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从中医古籍疫病理论浅析疫病之病名

已有 5290 次阅读 2021-1-12 10:43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引用:刘珍,易钊旭,邓天好,陈橙,雷洋,刘东亮,张尚华. 从中医古籍疫病理论浅析疫病之病名[J]. 湖南中医杂志,2020368):120122.

中医疫病古籍文献是数千年中医疫病理论和实践精华的载体,是中医临床证据的主要来源,是中医学术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医药关于疫病的研究已有几千年历史,其对疫病的认识较为成熟,关于疫病的理法方药散见于众多中医古籍文献中。然而中医古籍疫病文献纷繁芜杂,令人眼花缭乱。因此,收集和整理中医古籍疫病文献,挖掘现代疫病的共性认识及特点,探索古今疫病理、法、方、药之间的内在联系,能为现代疫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现代疫病的诊疗创造新方法。笔者基于中医古籍疫病理论浅析疫病病名之特点,现阐述如下。

1  疫疠之名

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有关于“疫”的记载,但未见明确定义。《素问遗篇·刺法论》中不仅提出了“五疫”之病名,而且指出了疾病具有传染性。本书中所记载的“疫”“疠”,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传染病。对于“疫”,根据其病因可分为“寒疫”“湿疫”“燥疫”“火疫”“风疫”等。如《素问遗篇·本病论》提出“金疫”“火疫”;王叔和在《伤寒论·伤寒例》中提出“寒疫”;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阐述了不同病因之疫病,如温疫、燥疫、寒疫、湿疫。《古今医鉴》提出:“冬应寒而反温,春发温疫;春应温而反凉,夏发燥疫;夏应热而反寒,秋发寒疫;秋应凉而反淫雨,冬发湿疫”[1]。与“疫”含义相近的还有“疠”。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所述的“疠”,即“疠气”,又称“厉气”“疫疠之气”“戾气”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致死性,并能引起广泛播散和流行的致病因素。汉朝以前的中医古籍文献中,“疠”的含义较为广泛,不仅局限于传染性疾病,也泛指一些比较痛苦而顽固的疾病,或某种特定疾病。在之后的各类医学著作中,“疠”与“疫”的含义逐渐趋于一致,并多以“疫疠”并称。如《诸病源候论》所载:“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2]。直至清朝,才明确将“疫疠”定义为传染性疾病,为后世医家广泛使用。

2  温疫之说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载有“温病”一词。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就提到了“温病”“温厉大行”等病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温病统归于“伤寒”,认为其为温热邪气所致的疾病,包含有温热性质的疫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说:“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其冬月伤于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风冷,至夏发,名为伤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气及西风,使人骨节缓惰受病,至春发,名为时行。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如此诊候并相似,又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3]

葛洪明确指出“温病”是由疠气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这为后世瘟疫病因学说奠定了基础,但是其仍将温病归于伤寒。直至宋朝,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曰:“自春及夏至前为温病者,《素问》仲景所谓伤寒也。有冬时伤非节之暖,名曰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即时发病温者,乃天行之病耳”[4]。庞安时将温病划分为两类,首次对伤寒与温病进行鉴别,提出“天行温病”,认为其有别于一般温病。并从季节命名疫病,即春有青筋牵,夏有赤脉攒,秋有白气狸,冬有黑骨温,四季有黄肉随证。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医家认识到温病与伤寒非属一类,不应一概而论。刘完素对于“伤寒”的认识,从病因上初步认识到伤寒不同于温病。郭雍《伤寒补亡论》载:“医家论温病多误者,盖以温为别一种病,不思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三者之温,自不同也”[5]。阐述了温病之“温”的不同。清朝,王履《医经溯洄集》明确指出不能将温病与伤寒混为一谈。中医古籍中的温病范围广、涵义复杂,广义上指包括温热性质在内的一切外感疾病,狭义上则是指具有传染性的瘟病。

