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周小明:稷下学宫——世界上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已有 881 次阅读 2023-9-22 16:50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哲学园 2023-09-21 00:13 发表于广东

简述:

稷下学宫创办于公元前450左右,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因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而得名(注:柏拉图学园,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约前387年创立于于雅典城北方的学校)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现象,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发起的。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创建: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是齐威王变法改革的产物。其之所以创建稷下学宫,除了受魏文侯尊礼子夏建立西河之学的影响和广开言路之外,更有他为巩固田氏政权统治的苦衷。

因田氏的祖先是在春秋中期齐桓公时由陈国避乱逃到齐国,而道家的老子正是陈国人。所以,田氏政权选择了来自南方陈国的老子学说,同时又抬出传说比尧、舜、禹、神农更早的黄帝来,故极力推进以黄帝老子为始祖的黄老学说。这样一方面是以此压倒儒、墨、农等家,更重要的是把黄帝作为田氏的始祖,而姜氏是炎帝的后裔,黄帝战胜炎帝而有天下的传说,就成为了“田氏代齐”合法性的历史根据。

盛况: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等诸家。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子、田骈、慎子、申子、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田巴、儿说、鲁连子、驺子、荀子等。

尤其是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

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更为可贵的是,当时齐国统治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列传》),“不任职而论国事”(《盐铁论·论儒》)。因此,稷下学宫是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

稷下学宫还具有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知识的性质,其在教育史上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作为教育功能,与后代学校相比,它既有一般学校的特点,又有历史的独特性。首先学宫具有规模宏大的校舍条件,“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崇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明校舍建在交通要道,并且相当宏伟壮观。宣王时,稷下的师生数量多达“数百千人”。由此可见师生人数之众。如此师生济济一堂,定期举行教学活动,再次,稷下学宫有较严格的规章制度。根据郭沫若的考定:《管子·弟子职》篇当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里面从饮食起居到衣着服饰,从课堂纪律到课后复习,从尊敬老师到品德修养,都规定得详细严格。从此,可见当年稷下学宫的规章制度也是健全、严格的。

衰亡及后世影响

到了战国晚期,齐国国君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稷下学宫衰落,稷下黄老学派的传人也逐渐散去。不久,时任秦相的吕不韦大力召集门客,他们便纷纷投奔吕不韦,成为吕不韦的谋士和助手,并在编撰《吕氏春秋》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吕不韦也在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秦国推行黄老政治,使得秦国的经济和文化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诞生在楚地的《鹖冠子》,也是黄老道家的重要作品。它和《吕氏春秋》一起,集中展示了战国末期黄老思想的风貌。

秦始皇执政后,废除了吕不韦的大多数措施,重新启用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将其意志推行到了全国,不久又实行“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使得包括黄老道家在内的百家思想遭到了沉重打击。但黄老思想在民间的余脉还在。汉朝取代秦朝以后,当时的丞相曹参在稷下黄老学派的策源地——齐国学到了黄老思想的治国精髓,并将其变为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于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

后人评价(来自余秋雨《中国文脉》):

「齐国做事总是大手笔,而稷下学宫更是名垂百世的文化大手笔。我在考察各种文化的长途中不知多少次默默地感念过稷下学宫,因为正是它,使中华文化全面升值。没有它,各种文化也在,诸子百家也在,却无法进入一种既高度自由又高度精致的和谐状态。因为世上有很多文化,自由而不精致;又有很多文化,精致而不自由。稷下学宫以尊重为基础,把这两者统一了。因此,经由稷下学宫,中华文化成为一种“和而不同”的壮阔合力,进入了世界文明史上极少数最优秀的文化之列。」

「由于统治者的取舍并不影响各派学者的社会地位和言论自由,稷下学宫里的争鸣也就有了平等的基础。彼此可以争得很激烈,似乎已经水火难容,但最后还是达到了共生互补。甚至,一些重要的稷下学者到底属于什么派,越到后来越难于说清楚了。

