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基于《内经》遗篇探讨中医对疫病的认识

已有 2227 次阅读 2020-12-1 07:3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郑晓红. 基于《内经》遗篇探讨中医对疫病的认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 ,36(6):792-794

摘要:根据《内经》遗篇《刺法论》《本病论》提出三虚兼“邪鬼”(致病原)致疫说,认为疫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邪鬼”(致病原)干人,其对现代疫病防治的意义在于对当地天地之气交特点、个体的体质特点和病情特点的把握。对于突发的新型传染病等流行性疾病,当病因或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尚未被现代医学认识清楚之前,以中医学的辨天地之气交、六气六经辨证、温病学疫气理论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构建中医药疫病防治体系,重构疫病学科提供借鉴。早在《内经》中就有对疫病的相关论述,对疫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原则均有所阐发。

1  三虚兼“邪鬼”致疫说

《内经》对疫病发生的规律及防治措施均有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素问》中《刺法论》与《本病论》两遗篇详细地论述了五疫(疠)的发病及治疗情况,如《素问·刺法论》所说“假令甲子,刚柔失守,……次三年作土疠,……假令丙寅,刚柔失守,……后三年变水疠,……假令庚辰,刚柔失守,……三年变疠,名曰金疠,…… 假令壬午,刚柔失守,其刺法一如木疫之法……假令戊申,刚柔失守,……三年之中,火疫至矣,……”(本文所引《素问》原文均出自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素问·本病论》更是总结了五疫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

所谓“人气不足”即人气虚,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而疫病能够“不相染者”,则正是因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人气虚是人体感染发病的先决条件。“天气如虚”即天气虚,指的是天地气交失守,所谓“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一般由于司天、在泉之气的迁正、退位失常或者岁运的刚柔失守等因素导致天地气交有变,以致“四时失序,万化不安”。天气虚强调了天地气交失守所形成的气候与疫疠发生、流行密切相关。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岁运和司天之气以及主客气交。天气虚往往决定了疫疠发病的类型与性质。

《素问·本病论》曰:“人之五脏,一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所谓虚,不仅指虚弱,其本义指空隙,如虚怀若谷、乘虚而入等,故人虚、天虚之虚,在此不仅有虚弱之意,还有不和、失守之义。人气、天气同虚,则会感邪之至,如“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太阴作接间至,即谓天虚也,此即人气、天气同虚也”,文中以忧愁思虑伤心遇少阴司天为例,说明人气、天气同虚。故人气、天气同虚是人体是否感染发病的决定因素。

“人神失守”即人神虚,指人体的五脏神失守其位,而神光不聚。《素问·本病论》曰:“非但尸鬼,即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此谓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内经》认为“人神失守”是疫邪发病,甚至致重症暴亡的重要因素,也是产生一切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邪鬼干人”中的“邪鬼”可以理解为各种致病微生物。如《素问·本病论》所述“神既失守,神光不聚,却遇火不及之岁,有黑尸鬼见之,令人暴亡……神既失守,神光失位而不聚也,却遇土不及之年,或己年或甲年失守,或太阴天虚,青尸鬼见之,令人卒亡……肾神失守,神志失位,神光不聚,却遇水不及之年,或辛不会符,或丙年失守,或太阳司天虚,有黄尸鬼至,见之令人暴亡。”《内经》指出人神虚与“邪鬼干人”是疫病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邪鬼”的性质又与天地气交失守的气运特点密切相关,如火运不及,见黑尸鬼;土运不及,见青尸鬼;木运不及,见白尸鬼等。

《内经》的相关论述对今天我们认识导致疫疠的致病微生物有着重要的启示,如果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认识这些致病微生物,可能需要考虑大环境下的气运因素,这也是当代中医学者开始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仝小林院士认为“戾气之寒热温燥有待深入研究”[1],“‘寒湿’是此次COVID-19 暴发的关键因素,但戾气自身之寒热属性尚无定论,戾气的传播也并非以寒湿环境为必要条件,这也恰是‘不正之气’‘非时之气’致病的特点之一。”[1]牛津大学汤姆·杰斐逊认为,许多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休眠状态,在特定条件下被激活,我们需要研究病毒的生态学,了解它的起源和突变 [2],这也提示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认识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伏暑、湿温、温疟等与温疫有关病名的内在涵义。

2  《内经》三虚兼“邪鬼”致疫说在疫病防治中的指导意义

2.1  把握当地天地气交特点

疫病的发生,与一般外感疾病不同,不能单纯用气候因素来解释。但古人观察到,疫气的出现与气候变化仍存在密切的联系。不同的疫气具有不同的气候特性,而相同气候特点的疫气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说明致病原的致病性与自然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角度看,影响疫病发生最重要的因素是每年的岁运、司天之气和主客气交。根据《内经》原文记载,易发生疫病的时段,多是客气为火气或热气加临的时段,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凡此阳明司天之政……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其 病温 ……。凡此太阴司天之政……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厉大行,……。凡此少阴司天之政……五之气,畏火临,暑反至,……,其病温……”。即使是运气情况基本相同的年份,发生疫病的可能性也不完全一致,因为运气有常有变,所谓“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重要的是候气,即观察天地气交的变化情况,如所候之气是否至,及所至的早与晚等,运用《内经》中的运气理论针对所候到的气交情况进行辨证是根本。

