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余向东:悼念刘丰泉主任

已有 3149 次阅读 2021-8-14 18:18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棒棒医生公众号2021-08-07

周末的早晨,参加刘丰泉主任的告别仪式。

看着老师的像片,感到透骨的严厉,那目光仿佛穿透我的皮囊,直达灵魂深处。

这是没有过的,老师每次见到我,都是笑眯眯的,偶尔会拍一下肩膀,说,你这小子!

老师从来就没有对我一本正经耳提面命过,在老一辈中,他是非常亲民的,可以和他随便开玩笑。

现在,他却如此严厉地看着我,似有期望,却又什么都没有说,这使我有点不安。

回到家里,坐在电脑前,我想,我必须写点什么。

老师生病到去世,时间很短。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病案室,他坐在病案室的一个角落里,正在审查病历,脑袋被电脑遮住大半,不注意都看不到。我说,刘老,还亲自看病历啊?他抬头一笑,和我随便聊了几句,提起最近身体不适。我还以为就是小感冒呢,还赞他气色不错。

病案室同事告诉我前不久的一件小事。刘主任发现一份病历问题很大,叫来一位医生,细细和他讲解。那个年轻医生不认识这个老头,听到后来有一点不耐烦,说,我很忙啊。刘主任哑然无语,只说,那你忙去吧。

我听到这件事,不觉笑了,笑过后又百感交集。

是啊,这个偶尔有点啰嗦的老头看起来是那么的平凡普通,他和另外几个一样普通的老头老太(均在70高龄以上)组成我院老专家督查组,随叫随到,经常出现在医疗部的会议室、病案室和临床科室,他们认真看病历,凭着几十年的丰富经验和学识,分析着各种疑难和纠纷病历,一如他们当年查房教学时。

他们不再威严,不再咄咄逼人,不再一言九鼎,以至于有的年轻医生以为他们是青铜。却不知,这些青铜当年都是王者。

那个年轻医生自然也不知道,坐在病案室角落的那个貌不惊人的老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扫地僧,身上自带三尺气墙,可以挡住降龙十八掌。

在我院的老一辈医生中,有很多基本功非常扎实的牛人。有的能背实用内科学,有的进修时给上级医院医生讲课,刘丰泉主任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医生的基本功,可以从他的病例分析看出来。刘主任的病例分析逻辑非常严谨,并且能结合基础的病理生理进行分析,使你有课堂听讲的感觉。多数医生包括我,毕业后不需几年,病理生理的那一套就还给老师了。但老刘主任的病理生理极为扎实,我曾经私下听他讲过一次心电图的电生理基础,那时他退休后好几年了,讲起电轴、矢量、动作电位这些纯理论概念,仿佛背九九乘法表似的,实在令我佩服又惭愧,因为我几乎全部忘记了,就像忘记曾经学过的微积分一样。

关键是,他的所有基本功全是自己刻苦学习的结果。我似乎听他讲过,他没有进修学习过,为什么要到上级医院去进修呢?有什么技术和理论是上级医院能掌握而我们不能掌握的吗?这份自信也许过了一点,但我理解,只有真正牛逼的人物才可能有这种自信。

刘主任的临床逻辑之清晰严密也给我留下过深刻印象。记得还在ICU成立之前,医院经常有夜间大会诊,老刘这样的老专家是不会放过他的。有一次是一个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进行性贫血,但引流管看不到血,做了各种诊断穿刺也没有血,甚至床边超声也未提示内出血,而手术医生更是坚信手术没有问题。但刘主任当时非常坚定地认为必是大量内出血,必须马上重返手术室,开腹查看处理。他做出这一判断,根据的是逻辑:所有的表现和演变过程都符合内出血,而除了内出血,不可能有其他情况。所以,就是内出血,哪怕你看不到穿刺不到也检查不到。在他的极力坚持下,患者重返手术室开腹,果然见到腹膜后一个巨大的血肿,处理后患者就转危为安了。

刘主任对待医学常怀有敬畏之心,他多次对我说,每一个名医的身后,都有冤魂的哭声;一将功成万骨枯,名医也是这样啊。名医尚且如此,何况庸医?所谓“敬佑生命”,先有敬畏之心,后才又护佑之力。

这一类的故事还有很多,刘主任对医院的最大贡献是他一手建立了我院的急诊体系和全市的120体系。他本是心血管专科,但我院心血管牛人实在太多了,刘主任就去急诊科开辟新天地,大凡牛人,不是专业所能限制的。在几乎零的基础上,没有上级专家的指导,完全自力更生,他建立起了医院和全市的完整的急诊急救医学体系。细想一下,这也是很牛逼的事情。

很多老专家退休后被外院挖去坐诊查房指导,但刘主任丝毫不为所动,他一直留在本院,哪怕做些简单的病例讨论和病历审查的事情,也泰然处之。金钱物欲于他,就是浮云。他退休之后常做的一件事是和已故严发敏院长一起操持全市每月一次的内科病例讨论会。每次看到他和严院长、唐主任、贺主任等前辈兢兢业业地组织和主持会议的认真劲儿,都使我深感敬佩。这一优良传统摇摇欲坠难以为继久矣,全靠这几位老人的高度责任感和热心肠才不绝如缕地维系着。刘主任几乎每次讨论会都参加,他的最后点评犀利严谨,往往一语中的,是一道不容错过的风景。他总说,他是来旁听的,因为他只能算半个内科人。严院长去世后,“半个内科人”的刘老主任也无力回天,悠久的全市内科病例讨论终于如广陵散般,绝矣。

刘主任也和严院长一样,保持着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真正活到老学到老,真正与时俱进。他退休后学习电脑,不仅在网上冲浪、学习医学文献和进展,PPT制作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严院长经常讲课,PPT一般找我做,有时我忙于其他事务,就找刘主任做。在老一辈中,能自己做PPT的实在不多。

刘主任从医六十年,直到住院前一天还在工作,他是真正把一生奉献给病人和医学事业的医者。他的人生态度也极为达观,他多次和我说起网上的一段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后浪继续往前推,也要死在沙滩上。

老师走了,享年83岁。在他漫过的沙滩上,有点点贝壳,洁净而瑰丽,记录着曾经惊艳的传说。

而我,看到了那闪闪的光,离地平线也越来越近了。

过了沙滩,是不是就是天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99773.html

上一篇:近代名人论中西医(代再版序)(上)
下一篇:[转载]叶晓锜:身体意识和概念意识
收藏 IP: 120.231.2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