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内经》中外感热病的理法分析

已有 2513 次阅读 2020-12-2 07:19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袁志国.《黄帝内经》外感热病病名及其演变研究. 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0

《内经》中外感热病的理法分析

《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各篇撰著时间横跨战国至秦汉的几百年,它广泛收载了这一时期的病证名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诊断方法、辨证体系和治疗原则以及禁忌等方面均做了较全面的论述,因而成为中医外感热病学的奠基之作。

《内经》中虽无外感热病一词,但是其所论的热病从内容上看多为外感热病,其所述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说明在《内经》成书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外感热病内容,只是这些论述外感热病的内容散在于《内经》的不同篇章中,单独研究某一篇章就显得其理论不成体系,因此对《内经》的外感热病理论的梳理工作就变得十分重要。在《素问・热论》、《素问・刺热》、《素问・评热病论》和《灵枢・热病》等多个以热病命名的篇章(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篇章)对外感热病进行专门论述,对外感热病的概念、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治疗原则、愈后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闸释,对后世的学术发展及临床应用影响深远。下面就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方法、辨证体系及禁忌和愈后等进行论述,以期整理出《内经》的外感热病观。

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

1.1  病因方面

在《内经》时代的外感热病病因观,主要认为外感六淫是其主因,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说明风邪为外感热病之病因;《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此处的“伤寒”是“伤于寒”之意,强调寒邪为病热之因;《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强调暑热之邪为热病之因;《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说明四时不正之气(风、暑、湿、寒)皆能伤人而为热病;《灵枢・百病始生》:“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阴阳)喜怒”,说明风、寒、暑、湿邪都为热病病因。在运气七篇中亦有论述火及燥邪为病。综上论述可以看出,风、寒、暑、湿为主的六淫之邪皆能发为热病,皆为外感热病的病因。

在重视外因的同时,《内经》也认识到内因的重要性,《灵枢・百病始生》:“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张氏[23]等研究认为外感热病亦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之《内经》 的病因观认为外感热病的发生是由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2  病机方面

在《内经》时代已经对外感热病的病机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风盛则动,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风论》有:“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素问・玉机真脏论》有:“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渭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的记述。 此外还有很多描述症状时亦将病机论述其中,如《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汁……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肾热病者,先腰痛胻,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淡淡然”的五脏热病;又有《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的论述。

2  外感热病的诊断方法

2.1  诊断方面

在《内经》时代已经有了关于望、闻、问、切四诊的全面记述,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 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的记述,说明在《内经》时四诊所收集到的内容对诊断疾病是十分重要的,现对《内经》中有关外感热病的四诊内容分述如下:

2.1.1  望诊方面

望诊位列四诊之首,历来为中医家所重视,素有“望而知之者,谓之神” 的美誉,而《内经》也十分重视望诊在诊断外感热病的重要地位,在《素问・刺热》有:“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来诊察五脏热病的方法;该篇还有“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及《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有“面热者,足阳明病”关于三阳脉热病表现的论述。

此外在局部望诊方面,有《灵枢・经脉》“凡诊络脉……赤则有热”及《灵枢・论疾诊尺》“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和《灵枢・经脉》“胃中有热, 鱼际络赤”等记述,开后世局部望诊的先河。

望舌诊病虽然在《内经》中论述很少,但还是为后世的舌诊奠定了理论基础。如《素问・热论》中:“伤寒五日……口燥舌干而渴”,《灵枢・热病》有;“舌本烂,热不已者死”,《素问・刺热》有“肺热病者……舌上黄,身热”等的记述。

在验齿方面,《素问・痿论》:“肾热者色黑而齿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阳盛则身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开热病验齿之先河。

2.1.2  闻、 问诊方面

闻、 问诊都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内经》关于闻、问诊的记载也很丰富,但是对诊断外感热病的论述较少。 如《灵枢・师传》有:“大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的记述。

2.1.3  切诊方面

切诊是中医十分有特色的诊法,在《内经》 中切诊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诊断方法,尤其是切脉诊法,它是中医最独特的诊断方法。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有关人迎寸口脉法,“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关于寸口诊脉法,在《素问・平人气象论》有“寸口脉浮而盛者,日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喘,日寒热。脉盛滑坚者,日病在外”等记载。

《内经》中十分重视尺肤按诊法,在《素问・平人气象论》有“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日病温”,《灵枢・论疾诊尺》有“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及“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的论述。

2.1.4  判断热病转归方面

在《素问・刺热》中五脏热病皆有在其脏气旺时有“汗大出”的临床变现,此为顺;《灵枢・无禁》有“热病脉静,汗已出,脉躁盛,是一逆也”,《灵枢・热病》有“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及“热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说明《内经》时代已经对热病的重症有了深刻认识。此外还有通过验齿,以及脉与症是否相宜而判断热病愈后的方法。

3 外感热病的辨证体系

3.1 六经分证

在《素问・热论》有:“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 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二阴二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这段是《内经》 关于六经分证的论述,也是《内经》 关于外感热病的论治体系, 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就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将六经分证发展为成熟的六经辨证。

3.2  两感于寒

在《素问・热论》 有:“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的关于“两感”的记载。

3.3  五脏热病

在《素问・刺热》有:“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心热病者,先不乐, 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 气逆则壬癸死。刺于少阴、太阳。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己。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淡淡然。戊己甚,壬癸大,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曰汗出也。”这段论述为后世的脏腑辩证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外感热病的治疗原则

疾病的治疗是《内经》 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就关于外感热病的治疗内容进行论述。

4.1  总原则

《素问・热论》“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这是《内经》记述关于外感热病治疗总的原则。

4.2  针刺

《内经》 有关于五十九刺治疗热病的方法, 见于《素问・刺热》 :“病甚为五十九刺”,《灵枢・热病》:“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风池二,天柱二”,《灵枢・热病》:“热病二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 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详细记述五十九刺的内容。针刺“泄法”见《灵枢・热病》,有“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趾之端,去爪甲如薤叶,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气下乃止。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的记述。

4.3  物理疗法

《素问・刺热》有“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的记载。

4.4  用药原则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 在《素问・玉机真脏论》有“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 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说明在热病的初期可以用药物发汗来治疗。并且提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及“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的用药原则。

4.5  综合疗法

《内经》已有综合疗法的记载,在《灵枢・刺节真邪》:“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 因令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这是针刺配合推按治疗热病的最早记载, 开后世综合治法的先河。

外感热病的禁忌与预后

5.1  禁忌

《内经》中有很多的关于热病的所遗、复以及热病的针刺禁忌等记载。

5.1.1  病后遗、复

在《素问・热论》有“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及“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这些记载对后世的外感热病的康复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5.1.2  热病九种不可刺

在《灵枢・热病》有:“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己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疯,齿噤齘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关于热病的九种针刺禁忌。

5.2 愈后

《内经》中有很丰富的关于疾病的转归记述,也有很多关于外感热病愈后的记述,现分述如下:

5.2.1 

在《素问・热论》有:“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及“其不两感于寒者……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又《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记述,说明大部分外感热病可经过自愈或治疗而痊愈。

5.2.2 

在《素问・热病》有:“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 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三阴二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以及《素问・评热病论》“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说明在《内经》时代认为“两感于寒”、“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及“阴阳交”是死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60722.html

上一篇:[转载]近20年外感热病病因观概述
下一篇:[转载]《内经》对外感热病的分类和命名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