《内经》的运气理论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理论构建而成,所谓五运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运,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其中六气包括寒、暑、燥、湿、风、火六气,以三阴三阳为体系构建而成,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云:“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运气理论认为运气产生影响的核心在于天地之气交,所谓“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可知三阴三阳之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变化的核心在于天地之气交。所谓“临御之化”,不同的临御之化,在不同地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气化特点。如同样的运气条件下,内陆地区的天地之气交与沿海地区的气交变化即明显不同,沙漠与海洋等地域的天地气交更是不同。所以疫病的审证,须要把握当地的气候特点,重点在于把握当地的天地气交与临御之化所表现出来的气化、气候特点。

2.2  把握个体的体质特点

个体的体质特点从本质上讲是天地之气化作用于人体而表现出来的气化倾向性。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的体质特点,不仅源于父母,还有天地之气化的影响存在。

个体体质作为生命活动的特征表现,疾病发生与转归的内在基础,与天地气化有着内在而深刻的联系。胎孕期及出生时的运气气化特点对个体体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决定了个体未来患病的倾向性,易发病的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在运气周期内的某一时段孕育出生的人,会秉承该阶段特定的气化倾向性,从而体现在个体的体质特点上。从临床来看,这种影响在胎孕期、出生期及老年期尤为明显。所以人体的生命状态与天地气化密切相关。

如上所述,人体体质特点不仅受父母的影响,还受天地之气化的影响,气化体质是体质的重要方面。气动于中,象形于外,观象辨气是中医临床辨机、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临床时发现如果体质偏性明显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其体质气化偏性与出生时的气运特点高度契合的情况,而发病的时段的天地气化特点与人身的气化特点亦有时候存在某种高度契合。从临床而言,对体质的把握,一定程度上就是对天、地、人气化状态的把握。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无不将人体看作为与天地气化息息相关的气化模型,辨气化是中医辨病机的本质特征。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就是对生命个体进行气化辨证的典型模型。《伤寒论》首先辨的是病发于阴,还是发于阳?《伤寒论》中的“太阳之为病”“阳明之为病”“少阳之为病”“太阴之为病”“少阴之为病”“厥阴之为病”等均是人体感受天地三阴三阳之六气后,表现为当前发病的三阴三阳的气化状态,不同的个体体质有各自不同的从化特点。有人感太阳而发为太阳,也有人感太阳而发为阳明等等,《伤寒论》重在辨人体发病后所表现出的三阴三阳气化状态。

2.3 把握病情特点

把握病情的核心,一是要把握疫气的种属特异性及其对人体的特异性影响,灵活运用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二是要把握人受天地气交影响后所表现的气化特点与病情传变趋势,这是《伤寒论》三阴三阳六气(六经)辨证的核心所在。伤寒学是经典的中医疫病学说,仲景以六气统六经,六经钤百病,示人以法,其麻黄、大黄、石膏、黄连、柴胡、黄芩等法的证机方治,成为千余年来中医治热、治疫的几大法门。吴又可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基础上以毒邪论治疫病:邪伏膜原,半表半里,用达原饮;毒邪已溃,邪气分离膜原,邪在气分,用白虎汤;邪渐入胃,三阳现证,用三消饮;邪已入胃,里证已具,用承气汤;解后阴伤,阴枯血燥者用清燥养荣汤,表有余热者用柴胡养荣汤,里证未尽者用承气养荣汤,痰涎涌甚、胸膈不清者用蒌贝养荣汤;下后余邪未尽,用柴胡清燥汤;下后反痞者用参附养荣汤,反呕者用半夏藿香汤;邪入血分,络热瘀阻,主客交浑,用三甲散;愈后,足三阴不足用六成汤,命门真阳不足用七成汤。从吴又可的九传可见,其深通六气、伏邪、运气之说,贯通《内经》《伤寒论》,强调治毒,随机应变,随证变方,对疫疠的中医辨治有着重要的启示。

3  总结

综上,《内经》提出人气、天气、人神三虚兼“邪鬼”致疫说,指出人气与天气同虚是感邪发病的决定因素,而人神虚与“邪鬼干人”是疫病发展成重症甚至暴亡的主要原因,而“邪鬼”的性质又与气运特点密切相关。这一疫病发病观强调了人体的正气与人神在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对于疫病的防治要综合顾虑人体正气与人神、天气、“邪鬼”等因素。

根据《内经》三虚兼“邪鬼”致疫说,在疫病的防治中需要把握当地气候特点、个体体质特点及病情特点三个方面。对于突发的新的传染病等流行性疾病,当病因或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尚未被现代医学完全认识之前,以中医学《内经》的辨天地之气交、《伤寒论》六气六经辨证、温病学的疫气理论指导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定层面为构建中医药疫病防治体系,重构疫病学科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60573.html

上一篇:[转载]《黄帝内经》疫病发病与防治理论概述
下一篇:[转载]秦汉时期之伤寒热病理论溯源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