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对传统穴位实施实体解剖结构研究的背景及进程

已有 483 次阅读 2024-2-23 10:3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王增涛. 对传统穴位实施实体解剖结构研究的背景及进程. 山东医药20236391-2

在古人看来,穴位是外有口、内有底、四壁有界,可以触摸感知的结构。多年来,相关研究人员用了很多方法来探索穴位的实体解剖结构,一直未有确切答案。肉眼下解剖没有发现穴位,显微镜下也找不到穴位,于是用这样的观点来解释:穴位是没有固定结构、无法触摸的抽象概念。

丁志伟副主任医师是国内显微重建外科医生,同时还对针灸有所研究。他读了笔者 2009 年出版的《显微外科临床解剖学图谱》后,发现书中描述的血管皮穿支位置与穴位重合度很高,遂认为血管皮穿支穿深筋膜浅出处就是穴位。2017年开始,他多次建议笔者对血管皮穿支与穴位的关系进一步解剖研究。丁医生经常向他同事及朋友介绍笔者的书和通过血管皮穿支定位穴位的方法,先后有几十人找笔者讨论交流穴位的解剖结构,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张启明教授、全美中医药学会欧阳晖秘书长、香港城市大学胡金莲教授、美国中医学院院长巩昌镇博士、全美中医药学会CEO兼常务副会长魏辉、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教授等,这让笔者了解了更多人体穴位方面的知识,并逐渐对穴位的实体解剖结构产生了兴趣。

血管皮穿支处即是穴位,这是丁医生观点,他希望笔者做穴位解剖进行验证。他多次来笔者的研究所面对面讨论,笔者也多次让他在笔者的前臂扎针,以感受、体会他的皮穿支与穴位的理论。笔者查阅了一些有关穴位定位的文献,回顾了20多年解剖的经验,感觉穴位与血管皮穿支在体表位置上的确有较多重合,但是笔者并不认同丁医生的血管皮穿支等同于穴位的观点。

笔者是一位工作35年的显微重建外科的医生,做临床解剖工作已经20多年,连续17年举办并主讲“显微外科解剖与临床高级研修班”,积累了 300 多万张解剖图片和数千小时的解剖视频,出版了二十余本临床解剖学方面的图书,对人体骨骼、肌肉与周围血管/神经/淋巴的解剖结构等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穴位到底是什么?穴位的实体解剖结构是什么?笔者的理解如下: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发现,身体表面一些凹陷的部位触碰、按压时会产生特殊的感觉,如酸、麻、胀、痛、重等,这些按压时有特殊感觉的凹陷部位即称之为穴位,而这种特殊的感觉称之为“穴感”。为什么有“穴感”的部位大都在体表凹陷处?二者之间有何关联?在四肢,人体的主要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位于屈侧,可以避免受到损害或减少受损害的程度,这是人体生物进化的结果。同样的道理,在肢体内部,重要的组织结构位于肌肉、肌腱、骨三者的间隙中或骨凹陷处,也是为了避免或减少损害。但是,重要的组织结构即使位于间隙或凹陷中,在日常生活劳动中仍有被碰撞挤压到的可能,于是这些部位进化出了不同于体表皮肤感觉的“穴感”。当外力触碰到这些部位时,“穴感”会让人体产生反应,避免受到进一步的损害,并在大脑中产生记忆以躲避此类损害。

古人认为穴位有类似洞穴的结构。洞口是穴位的入口,相当于穴位的体表定位,洞底是产生“穴感”的结构,洞口至洞底的路径即是穴道。针尖刺激到洞底结构或按压传达到洞底结构,受试者就会产生“穴感”。洞口的位置,古籍中已有很多描述。但洞底的三维定位在哪?洞底是什么样的结构?文献中虽有很多猜想,但一直不确定。现代临床解剖学认为,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那么,具有“神奇功能”的穴位应该有具体的解剖结构。基于这种理解,我们着手对穴位进行显微解剖研究。

首先是文献的收集、整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张效霞教授一直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中医临床文献挖掘、中医药文化与中国医学史研究,对穴位的理论研究颇有建树,于是邀请张效霞教授一起合作。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康复学院的孟宪国教授从事与穴位有关的教学,对穴位解剖工作很热心且富有激情,也带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学生们加入我们的团队。在张效霞教授的指导下,我们查阅了大量与穴位定位有关的文献:古代书籍(1911年前出版)68本,现代书籍 34本;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与所研究穴位定位相关的文章,按被引用量从高到低排序,文献数目小于 100 篇的穴位阅读全部文献,文献数目大于 100 篇的穴位阅读前100篇文献。研究的重点是穴位的解剖。在放大3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长时间解剖对体力、精力是一种严峻考验。为了减缓标本的腐败,我们解剖时要双臂趴卧在-20℃的冰冷解剖台上,将室温控制在17℃左右,一个穴位要解剖20小时以上。解剖过程中,仅显微器械就用坏了30多套,闪光灯也用坏了4个。