古时,“温”通“瘟”,“瘟”又称为“疫”,或“瘟疫”“温疫”并称。《抱朴子》中指出“瘟”为“疫”,并非单指温热性质的疫病。温疫中的“温”,一般是指具有温热性质的疫病,而瘟疫中的“瘟”,指的是疾病的传染和流行,其范围较广,包括了温疫在内的所有疫病。宋朝,朱肱在《类证活人书》中指出“温疫”即“瘟疫”,与“天行”“时行之气”“时气”等名称含义相似,并有“问一岁之中,长幼疾状多相似……此名温疫也”[6]的相关记载,同时还对其病名进行了细分:“此一卷论伤寒、伤风、热病、中暑、温病、温疟、风温、温疫、中湿、湿温、痓病、温毒之名。”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记载了狱瘟、场瘟、墓瘟、庙瘟、社瘟、山瘟、海瘟、家瘟、灶瘟、岁瘟、天瘟、地瘟等病名。郭雍在《伤寒补亡论》中云:“长幼病状相似者。此则温气成疫也。故谓之瘟疫”[5]。明朝对温病的认识更为深入,病名分类得到细化,并出现了相关专著。如吴有性的《温疫论》,书中对温疫的论述甚为详细,提出“大头瘟、虾蟆瘟、瓜瓤瘟、疙瘩瘟”等不同瘟疫病名。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提出五种温病,即“春温、风温、温疫、温疟、温毒发斑”。龚信在《古今医鉴》中根据季节的不同将瘟疫分为四种,即“春发温疫”“夏发燥疫”“秋发寒疫”“冬发湿疫”。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则载有温疟、风温、温毒、瘟疫、湿温等,认为冬有伤寒、春发温病、夏伤于暑、秋必病疟。

到了清朝,“温疫”一词更加明确,温疫与瘟疫互用,均为传染病。如《伤寒瘟疫条辨》云:“凶年温病盛行,所患者众,最能传染,人皆惊恐,呼为瘟疫”[7]。指出了温病即瘟疫,并具有传染性。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载:“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8]”。载有的瘟疫病名有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并分温、寒论述。刘奎的《松峰说疫》指出:“余于疫症,既分三种,曰瘟疫,曰寒疫,曰杂疫,三者具而疫症全矣”[9]。其认为疫病包括“瘟疫”“寒疫”“杂疫”三种,杂疫为霍乱、泻痢、喉痹、丹毒、眼疾、咳嗽、风温、暑温、湿温、秋温、冬温等。并提出了其他疫病病名,如葡萄瘟、捻颈瘟、瓜瓤瘟、杨梅瘟、疙瘩瘟、软脚瘟、绞肠瘟等病名。

3  肺系疫病

肺系疫病,以肺系为主要传染途径而致的疫病统归为肺系疫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素问遗篇·本病论》中所载的“金疫”,属于肺系疫病,简称为肺疫,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这是对肺系疫病的最早认识。肺疫包括的疾病种类较多,如肺痨、大头瘟、喉痹、烂喉痧、温毒发斑等。

肺痨,即现代医学的“肺结核”,据其症状与传染性又称之为虚劳、传尸、毒疰、热疰、冷疰、食疰、鬼疰、尸疰、劳疰、虫疰、痨瘵、劳瘵、肺痨、肺劳热、痨瘵咳嗽、骨蒸、殗殜、复连等。汉朝,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描述了肺痨的症状,如手足烦热、盗汗、虚烦不得眠,将其归属于“虚劳”范畴。华佗的《华氏中藏经》曰:“传尸者,非一门相染而成也。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中于鬼气,因感其邪,遂成其疾也”[10]。这是“传尸”之名的最早记载,并阐述了传尸的传染特点。“传尸”不仅包含肺结核,还包括了肺结核之外的肺系疾病或其他疫病。因此,后世医家对“传尸”引申、发展出诸多病名,其以“疰”“痨”命名者甚多。疰与注相通,痨与劳相通,因而有“劳疰”“痨疰”“传尸劳疰”“传尸劳”等别称。《肘后备急方》云:“尸注鬼注病者,……其病变动……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3]。对尸注鬼注的症状、传染性进行了描述。唐朝,王焘在《外台秘要》中曰:“传尸病,亦名痎疟、遁疰、骨蒸、伏连、殗殜[11]”。书中载有“骨蒸”“伏连”“殗殜”等病名。并提及“肺虫”。此为后人认识肺痨开拓了新思路。直到宋朝,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首次定名为“痨瘵”,并载有“肺劳”之名。之后“痨瘵”被广泛使用。元朝,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明确指出了“痨瘵”为痨虫啃噬肺叶而导致肺劳咳嗽。清朝,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云:“十疰、五尸,为病相似”[12]。沈金鳌认为,痨者,劳也。书中使用了“虚劳”“痨瘵”之名。

