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探析叶天士斑疹辨治思想

已有 3463 次阅读 2021-10-11 21:3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夏庭伟,杨越,郭静. 探析叶天士斑疹辨治思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9):1076-1077+1080

摘要:叶天士为我国清朝的温病大家,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对斑疹的辨治提出“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斑疹的发生机理为“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若斑色紫,小点者,心包热也;点大而紫,胃中热也”;临证过程中首先应辨明斑疹之阴阳属性,红紫色斑疹多属于阳热性质,淡红色斑疹多属于阴证性质;再根据其属性确定相应的治法,阳热性质的斑疹宜用清化之法,阴证斑疹宜温补之法且应以病体为本,避免损失正气;根据斑疹的形态、色泽等判断预后,斑疹色黑而光亮或四旁有赤色环绕、斑疹发出后神情清爽等属于预后较好的征兆,斑疹色黑而晦暗、斑疹发出后神志昏迷等属于预后不良的表现。

斑疹为温病发病过程中的常见症状,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斑疹是斑和疹的统称,其形态、色泽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的提示意义。清代名医叶天士对斑疹的辨治思想尤为精辟,对临床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故作此文探析叶天士斑疹辨治思想,以飨读者。

1  释斑疹之理

对于斑疹的不同,叶天士提出“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斑疹的发生机理为“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若斑色紫,小点者,心包热也; 点大而紫,胃中热也”[1]。其弟子在《临证指南医案·斑痧疹瘰》中描述得更为生动形象:“斑者,有触目之色,而无碍手之质,即稠如锦纹,稀如蚊迹之象也。或布于胸腹,或见于四肢”,“殆伤寒、瘟疫诸症,失于宣解,邪蕴于胃府,而走入营中,每有是患尔”[2]。其中“蕴”、“走”二字可谓是妙笔生花,“蕴”字点出邪气的郁闭,而“走”字则突出了热邪易于生风动血的特点。

章虚谷亦注解道:“热闭营中,故多成斑疹。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经”,“火不郁不成斑疹”,“点小即是从血络而出之疹,故热在心包; 点大从肌肉而出为斑,故热在胃”[1]。故可知点大成片、色红或紫、抚之不碍手为斑,多由热郁阳明、迫及营血而发于肌肤;其形如粟米,色红或紫,高出皮肤之上,抚之碍手为疹,多因热邪郁滞、内闭营分,从血络透发于肌肤。

2  辨斑疹之性

叶天士云:“春夏之间,湿病俱发疹为甚,且其色要辨。[1]”斑疹总由火邪郁于营血所引起,而火之属性具有阴阳之分,不独由温热之邪所引起,亦有因脏腑虚损所引起,临证当审慎辨别。

2.1  阳证斑疹多红紫属火热

叶天士云:“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黑者胃烂,然亦必看外证所合,方可断之。[1]”指出一般而言斑疹色红为热邪内迫营血,迫于血则发斑,迫于营则发疹,色紫提示热势深重,色黑为热毒已极,临证要综合全身症状全面分析。

2.2  阴证斑疹多淡红为虚寒

叶天士云:“如淡红色,四肢清,口不甚渴,脉不洪数,非虚斑即阴斑。或胸微见数点,面赤足冷,或下利清谷,此阴盛格阳于上而见,当温之。[1]”提出阴证斑疹有虚性和阴性之别,两者均属虚寒性质。吴锡璜认为,其机理为“寒郁于下,逼其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熏灼脾胃,传于皮肤而发斑点”[1]。虚性斑疹特点为淡红色,全身症状见四肢清冷,口不甚渴,脉不洪数; 阴性斑疹则仅胸前微见数点,并见面赤足冷,下利清谷。

3  治斑疹之法

对于斑疹的治法,叶天士根据斑疹阴阳属性而确定,总原则是阳证者清之,阴证者温之。

3.1  阳证斑疹宜清化

对于阳证发斑,叶天士提出当以“清疏郁热”为要,即透达热毒,使毒邪能顺利外透,邪热不致壅结于里,与营分证的“透热转气”治疗意图是一致的。见斑疹色紫点大,体质气血充实者,他主张“大用清凉透发”,使用大剂量清凉透发之剂,其中以清透热邪、凉血活血止血为主,视病情酌加清热解毒或轻疏卫分药。如叶天士云:“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 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1]”此侧重在斑之治法,斑宜清化,勿宜提透。诚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第16条所言:“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禁升麻、柴胡”;《温病条辨·中焦》第 23条记载“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1]”斑多为热邪郁滞所引起,用升提则易使热血上涌而衄,疹则当视情况而定。后世学者抨击此为悖论,殊不知为曲解其意也。

