将科学的医疗与自身的客观现实相结合

 
    两个月来,我一直在考虑抗病毒治疗一事。但决心一下,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出来了。迟迟不敢踏上抗病毒治疗这条前途未卜又没有归期的“贼船”主要出于三方面原因:
     一、对耐药和病毒变异的恐惧与经济条件的制约
        一旦耐药出现或病毒变异,就意味着后续治疗的复杂化和经济成本的增加,这样就我的家境来说,随时可能因经济条件限制终止治疗。儿子今年24岁,终身服药太可怕。抗病毒治疗要靠我们夫妻提供资金保障,而我俩现平均年龄54岁,有生之年还有多久    
    目前,ETV五年内耐药问题还是可以放心的,但如果24周评估应答不好的话(有报道,但还没有看到针对母婴垂直感染者的统计报道),上述的问题就会出现。现在的ALT值是140,在上限的3-4倍内,距5倍以上的理想值还差点,是否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二、面临依从性与生活现状的实际问题
   清除期的出现恰遇毕业求职的节骨眼上,目前工作无着落,毕业后去哪里没确定,找工作是否顺利?体检的关怎么过?是否遭遇乙肝歧视?这是要面对的第一项“精神压力”;即便找到了工作,工作强度是否吃得消是第二项“身体压力”当他发现谋生、治病、交际、婚恋、成家处处要钱花又都迫在眉睫时,又将遭遇“经济压力”;总之会比常人有更多的不如意要面对。抗病毒治疗,即便我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强调再多些,身边没人督促的话,他能坚持多久我放不下心。所以让他了解掌握一些有关乙肝知识,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还需时日。我认为能拥有一份工作对依从性的建立和保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暂缓抗毒治疗是想找一份工打,先服用保肝药(水飞蓟),有培养服药习惯之意
     三、自发清除的侥幸心理与对医学发展的期待
       能自发清除的报道鼓舞人心,但对于母婴垂直感染者有几分可能,至今还未见到有关研究的数据统计报道。在清除期的开始就实施阻止肝损害(保肝)行动,先抵挡一阵子(0.5-1年),是我自以为是的想法,不知是否保险?我理解抗病毒治疗应该是同时具备适应症、依从性、经济条件三项的,而且缺一不可。
    前段时间,我国好几家医院在宣传生物免疫技术“自体特异靶向攻击疗法”(自血抽取——体外分离培养——回输靶向攻击),代表单位南昌第五人民医院。基因靶向治疗前几年有专家说是个设想,相当长时间难应用于临床,怎么发展这快?可疑(还有接受HBV自愈者的骨髓移植治疗乙肝的尝试)。
    曾誉为中药干扰素的苦参碱前几年已有用于乙肝治疗的报道,代表单位山东济南传染病医院。今年又没进展消息了。失望
    还有,据说我国研发的乙肝新药——异噻氟定和乐复能已获得了国外的专利,那么国内临床用得怎样呢?是否比核苷类药更有优势?期待
   总之,现在是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已具备;资金十年之后难保;依从性目前心中无底。但不尽快抗病毒治疗,我更是惶恐不安,原因也有三:
     一、检测数据(大学期间的3.5年时间,2009/10---2013/04)
    ALT:自2009到2013年,20+,30+,110,140呈逐年上升(AST/ALT都还在0.5内,大于0.63就问题严重了是吗?)
    HBV-DNA:2009到2011年,10^5,10^8,近两年没查,但ALT异常了,推测应在10的5-8次方之间吧。
    总胆红素:2009年以前是个位数,从2009到2013年:10+,12+,14+,15+ 呈逐年上升。
     A/G比值:1.43-1.87间波动,低于1.5的两次,恰恰是B超发现结石的两次 ,今年异常的还有:GGT 64,TBA 10.04umol/L,这些是否与肝内胆管结石有关
    B超:20110810诊断:1.肝内小胆管结石(0.84*0.6CM2.右肾小结石
         20120808诊断:肝、胆、脾、肾均正常(1.未见肝内小结石 2.右肾钙化斑)
    最近一次(20130427):肝脏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增粗分布欠均匀,肝内血管纹理清晰。肝右叶内见一枚大小约0.5*0.33CM强光斑,后伴声影,PV:1.05CM,胆总管:0.30CM,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大小:7.3*2.1CM,壁稍毛糙,囊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脾脏厚:2.66CM,SPV:0.4CM,回声正常。 双肾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完整,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其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CDFI:上述部位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诊断:1.肝、胆、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2.肝内胆管结石。
    两对半:2009年为1、3项阳,这两项是始终没有变过的。
     二、《指南》中的硬化和HCC高危因素分析
    1.病毒载量高;2.ALT水平高;(这两项治疗可以改变)
    3.持续肝脏炎症(要靠维持疗效解决)
    4.HBeAg持续阳性(即便治疗也有部分运气在其中,不知母婴感染者运气怎样,治疗真不能提高血清学转换比例吗?)
    5.男性;(不可变的)
    6.年龄;(动态发展的)
    7.嗜酒;8。黄曲霉素;9.合并感染;10.HCC家史(这四项是于己没有关系或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从相关报道中获知的信息
    慢性乙肝的不良事件如反复肝功能异常波动,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和年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是在慢性病变开始积累的15-30年以后出现,而免疫耐受期被打破一般被认为是慢性病变积累的时间起点。慢性病变积累15-30年后年龄又恰处40岁到60岁之间的话,就极易出现病情恶化,不良事件的发病高峰期平均在50岁左右
 
聂教授
 
    我和儿子染上乙肝是不幸的,有幸的是能认识和联系上您。在悲观无助的时候能向您寻求指导和帮助。以上是我平时记在文档里的零零碎碎,当有了上文的题目后,我就把碎片整理了出来。虽然不爱写也写不好东西,但强烈的交流愿望,促使我还是发出了邮件。我认为求医治病中,不仅要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上的疾病症状,还应该让医生掌握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特别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更应如此
    我后续打算做好电子病历,为长期的治疗和评估备好案
    我儿子为了谋生和发展,毕业后若要选择漂泊的话,治疗期间的检查就无法固定医院,只能就近(医院)解决。固定医生随访多半也只能通过邮件和手机了。所以无论我是否能在孝感选择固定的医院和医生,今后是免不了要麻烦打扰您了,让您为我的困难费心费时,我心中深感内疚和不安,但目前我也只能在此道一声谢谢!衷心地祝愿您及全家永远幸福安康!
                                                      2013/06/0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696345.html

上一篇:重游九华山庄
下一篇:丙型肝炎诊疗指南解读
收藏 IP: 119.8.18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