考虑到现今文献中报告的穴位有几千个且越来越多、日新月异,好像是“无处不穴”了,这些新出现的穴位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穴位不容易考证,因此我们选取传统经典的穴位进行研究。我们对穴位实体解剖结构的研究路径如下:①查阅归纳古代书籍对穴位的定位;②查阅整理现代文献对穴位的定位;③按文献中对穴位的定位描述,用手指在不同部位按压,寻找“穴感”最明显的部位;④在不同位置针刺,寻找“穴感”最明显的位置;⑤在放大 30 倍的手术显微镜下,用显微手术器械解剖定位处;⑥在志愿者手上针刺穴位,出现“穴感”时用 B 超观察针尖所在位置及结构;⑦先用B超找到该结构,然后在B超引导下用毫针刺向此结构,当针尖到达时看是否产生“穴感”。

因上肢比较好显露,特别是手与前臂,所以我们先选择这些部位的穴位进行研究。合谷穴是手部经典穴位中最常用的,就成为我们第一个研究对象。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合谷穴定位在第 1 骨间背侧肌的肌门处。肌门为支配肌肉的神经与供养肌肉的血管一起伴行进入肌肉处,是血管神经进入肌肉的通道。那是不是上肢其他的穴位也在肌门处呢?针刺神门穴、尺泽穴、曲泽穴、曲池穴、鱼际穴等存在肌门结构的穴位时,有与合谷穴类似的情况,初步定位这些穴位在肌门处。但是,有许多穴位处没有肌门的结构,那这些穴位的实体解剖结构又是什么呢?我们又对合谷穴邻近的三间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三间穴定位在第2掌骨颈掌侧骨门处。骨门,即血管与神经进入骨骼处,是血管神经进入骨骼的通道。那么,是不是其他没有肌门的穴位都在骨门处?同样的方法验证,二间穴、前谷穴、后溪穴、灵道穴等很多穴位在骨门处。但是,以我们掌握的解剖知识来看,还有很多穴位处既无肌门结构亦无骨门结构,那这些穴位的实体解剖结构又是什么?于是我们选择10侧成人新鲜四肢标本,对五输穴的全部60个穴位在放大 30 倍的手术显微镜下专门进行解剖。解剖结果显示,五输穴全部 60 个穴位产生“穴感”的部位都位于肌门或骨门。我们曾认为既无肌门结构亦无骨门结构的穴位,是因为以往的解剖文献中很少甚至没有相关的介绍。

“穴点以差讹,治病全然纰缪”。搞清楚穴位的实体解剖结构,对穴位进行精确的三维立体定位是当今针灸发展的迫切要求。目前探索过的传统经典的穴位,依据其解剖结构分属两大类:肌门类与骨门类。具有肌门结构的穴位我们简称为肌穴,具有骨门结构的穴位我们简称为骨穴。对穴位进行按压或针刺时,同一类穴位的感觉具有相似性:肌穴与肌穴的感觉类似,骨穴与骨穴的感觉类似。肌穴的感觉是什么?骨穴的感觉是什么?其实穴位的感觉一直没有准确的描述,通常的描述是酸、麻、胀、痛,更有人进一步细分为酸、麻、胀、重、热、凉、紧、灼、痒、痛、触电、蚁行、水波、气流、灼痛、刺痛、跳动、蜂蜇、蠕动、抽搐等。之所以有这么复杂的描述,一是因为“穴感”是与人们平时经常感受到的完全不一样的一种感觉;二是因为穴位位于人体体表凹陷处,日常生活中不易直接受到刺激,进而在日常文字语言中缺乏专门定义。实际上再多的词汇也无法表达穴位的感觉是什么,这就像是对一个没有吃过榴莲的人讲榴莲的味道一样,无论怎样描述对方仍然不明白,除非亲自吃一口体验一下。但即使是吃过榴莲的人,对其味道的描述也不尽相同。对榴莲味道最准确的描述就是“榴莲味”,对穴位受刺激时的感觉最好的描述就是“穴感”。肌穴类穴位有“肌穴感”,骨穴类穴位有“骨穴感”。

我们目前只对包括五输穴在内的 70 多个穴位的实体解剖结构进行了探索,是否全身的所有穴位都分属骨穴与肌穴两种结构?这还有待继续研究。另外,我们只是探索了穴位的实体解剖结构,没有涉及穴位的功能和主治的疾病以及与经络的关系。

作为肌穴代表的合谷穴、骨穴代表的三间穴的解剖结构将先予以公开并与同道们分享。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22706.html

上一篇:[转载]李永明:纪念针灸界的老朋友格兰博士
下一篇:[转载]黄龙祥:论俞穴
收藏 IP: 120.229.67.*| 热度|

1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