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盖伦与疫病的故事

已有 2424 次阅读 2021-2-5 19:58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Henry E.Sigerist)是当代最重要的医学史家之一,他的享誉全球的名著《伟大的医生:一部传记式西方医学史》中介绍了盖伦与疫病的故事。故事中的盖伦因为疫病而崛起,因为疫病而逃避,颇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味。

1. 治疗疟疾一举成名

前文提到盖伦于在他33岁(公元162年)的时候前往罗马。这个时候的他,学有所成,血气方刚,大有孤胆英雄闯天下的气势。但是,当时的罗马是人才汇聚之地,而医生这个职业更是明争暗斗、你死我活的名利场,并不是有真本事就能够顺风顺水的。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默默无闻之后,盖伦开始拜会各色各样帕加蒙的同乡,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名叫欧德穆斯(Eudemus),是一位信奉逍遥派(亚里士多德派)哲学的长者。欧德穆斯得了一种“三日疟”的怪病,尽管遍延名医,但屡治不效,渐渐每况愈下。万般无奈的情形下,他想起来自己的同乡尼康的儿子盖伦,他们一起讨论过哲学问题。这正是一个时来运转的大好时机,盖伦诊查了患者的体征、症候,当即做出了预后判断,并开了处方,结果药到病除,一下子震惊了整个罗马。

当然,我们今天也无法知道盖伦究竟用的什么药,能够取得那样的效验,但肯定不是奎宁,也不是青蒿素。那个时代的医生,凭运气获得上帝的帮助可能必不可少。总之,盖伦“火”起来了,一下子门庭若市。欧德穆斯康复后,把盖伦的预后判断视为特尔斐(Delphi)神谕,对治愈他的医生赞不绝口。

就这样,盖伦在罗马声名鹊起,皇宫贵族纷至沓来。人们延聘这位初来乍到的年轻医生治病,在当时蔚然成风。而盖伦确实是一位卓尔不群的好医生,他知道如何维护和巩固自己在罗马医学界的地位,且审时度势,善解人意,偶尔也恃才傲物,盛气凌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盖伦声名崛起之后也遭遇了不少的阻力。那些因为盖伦而失去客户的“名医”妒火中烧,他们千方百计地贬低盖伦,但都被盖伦一一化解。

2. 畏惧瘟疫落荒而逃?

在盖伦的历史上,有一神秘事件让医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盖伦的第一次罗马之旅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位异乡人通过4 年的时光,以无与伦比的速度飙升到事业的顶峰,却突然急急忙忙地处理了自己的家什杂物徒步出走。其中的原因,各种猜测源源不断,西格里斯特在《伟大的医生:一部传记式西方医学史》中埋下了一个伏笔,他是这样描述的:

“其中的原委,无人知晓。我们只知道,那一年,一种迅速蔓延的瘟疫从东方席卷过来。由于人们描述得含糊其辞,这种病究竟是鼠疫、天花,抑或是伤寒,医生们无法确认。但是毋庸置疑,这种瘟疫使无数人死于非命。盖伦是为了躲避这种疾病而走为上策的吗?如果是这样,他即便躲得了罗马瘟疫,但向东走去,只能闯入小亚细亚的疫区。他真的是一个贪生怕死、闻疫丧胆的懦夫吗?也许他感到那种恶性病是不治之症,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家乡里趋吉避凶。其他的理由也许说得通,我们不得而知。”

事实上,他的名字已经令罗马人如雷贯耳,罗马皇宫在他隐蔽时还发了一封诏书,希望他回到意大利。168-169年冬天,他在前往的途中遇到了宫廷人员,瘟疫又一次爆发。皇帝连同随行人员立即向南逃去,途中皇帝的弟弟染病身亡。

后来皇帝又一次下诏书请盖伦随军出征,而盖伦再一次说服皇帝做了王子的侍医,就是前面提到的事情。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医学研究、著书立说、传授医术,直到去世,长达30年之久。

盖伦年老时写到:“我终生行医,直到老年,但在治疗和做出预后过程中从未偏离正道。而很多其他的名医常常随心所欲。如果一个人想要通过行医建立功名,而不是通过花言巧语、哗众取宠,他务必需要循规蹈矩,要接受我通过潜心研究而创立的那套准则。”盖伦果真创立了一套准则,让医学界信奉了1000多年,但那套准则十分有效吗?后来的志士仁人千方百计地突破他的准则,才有了现代医学的创建,在今天的医学面前,我们究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这样一位医圣、对待一种过往的医学,才是恰如其分的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70815.html

上一篇:[转载]金栋:五脏配五行源于儒家祭礼
下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西方早期疫病学素描(3)
收藏 IP: 120.229.95.*| 热度|

6 尤明庆 史晓雷 郑永军 张晓良 范振英 徐向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