学术争论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各派充分地展开自己的观点之后,又遇到了充分的驳难。结果,谁也不是彻底的胜利者或失败者,各方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同上一个等级。」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长叹一声。我们在现代争取了很久的学术梦想,原以为是多么了不起的新构思呢,谁知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就实行了,而且实行了一百多年!」

两千多年前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塑造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属性,让我们来探究百家争鸣的思想源泉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从无断绝,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观。今天我们回望历史,到稷下学宫去找寻我们这个民族值得骄傲的文化。

一、历史上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我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它综百家之说,开“百家争鸣”之先河,倡导兼容并包、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是博士制度的先声。


稷下学宫诞生在齐国故都临淄。这里东邻大海,南依高山、内靠平原,是个山海相连、海天一体、山水环绕的地方,称为“齐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岱之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其拥有“海阔凭鱼跃”的宽广胸怀和“一揽众山小”的开阔视野。自姜太公封齐建国因俗简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到春秋中期桓管改革“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再到战国“威宣称雄”,齐地奠定了滨海商业文明的基础,齐文化形成了开放、变革、包容、重商的鲜明特征。稷下学宫的诞生正是齐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滨海商业文明基础共同孕育的结果。

稷下学宫诞生在大变革、大融合的背景之下。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式微、礼崩乐坏、四夷交侵。各诸侯国皆想雄霸天下,纷纷招贤纳士,寻求治国之道。而当时的“士”阶层兴起,他们以浓郁的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使命感,思索、探寻济世良方,一时诸子纷起、星汉灿烂。出于招纳贤才图强的需要,养士之风盛行。出于对人才、济世良方的渴求,战国田齐桓公(田午)在齐都临淄“稷门”之外设立稷下学宫,至齐宣王时期达到鼎盛,随秦灭齐消亡,历时150余年。与其他诸侯国不同的是,齐国临淄的稷下学宫在纷争时代下散发着最灿烂的光辉,在历史浪涛中标志出最清晰的航向。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园地。稷下先生们围绕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等课题,切磋驳难、争辩求知,以觉醒的主体精神、积极的创造意识、敢为人先的理论勇气,促成了稷下学宫学术的空前繁荣,推动了整个中国先秦学术文化的大发展、大集成、大融合,形成了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学派。一时之间,战国学术,皆出“稷下”。


稷下学宫是当时齐国的政治咨询中心。齐国统治者建高门大屋,修康庄之衢,揽天下英才——是为稷下先生。稷下先生可自由地宣讲自己的学说和主张,他们享有优越的生活条件,被授予一定的官职,但统治者并不强求他们一定要为国家做事,如著名的稷下先生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都曾游学稷下,齐皆“赐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也就是不担任具体的行政工作,专以议政治学为务。




稷下学宫是中国教育史上空前的壮举。它具有规模宏大的校舍,高门大屋,师生人数众多,有较严格的规章制度,教学活动正规。学生可以自由来稷下寻师求学,老师可以在稷下招生讲学,“来者不拒、往者不追”,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稷下学宫空前优越的待遇,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平等自由的环境,吸引无数有名的学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多的时候达数千人。当时各国著名的学者如孟子、荀子、尹文、邹衍、彭蒙、淳于髡、鲁仲连、貌说等齐聚稷下,他们的车痕、脚印连同其学说和理论一起留在了这块充满大气与霸气的土地上!

所谓“真理不辨不明”。稷下学宫为中华文明走向统一、繁荣、昌盛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秦以法家思想为指引建立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黄老学派是稷下重要的学派之一,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正是在黄老学说基础上诞生。自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主流延续千年……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开创了百家争鸣的一代新风,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学术文化大繁荣的黄金时代的到来,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03450.html

上一篇:[转载]人类已停滞百年的基础物理学,可能即将迎来重大突破
下一篇:[转载]稷下学宫遗址确认:孕育“百家争鸣”的世界最早官办高等学府
收藏 IP: 120.229.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