大头瘟,又称之为大头伤寒、大头天行、大头风、虾蟆瘟、大头痛、捻头瘟、大头天行、痄腮、鸬鹚瘟、衬耳风、腮肿、赤痄痈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流行性腮腺炎。在《诸病源候论》中描述为“恶核”。《景岳全书》载:“大头瘟者,……又名为虾蟆瘟”[13]。《医学正传》曰:“大头天行病,从颐颔肿热者,又名颅鹚瘟”[14]。喉痹,又名喉缠风、喉锁风、白喉缠、白喉、帘珠喉、白菌、白喉缠风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白喉。《素问·阴阳别论》中将其谓之“喉痺”。《寿世保元》中称其为“缠喉风”。《喉白阐微》载:“喉间白腐一证,俗名白菌,即白缠喉是也”[15]。故又称为白缠喉。烂喉痧,又为丹痧、时喉痧、烂喉痛痧、番痧、喉痧、疫喉痧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猩红热。《肘后备急方》名其为“中阳毒”。《诸病源候论》亦称之为“阳毒”。温毒发斑,名如赤疹、丹疹、疮疹、麻子、麻疹、糠疮、痧疹、斑疮、疮疹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麻疹。《类证活人书》曰:“问初春病人肌肉发斑瘾疹如锦纹,或咳心闷,但呕清汁。……此名温毒也”[6] 。百日咳,又称之为疫咳、鹭鸶咳、天哮呛等。《素问·咳论》和《诸病源候论》中所述“咳”的症状与百日咳相关。至明朝,始以百日咳、鸬鹚咳等命名。“百日咳”之名沿用至今。麻疹一病,较早时期常与天花统称为痘疹病。宋朝开始,才明确为麻疹,如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所载:“此病有两种,一则发斑,俗谓之麻子,其毒稍轻;二则豌豆,其毒最重,多是冬温所变”[4]。认为麻疹与天花为两种不同的疾病。明朝《古今医统大全》中详细描述了麻疹的典型症状。《景岳全书》中则详细论述了麻疹之名。《古今医鉴》中首次确定麻疹病名。至此后,麻疹一名被沿用至今。

4  其他疫病

消化系疫病指的是产生于消化系统的疫病,主要有痢疾、霍乱、疟疾、黄疸等。痢疾一名,称之为“肠澼”“滞下”“赤白”“赤沃”“小肠泄”“大瘕泄”等。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载有“肠澼”。《诸病源候论》中将痢疾称之为“痢”,载有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等二十余种痢候。《备急千金要方》称其为“滞下”。严用和在《重订严氏济生方》中正式确定了“痢疾”之病名。霍乱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中提到了“霍乱”和“干霍乱”的区别。《外台秘要》中提出了“湿霍乱”。黄疸作为独立的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此书对黄疸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张仲景将黄疸分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其记载的伤寒发黄与谷疸,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传染性肝炎。之后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明确把“天行”与“发黄”相关联,称之为“天行发黄”。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急黄”。到了清朝,《医宗金鉴》中明确提出了瘟黄之名:“天行疫疠发黄,名曰瘟黄,死人最暴也”[16]

天花,我国古代称之为虏疮、疱疮、水疮、豌豆疮、痘疮、水痘等。葛洪是我国最早记录天花症状的医家,名为虏疮。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言其为“疱疮”“时气登豆疮”。庞安时将其命名为豌豆疮。《太平圣惠方》以“疹”与“豆疮”合并论述。明朝多称之为“痘疮”。“天花”一名正式出现则始于清朝。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麻风病的记载,称之为“大风”“疠风”“疠”。《太平圣惠方》中首次出现“麻风”一词。《景岳全书》中称之为“癞风”“大麻风”。“麻风”一词从宋朝开始一直沿用至今。关于鼠疫,《灵枢·寒热第七十》中提出的“鼠瘘”以及《诸病源候论》所称的“恶核”,均被后人认为其具有鼠疫的特征。吴又可在《温疫论》中称其为“疙瘩瘟”。直到清朝,《鼠疫汇编》中明确提出了“鼠疫”:“鼠疫者,鼠死而疫作,故以为名”[17]。至于动物传染导致的疫病也是种类繁多,其多由家畜、家禽、虫媒等引起及播散,如猘狗病、癫狗伤、疯狗咬、怕水疯(狂犬病);沙虱病(羌虫病);水毒病、蛊毒(血吸虫病);虫积(蛔虫病、蛲虫病);疳黄(钩虫病);走注、淋浊(丝虫病);白虫病、寸白虫病(绦虫病);等等。