《临证指南医案·斑痧疹瘰》云: “大抵由失表而致者,当求之汗; 失下而致者,必取乎攻。火甚清之,毒甚化之;营气不足者,助其虚而和之托之”,“若先生之法,本乎四气,随其时令之胜复,酌以辛凉辛胜,及甘寒、苦寒、咸寒、淡渗等法治之”[2]。此侧重于疹之治疗,表闭者当解肌发汗以透邪,火毒炽盛宜苦寒清解毒邪甚或攻下,营气不足者宜甘寒助之。

叶天士指出:“若夹斑带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1]”章虚谷注解道:“斑疹夹杂,经胃之热,各随其部而外泄,热邪入胃,本属气分,见斑则属于血分者多矣。疹由血络而出,本属血分,然邪由气而闭其血,方成疹也,必当两清气血以为治也。[1]”故对于斑疹并见者,虑其气血分均有邪气侵扰,而采用两清气血之法。

对于热仍不解者叶天士云:“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1]”对此,《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给出了答案:“若日多,胃津消烁,苦则助燥劫津,甘寒宜用。[2]”甘寒之品具有清热与生津之功效,生津可以从玉女煎、梨皮、蔗浆之类得到体现,且对于肾水不足之人还应使用咸寒滋肾,未病先防,此重在滋养阴液,舌干黑无苔用大剂滋养如鸡子黄、生地黄、阿胶之类调理,苔黑而中心燥者在救阴中酌加苦下之大黄、芒硝类。

对于阳明热毒所引发的斑疹,叶天士主张:“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1]”采用金汁类清火解毒之品治疗,而对于大便燥结者当使用攻下之法。

3.2  阴证斑疹宜温之

对于阴证发斑的情况,叶天提出“当温之”,临床可用温补元阳之肉桂、附子等药,或白通汤之类以温阳散寒、引火归原。对于此处要点陈光淞提出阴证发斑的辨证,主要在“下利清谷”4字,要符合“澄澈清冷”的特点,否则虽然见到其余诸证,也不可按阴盛格阳而治[1]。《临证指南医案·斑痧疹瘰》对此另有看法:“至于阴斑一说,见象甚微,若必指定些些之斑点为阴,犹恐不能无误。想前人此例,无非觉后人勿执见斑为实热之义也。吾故曰:必参之脉象及兼证方妥。[2]”故告诫后世,一见斑疹不可偏执于实热所致,亦有虚证所致者,临证当详审脉象及全身症状再施以温补之法。

3.3  兼顾病体

叶天士明确指出:“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1],表明运用此法有损伤脾胃之弊,对于素体脾胃虚寒者代以较为和缓的人中黄。除此之外,仍多次强调照顾病体的重要性:“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1]。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以病体为本,既病防变。

4  审斑疹之预后

叶天士提出斑疹的形态、色泽等可以对预后作出一些提示。《临证指南医案·斑痧疹瘰》:“总以鲜红起发者为吉,色紫成片者为重,色黑者为凶,色青者为不治。盖有诸内而形诸外,可决其脏腑之安危,邪正之胜负也。[2]”叶天士云:“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 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成可救者。[1]”若斑色黑而色泽光亮,提示热盛毒重,病情危险,但气血还充足,尚有抗邪外出的可能,如果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犹可转危为安;若斑色黑而晦暗,表明正气已衰亡,热毒极重而正不胜邪,预后不良;若斑色黑而隐隐,且四旁呈现赤色,则是邪毒郁伏不能外达,气血尚充,用大剂凉血解毒透热之药,使其郁伏之邪透达于外,则斑色亦可由黑转红而现可救之机。

叶天士还提出:“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发出宜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之意; 如斑疹出而昏者,正不胜邪,内陷为患,或胃津内涸之故。[1]”斑疹的外发为邪热外达之象,透发后应神情清爽、脉静身凉,才是邪热外解、脏腑气血渐趋平和之象; 相反的情况,斑疹虽发而出现神昏的表现,则是正虚不能胜邪,邪热内陷,或因胃中津液枯涸,火热炽盛,提示预后不良。叶天士也指出:“宜见而不宜见多。[1]”《临证指南医案·斑痧疹瘰》:“须知出要周匀,没宜徐缓。[2]309”斑疹外露,不见则邪闭而无外发之象,多见则病情重;且分布要均匀,缓缓消失为佳兆,反之则病情可能反复,预后不良。

5  结语

叶天士对于斑疹的阴阳辨别、化斑思想、判断预后等方面,在继承先贤的基础上发前人所未发,述理透彻,寓意深奥,为后世学者带来许多启发,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07591.html

上一篇:[转载]《温病条辨》斑疹理论初探
下一篇:[转载]余师愚辨治疫疹学术思想之探析
收藏 IP: 120.229.9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