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李明远:为什么假针刺也有效

已有 2243 次阅读 2020-12-5 12:08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李永明在纽约TCM论坛发文 “针灸治疗膝关节炎的三起两落”,报道称:“2020年11月10日,美国《关节炎与风湿病》杂志发表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存志教授研究组的报告,作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证实针刺治疗膝关炎确实有效,而且疗效可以持续半年以上。研究设计是建立在多个前期小型临床试验的基础上,最后完成一个480例的大型试验,分为3组,每周治疗3次,留针30分钟,共治疗8周。结果表明,电针组的有效应答率为60.3%,手针组为58.6%,假针组为47.3%。显然,电针刺激穴位效果最好,手针刺激穴位效果次之,浅刺非穴位作为对照假针也有一定疗效”。

浅刺非穴疗法也有不错的效果,为什么?若回答此问题,需回顾之前探讨过的如下问题:

(1)人的感觉是“电信号”对脑的刺激:作为常识,人的触觉、味觉、视觉、听觉、冷、热、疼痛等都是“电信号”在脑中的反映,或“电信号”对脑的刺激所产生的。这不应该有什么疑义。

(2)在解剖上“经络”包括如下系统:输送物质与能量的血管、淋巴管、组织间隙和细胞膜孔隙“网络结构”系统;支撑骨骼、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筋膜“网络结构”系统;传递“电信号”的神经、组织间隙、细胞间隙和细胞膜孔隙“网络结构”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筋膜是一种“组织”,常常与疼痛有关;而组织间隙又是输送物质与能量和传递“电信号”的共同通道。因此,组织间隙对输送物质与能量、传递“电信号”和疼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

(3)针刺麻醉止痛的基本原理(机理):针刺穴位附近的细胞所产生的信号,导致“疼痛”信号与此信号相遇时,使“疼痛”信号的电势(电压)大小、频率、电流或波形发生变化,变成一个“不痛”的信号。针刺穴位附近的细胞所产生的信号足够强大,将“疼痛”信号“淹没”或改变“疼痛”信号的传递方向或方式。针刺穴位附近的细胞所产生的信号,阻断“疼痛”信号向脑的传递,使脑没有“疼痛”的感觉。

基于上述回顾,可以得到一个基本认知。针刺穴位附近的细胞可产生“电信号”,并且,通过各种针刺手法的变换,可产生不同强度、不同种类和不同形式的“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将通过细胞间隙、组织间隙和神经传至脑,并通过如下方式“止疼”、“治病”:

(1)针刺产生的“电信号”直接影响“疼痛信号”,产生止疼或缓解疼痛的效果。

(2)针刺产生的“电信号”“引导”脑对体液(血液、组织液等)流量、局部组织压力等的调整,缓解、消除疼痛。

(3)针刺产生的“电信号”直接调控组织或器官的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心脏起搏器(相当于电针)对心脏的调控);或通过脑、神经系统间接调控组织或器官的状态,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对心、脑、肺、肝、肾功能的调控)。

显然,无论是“止疼”或“治病”,其效果好坏、快慢,均取决于针刺所产生“电信号”的强度、种类和形式。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现象,针刺才形成了“穴位”、“穴位配方”及“穴位疗法”与“非穴位疗法”之分。

回到此文的问题,为什么“浅刺非穴疗法也有不错的效果,假针组的应答率为47.3%,也有一定疗效”。因为针刺“非穴位”,实施“浅刺非穴疗法”,同样可以使针刺附近的细胞、组织发生变形,产生“电信号”。只是这些“电信号”与针刺到“穴位”,使“穴位”附近的细胞、组织所产生的“电信号”在强度、种类、形式上有所不同,其“效果”较弱或无效;或是可产生相同强度、种类、形式的“电信号”,但这些针刺点距离可高效传递“电信号”的“组织间隙”较远,“电信号”的传递效率较低,而“效果”较弱或无效。

简言之,若认识、理解此问题,须形成如下认知:

(1)人的感觉与“电信号”的强度、种类、形式相关。

(2)针刺产生的是不同强度、种类、形式的“电信号”。

(3)组织间隙、神经是“经络”的一部分,是传递“电信号”的主要通道。

(4)针刺“穴位”或“非穴位”,其附近的细胞、组织所产生的“电信号”在强度、种类、形式上有所不同。

(5)“非穴位”距离可高效传递“电信号”的“组织间隙”较远,导致产生的“电信号”传递效率较低,而“效果”较弱或无效。

基于上述探讨,在人体环境下,针刺产生的“电信号”是如何形成、传递,及其对人体微电场的调控,将是一个十分有兴趣和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领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61234.html

上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先秦疫病的命名、流行特征与疫情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感染病学》大纲
收藏 IP: 120.229.9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