5  

综上所述,《伤寒杂病论》中将“疫病”包括在“伤寒”中,王叔和提出“非时之气为病”,开始将疫病与伤寒进行区别。《诸病源候论》对二者的区别更为明确,但疫病仍未脱离于伤寒。宋朝开始,疫病概念逐渐明确。明清时期,疫病和伤寒已经区分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外感病,明确指出疫病是指具有传染或流行特征而且伤亡较严重的一类疾病。疫病种类繁多,病名亦形式多样。常根据病证性质、传染性、临床特点、多发季节以及主气等命名,如寒疫、伤寒、传尸、大头瘟、春温、暑温等;亦多以疫、疠、瘟、温、痘、疹、斑等命名,如疫疠、肺疫、瘟黄、温毒、水痘、麻疹、斑疹等。从古籍文献资料中可总结出古代疫病病名有鼠疫、天花、疟疾、疟疠、痢疾、霍乱、麻风、虫病、吊脚痧、烂喉痧、烂喉疹、喉痹、白喉、吊脚痧、大气喉痧、瘴疫、瘴疠、痘、疮、疹、温病、时气、天行、时行、大疫、时疫、大行、疠疾、疠作、疠大作、时病、疾疫、伤寒、斑疹、小儿疹、大头瘟、羊毛瘟、肿颈、头颈肿、大头风、黄肿、热病、温毒发斑、痢、疟、瘴等。

纵观历代中医古籍文献,疫病理论逐渐丰富、完善、系统。但是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①病名概念不清楚。很多疾病并不单指疫病,还包含了除疫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比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伤寒”一词,范围较广,含义复杂。受《黄帝内经》的影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许多传染病几乎都统称为伤寒。直到宋朝,庞安时首次对伤寒与温病进行鉴别,之后逐渐将疫病与伤寒脱离。明朝及之后的医籍大多设有“瘟疫”或“温疫”。另如还有天花、麻疹混淆,痘与疹不分等。而骨蒸、殗殜、斑疹、阳毒、阴毒、温毒等病名,因其含义广泛,不能明确与现代医学何类病名相一致。②病名不统一。如一种疾病有多种名称,甚至有些病名无从考究。比如肺系病名就比较笼统,涵盖内容诸多,加之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引申、发展,较早时期的病名就显得难以分辨。

参考文献

[1] 龚信,龚廷贤. 古今医鉴[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79.

[2]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M]. 黄作阵,点校.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542.

[3] 葛洪. 肘后备急方[M]. 王均宁,点校.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515.

[4] 庞安时. 伤寒总病论[M]. 邹德琛,刘华生,点校.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6.

[5] 郭雍. 伤寒补亡论[M]. 北京:中国书店,1992669.

[6] 朱肱. 类证活人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7150.

[7] 杨璿. 伤寒瘟疫条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8.

[8] 吴瑭. 温病条辨(大字版)[M]. 宋咏梅,校注. 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131943.

[9] 刘奎. 松峰说疫[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6.

[10] 华佗. 华氏中藏经[M]. 孙星衍,校.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11.

[11] 王焘. 外台秘要[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355446.

[12] 沈金鳌. 杂病源流犀烛[M]. 李占永,李晓林,校注.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319.

[13] 张介宾. 景岳全书[M]. 赵立勋,主校.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33.

[14] 虞抟. 医学正传[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57.

[15] 郑若溪. 喉白阐微[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565.

[16] 吴谦. 医宗金鉴[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88.

[17] 罗汝兰. 鼠疫汇编[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66835.html

上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中医鼎新之路为何累遭挫败(2)
下一篇:[转载]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认知模式探析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