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中医”与“中药”的现代故事(2)

已有 1412 次阅读 2021-6-3 12:04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二)中药理论的过渡性

中药理论已经过时了吗?先看看它的发生学机制。赵中振教授说:

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性质。这些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呢?是根据临床的实践推理记录下来的。

凡是能够治疗寒性病的,就是热性或温性的药物;凡是能治疗热性病的,就是寒性药。这就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也就是说,中药的药性与药效,是用在患者身上,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

......比如酸的药,提到乌梅、山楂,尝起来一定是酸的。甘的药,甘草确实吃着确实是甜的。

但还有一些,也不尽相符。比如海螵蛸是乌贼鱼的内壳,是白颜色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由于它有收敛的作用,所以它的药性是咸的,但如果把它放到嘴里去尝呢,它可一点儿都不咸。

显然,这是古人不了解药物成分、结构及其与功效相互关系时,一种根据物质表象进行联想、推测而逐渐形成的朴素理论。将药物的作用机制归结于寒热温凉的对抗反应,以及味道的作用,在当时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也是一种高明的选择。追求理性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和技艺总是希望有一套理论阐释。但时至今日,人类已经具备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解释药物的功效等方面的理论有了明显的进步。两种理论摆在那里,高下立判。再要求人们假装不知道这些,而要去固守以表象+联想的朴素认识,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另一方面,中药药理学仅仅诞生了100年,知识积累还远远不够,也需要传统药性理论的补充。但有一种说法,明显带有误导性质,即“离开中医理论指导,就无法应用中药”(后面将继续分析)。

下面,看看与“中药”(实际上是天然药物)相结合的几门现代学科是如何表述的?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显然,学科主体和研究方法是以化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

中药药理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两部分,即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中药药效学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动学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显然,研究对象已经不是“中药”,而是天然药物,与四气五味等中药理论几乎没什么关系。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几门学科做基础,中药的现代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等,将无从谈起。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在现代科学指导下,才产生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以上可见,现代科学并不从“四气五味”等物质表象着手研究疗效原理。尽管也有少数人感兴趣,最后也是无功而返。说明了什么呢?人类认识大自然真相的跋涉,是不断向前的,尽管有些陈旧的观念和理论会阻挡人们前进的步伐,但最终会丢弃的。

不过,还须指出,这几门学科冠以“中药”之名,实际上与所谓“中药”的话语体系已经相去甚远,也与中医药理论出现明显裂痕。例如“中药药理学”,教材采用的是中药的分类,干的是现代药理学的活。似乎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味,虚构性概念不可能被实证。比如说“祛湿药”。那个“湿”的本体是什么,它具有可确定性(可操作性)、可检验性吗?“中药药理学”是怎么研究“祛湿药”的?一个章节的祛湿药,一点也不研究与“湿”相关的内容,把它它命名归为一类还有意义何在?也许,这正是某些以“纯中医”自命者,耿耿于怀的事情。但人类进步的脚步,会碾碎一切阻挡前进的羁绊。

(三)不攻自破的神话(未完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89522.html

上一篇:“中医”与“中药”的现代故事(1)
下一篇:[转载]肝穿刺活检:适应证、禁忌证与操作方法
收藏 IP: 120.229.95.*|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